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
神医扁鹊华佗?包治百病?
胤祐气极,最后擦擦手,真就跟着宝敏在庄子里面闲逛。
庄子很大,如今田里面光秃秃什么都没有,一些还在种植实验的植物都被送到了火室里,珍贵地护着。
但是这并不代表不能够从垄起的田地里瞧出什么。
胤祐指着隔得老远的木牌,每一大块田前都立着这样的牌子,上面的字在灯火下依稀能够瞧见些许。
“高产红壤甜西瓜……一?”
“这些都是什么?怎么都在田前面立个牌子?还有,牌子上面的试种区壹号,试种区贰号……又是什么?”
宝敏也不藏私,将保持西瓜高产,以及让西瓜如何产生高产种子的过程告诉给胤祐。
母本区、试种区和单纯的收获种区又完全不一样。为了防止自然的传粉,他们一般都要在花苞打开之前就进行人工授粉。
整个过程完全靠人工干预,并且在发现一亩试种田种出来的藤苗瓜果与前面竖着的木牌不一致时,一定要及时清理。
要不然会影响到其他的田亩。
而收获好的种子,则需要分类做上标记,打包放在阴凉地方存储。
“一部分留作母本,大部分生产出来没有问题的种子则是卖出去给百姓们用于种植。”
宝敏又将自己的庄子是如何通过走南闯北的商人,将西瓜种子传遍大清的国土上,让原先只是达官贵人才能够吃得起的寒瓜,如今成为普通百姓伸伸手也能够勾到的水果。
胤祐听得有趣,但忍不住问道:“可是百姓们一般种植完某个农作物后,他们自己也会留种再种。既然这样,这些西瓜种子大多只需要传递出去一次就够了,为什么福晋的庄子还要大费周折在这里栽种,收获种子?”
“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了……”
“农民们留种,其实也不单纯是将去年留下来的种子直接种到地里面,因为那样会导致农作物的逐渐退化,使得产量降低,病虫害可能性增高。”宝敏解释道:“他们一般会将自己在田里面收获到的一部分种子,翻山岳林去与别人进行交换,然后再将两种不同的种子进行混合。”
其实也就是将别人产量不错的品种农作物与自己的农作物进行杂交,来保持基因的一定稳定性。
但其中更加深奥的原因和专业的技术,宝敏也很难跟胤祐解释清楚。
毕竟这真正要解释起来,还得从一个修道士发现豌豆,然后在院子里面连年种起豌豆,观察它的性状分离讲起。
讲太多,容易引起胤祐的怀疑。
不过宝敏不能够讲,是因为她的身份敏感。宝敏在庄子上面培养出来的人才可就能够说。
宝敏直接将那些种田的人才引荐给胤祐。
大家刚开始都有些拘谨,但见胤祐问得诚恳,很多东西连小孩子都知道,忍不住开始对着这位身份尊贵的皇子,从头开始讲农作物的生产。
宝敏在旁边端着茶坐着听他们一来一回。
胤祐从一开始的一知半解,再到满心的佩服。
眼前的几人除了皮肤晒得黢黑,学识深厚,说话极具自我见解,跟普通的农民并不一样。
聊完之后,胤祐便有些相信宝敏说的话——“无论哪行哪业,读书识字永远是基础。”
第65章
后面很大一块地都……
后面很大一块地都用来做相关的田地研究,目前除了西瓜,也没有别的农作物。
可日积月累的心得并不少,尤其是这些人本就是经过一轮又一轮挑选,才被派过来庄子上进行研究耕种。
就算今天不是胤祐,而是旁人,这些人也乐意把这些东西教出去。
毕竟他们的主子是八岁视察庄子后,就
告诉他们若是周围的农户有任何的困难,都可以让萨察管事处理。
“能帮就帮,天下尽是可怜人。”
年幼的时候,宝敏还经常过来庄子上面瞧,后来年岁增长,宝敏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注意力也大多落在福盈食楼的运作上,对庄子这边则是完全放权给萨察。
好在萨察并非独揽大权后就两面派作风的小人。他对庄子上的每一个人都很好,松弛有度,在研究上面给予他们无数的容忍。
胤祐看着桌子上摆满的记录,忍不住问道:“这些东西也算是有用的著作,值得教导给天下人,你们要是想,可以将这些全部整理成册,然后交由我,我去找人帮你们审核校正印刷。”
带头的人瞧了一眼坐在主位上,仍捧着茶盏乐乐喝茶的宝敏,恭敬地束手而立,“七爷的意思小民明白,不过这些事情主子一早就让我们做了。”
他从旁边的书架上面抽出一个册子,翻开,册子里面有水墨画一样的折子。
胤祐接过翻动,上面是种植西瓜的耕作法子,从什么时候播种、怎样施肥、判断瓜苗的情况、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会碰上的病虫害处理方法等等,应有尽有。
因为是水墨画,有些细节看不太清楚,会在旁边加上文字辅助。
文字并不难,农民就算大字不识一个,也能够让村子里面稍微识字的帮忙认认。
印刷的纸张也不好,有些毛糙,意义却非同小可。
“你们……”胤祐惊讶,翻来覆去看着手里面可以折叠起来的小纸片。
有时候他真的很想知道自己福晋脑子里面都藏着些什么东西。
“这些都是福晋提议的,我们一般都会跟着售卖的种子将它送出去,有些进货量大的商人,给的量也大。”高大壮实的男人憨笑道。
“之前印刷作坊的老板还不愿意给我们印那么点,是福晋带着萨察管事去同他谈,才愿意先做一点试试。”
后来不少想要种植西瓜增加家庭收入的农民都会特意来问这个小册子。
紧接着,小册子的印刷量上去,印刷作坊的老板见是一笔稳定且长期的生意,想到一开始自己对宝敏的态度并不好,主动要求降价以求原谅。
胤祐见状,不由伸手挠了下头。
他发现自己想的东西,很多都已经在宝敏的庄子上实施,甚至效果比自己预料的要好。
胤祐同农人交谈的过程中,频繁地扭头看向坐在一旁的宝敏,心里面对于自己福晋的想法又悄然变化。
站在旁边不安生的石榴瞥见屋外有人在徘徊,悄悄挪到宝敏的身边,俯身言语几句。
宝敏点头。
石榴这才往外面走,等瞧见是熟悉的面孔,脸上才扬起笑容,“时间如此晚,陈先生怎么还站在外头?不回屋早些歇息吗?”
陈以柱一身粗布,留着小胡子,常年累月在外教农民如何种植红薯以此饱腹,继承祖父辈志向。
见到是石榴,对方激动道:“草民听闻福晋来了后田,就想着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