分卷阅读101


美人榻上的福晋,一个劲儿地夸着那玩意产量真是不错。

“倒是没问起来,福晋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东西?”胤祐挽起沾上泥土的袖子,就着下人端上来的清水将手清洗干净。

“内务府拿来的呗,那天我在内务府听着他们说这植物同别的不太一样,拔出来以后发现那些果实倒是长得跟矮小版的茄瓜一样,就想着应该是能吃的。”

宝敏撒着谎,“我就想起先前不知道听谁说,人能吃的东西,猪也能吃;猪不能吃的东西,人也不能吃。就让人拿了一两个成熟的果实去喂猪,结果猪吃着一点异常反应都没有,就更加肯定这玩意我们人也能吃。”

“……”胤祐后知后觉,“所以,我是福晋用这玩意喂猪以后的……第一个品尝者?”

宝敏昂首,“是啊,这么好的东西,可不得先让爷享受着?要不然以后爷又同我闹腾,说什么我心里面没有你,眼里面没有你的……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想这些儿女情长。”

“爷是要做大事的人,作为爷的福晋,自然不能够拖爷的后腿。”

胤祐垂手,抿唇不语。

就是这种感觉……

被福晋怼得感觉,简直了。毫不意外,甚至是在自己开口问出那话的瞬间,胤祐就已经想到宝敏要翻旧账阴阳怪气自己了。

胤祐径直走到宝敏面前,要不是身

上的泥土灰尘太大,屁股还没挨着榻,就被宝敏嫌弃地用团扇将人抵远些,怕是早就抱着福晋亲香上去了。

“虽然你拿爷跟猪比……嗯,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福晋知道这玩意叫什么名字不?内务府的人有没有说这东西要怎么种植?”

“停停停……你一个个问题来,你这么多问题,也不怕我收你钱?”宝敏烦躁地将团扇扔胤祐怀里,“一身泥土,离我远点,也不怕弄脏我的榻。”

胤祐也不同人客气,捡起掉落在怀里面的团扇,争取做整个院子里脸皮最厚的七阿哥,谄媚地将团扇对着宝敏摇得欢。

听到宝敏说回答问题得要钱,也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腰间装着碎银的荷包递过去,“里头一共十两银子,福晋要是喜欢,就拿去玩。再不济还能够打点一下来来往往的小太监、小宫女。”

“现在我能开口问问题了吗?”

宝敏瞧着手里的银子,又感受着面前阵阵扇子扇出来的微风,总算是体会到了一句老话——“知识就是力量”。

她觉得现在自己让胤祐汪汪朝自己叫两声,这人也毫不犹豫地喊了。

至于喊完之后,半夜想起来自己丢掉的面子,怕是要从床榻上面坐起来,然后恼羞成怒地啃咬自己。

宝敏晃晃脑袋,开始缓慢给胤祐讲解土豆的好处。土豆比起番薯最大的优点就是吃多了不会烧心。

上辈子她还在当美食博主时,曾经做过一期红薯的主题视频,评论区有不少网友分享了长辈们在饥荒年代,一天两顿都是红薯煮稀饭,烹煮油炸各种烹饪方法将红薯弄熟以后,借此填饱肚子。

吃到后面,胃和胸口都一阵阵难受。以致于很多长辈们在后来的日子里,光是听到红薯两个字就恶心。

宝敏没有天天吃红薯,但是她喜欢吃土豆,一天到晚吃也没什么事。

红薯生长周期短,但是一年大约种两次。土豆不一样,土豆可以一年种四次。

不过这两种都不需要太多的种植地,哪怕百姓在自己门前开辟一块小院子,也能够让它们成活。

宝敏将自己从书里面学到还有实践过来的知识都告诉给胤祐,面前的人听得啧啧惊奇,完全不能想象天底下竟然还能有这种神奇的作物。

“完全就是天降神物,要是百姓们能够种上的话,日后我们就不用畏惧饥荒了!”

胤祐甚至开始盘算,要是这玩意又能够像粮食一样收入国库,等危难的时候再拿出来救济百姓,还能够降低国库的支出。

宝敏冷不丁地打断胤祐,“怕是不能够像收米一样将它收进国库以此抵掉征税,因为它极易腐烂,容易生长出根芽。”

“以前在民间,听老人说,一旦果实生长出根芽后,就不能够再食用了,要将他们埋进地里面。要不然误食会死人。”

宝敏想了下,“花生好像就是这样,民间以前有不少人不知晓这件事情,花生破壳长出芽以后也食用,最后五药可医就死了。”

胤祐了然,“这个我知晓,我有在书卷上面看过类似的记载。既然如此,福晋可有保存的法子?”

“有倒是有,不过只能够让它挨到春种。”宝敏说:“挨到春种就够了,等我们将这东西告诉给皇阿玛后,让他现在分个皇庄进行实验,等确定没有什么问题后,就能够将这些东西用皇上的名义分发给老百姓。”

“只有借助皇阿玛的名义,才能够让这利民的农作物快速在大清推广开来,如果只靠我们的话,怕是要弄到不知道何年何月去。”

胤祐自然也是这么想,只是直接将高产的农作物交给康熙,又担心康熙起疑心。

胤祐从先前的激动中抽身而出,冷静地开始分析朝中的局势,他将自己所思所想告诉给宝敏听。

“虽然在工部,我也挺开心的,但工部那些人总觉得我不是个吃苦耐劳的阿哥,不太待见我。”

“我本意是想要去军中,可是大哥牢牢将军中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两边都不想选,也两边都不想得罪。”

胤祐思索片刻,认真地询问宝敏,“你说,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农耕养育了这片大地上的人民,满族作为游牧民族从草原林间来到中原,不就是为了能够有肥沃的土地种植米饭,一年四季有个丰收,求安稳过日子吗?”

“既然如此,那种田的活,不应该单独一个部去管理吗?”

胤祐忍不住蹙眉,“先秦的时候还有专门的农官、秦朝有治粟内史、汉朝有大司令、大司农。而如今的大清,只是靠着地方父母官管着百姓的耕种。”

“事情繁多且杂,也无法知晓百姓们种植的方法对不对?哪些农作物在地方是高产的?如果挪到别的地方,是否还能够有如此好的表现?”

“这些我们统统不知道,倒是入京后,忘了先前游牧的苦,只顾着眼前的享乐了。”

胤祐有些难过地给自己扇了两下风,紧抿嘴唇。

倒是宝敏频繁地瞧着他看。

好家伙。

还真是瞌睡着,就给自己送枕头来了。

宝敏正想着这事呢!

第53章

宝敏一直有这个规划……

宝敏一直有这个规划,就是希望能够独立出一个部门来专门管理农业。

毕竟吏、工、刑、兵、户、礼六部无论去哪一部,等到后期真正皇权争夺起来,都很难自保不被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