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
知知的时候,她把这些事儿都一五一十地和他说了,不然他这会儿脑子肯定是混着的。
听到林宏达的话,没有丝毫的犹豫:“林叔,你放心,这事儿我肯定会管的。”
林宏达随手指了一个人:“石头,你去把你三叔叫过来。”这个三叔,指的是代三婶的丈夫。
这也算是农村的习惯了,有事儿都喜欢和家里的男人商量。
叫石头的一口应下来跑开了。
代翠花此时看见村长这个架势:“村长,你叫我男人干啥,我不就是说错了一句话,我可没有宣扬封建迷信,就是嘴快了点。”
江昌寿见代翠花此时还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有没有宣扬封建迷信不是你说了算的,更何况,除了宣扬封建迷信,你还侮辱军人家属,两个加到一起,要是情节严重,是要坐牢的。”
代翠花发出了尖锐的质疑声:“坐牢?”她知道现在宣扬封建迷信严重,但是她不就是说错了一句话,再严重也就是当着大家的面做个检讨而已,怎么可能坐牢。
“村长,你是不是故意偏袒他们林家,我就是说错了一句话,凭什么坐牢,是不是刚刚林知知去找你,给你好处了。”
代翠花这句话一出来,村长的脸前所未有的黑,怒喝一声:“代翠花,胡说八道些什么,这么些年,我做得怎么样,在座的各位心里都有数,你没有任何证据就侮辱我收受贿赂是什么居心。”
村长表情严肃,脸黢黑,代翠花被怒吼过后终于有些怂了,小声地嘀咕:“我,我就是随口一说,你没收为什么帮着林家。”
村长被气得深吸了一口气:“谁帮着林家了,就你今天这事儿,你随便找人来问,是不是都是这个结果。” 罔??????????葉?ⅰ?f?ū???è?n????0????5???c?ō??
要不怎么说,不怕脑子不好使,就怕脑子不好使话还多呢,如果一开始村长还想着一个村儿的,和和稀泥,大家面子上过得去,不要闹得太僵。
现在听了代翠花的这些话,也只得去秉公处理。
一直坐在上头保持安静的肖玉茹看大家都安静下来了:“村长,按理说,身为外人,你们村儿的事儿我是不该插嘴的。但是这事儿,牵扯到了我儿子和未来儿媳妇身上,我也就厚着脸皮说一句。亲家将来养老的事儿,他只要愿意,别人家的儿子能做到的,我们家临川也能做到。养老送终,不需要外人操心。”
“除此之外,我也是军人家属,妇联的一员,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现在还有人对着烈士家属说她们克了谁谁谁这种封建迷信的话,这事儿,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到位,也是你们的工作没做到位。”
肖玉茹不说话安静地坐在那里,大家只觉得她好看有气质,是城里人。可是,此时她一开口,大家就体会到了压迫,那是历经战火过后刻在骨子里的气势。
村长进门就看到了肖玉茹和顾临川,他比村里人见多识广,一眼就知道这两人不简单。不过也没有过多地往心里去,光顾着眼前的事儿了。毕竟大学生找个厉害的对象是很正常的,但肖玉茹一开口,他就知道,人家刚刚还是收着的。
这一家人岂止是不简单,估摸着大有来头。
村长笑着上前问道:“你是?”
肖玉茹出来玩,自然没有带证件:“临川,我没带证件,你把你的给村长看看。”
顾临川的证件倒是带得好好地,原本是想着要是爷爷有什么问题,给他看的。没想到爷爷没看,这会儿派上了用场。
村长接过顾临川的证件,只看了一眼,眼睛紧闭,再睁开看了一眼,手微微地抖动了两下:“原来是……”顾团长。
“就是一个普通当兵的,你又不是没见过。”林宏达直接拦下了村长后面的话。
他不想顾临川的身份暴露在村里,没什么意思,不论是出于身份的畏惧,还是利益的巴结,这些年他都见多了。他自己是不怕的,不过不想给林知知他们的生活增加一些无意义的事儿。
“对对对,原来是顾同志。”我的个乖乖,这么年轻的团长,村长这些年还是头一回见。
林知知从刚刚肖玉茹说完话以后就冒着星星眼看向她,太有气场了,太能给人安全感了。
肖玉茹摸了摸她的头:“好了,别看了,再看临川就要吃醋了,这是他刚刚提醒我干。他的身份和辈分说出来可信度没我强,才让我来的。不然,他可舍不得把这个机会让给我。”
就像养老,他一个当儿子的说了,没什么人信,她个当亲家的都这么保证了,别人就无话可说了。
石头终于把人喊了过来,和村长一样,段三叔路上就把情况了解清楚了,人刚到,大家还没来得及说话:“啪。”
代三婶捂住自己被打的脸,畏畏缩缩地往后退。
段三叔打完了还不够,还骂骂咧咧:“谁让你胡说八道的,啊,平常那么和你说,你是一点都不往心里去是吧。”
一番唱念做打,这要不是林知知他们知道段家的情况,还真当段三叔是什么好人了。段家真正当家做主的是段三叔,代三婶做的那些事儿,都是他在后面怂恿的。
“好了,这是给你打媳妇的地方吗?有什么回去再说。”村长看完顾临川的证件以后,立志要好好表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段三叔一收刚才豪横的态度:“好的好的,村长,您说,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我绝对没有半点异议。”
就在林知知她们处理这一场闹剧的时候。孟玉远正在翻箱倒柜地找东西。
孟仲安刚到家就看到爷爷到处翻:“爷爷,你这是在找什么呢?”
孟玉远头也没抬:“我有一本笔记不知道去哪儿了。”
孟仲安:“……”糟了,不会是他拿走的那一本吧。
第33章
孟仲安:“是你年轻时候写的那一本吗?”那一本笔记是孟玉远三十多岁的时候写的,当时年轻,有很多大胆的想法,后来因为时间不够,就专挑了某一个板块进行研究,其他的只能暂时搁置。
“对,就是那个。”
孟仲安此时有些头疼:“前不久我借给研究院的同事了,当时问过你的,你给我说那一架子都适合刚毕业的大学生,让我随便拿。”
孟玉远找笔记的动作瞬间停了下来,回忆了好一会儿,总算有点记忆了:“你不是说的借书吗?你拿笔记干什么。”
“书哪有你的笔记好啊,当时看这本笔记你好像很久没翻开过了,估计你不太用得上。都答应了别人,干脆好事做到底,书和笔记都拿了。”
孟玉远:“……”行吧,怪他当时没说清楚,这本笔记他确实很久没拿出来过了。
孟仲安好奇:“爷爷,你怎么突然想起这本笔记了。”要知道以他爷爷的繁忙程度,很难会突如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