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
忙两天呢。”如果不是带着孩子,杜韵都想去帮忙了,无奈自家这小子,着实皮得很,离不开人。
林知知说明了来意,杜韵蹙了蹙眉头。
“怎么了,不合适?”
“倒也不是不合适,里面都是小朋友一起玩。学东西肯定是学不到什么的,人也多,老师不见得照看得过来,安安年纪还小,进去别被人欺负了。”
不等林知知说什么呢,安安就接话了:“不会的不会的,没有人能欺负到我。爸爸说了,只要我有理,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回来找你们,你们会帮我讲道理的。”
林知知听完,觉得是这样的,没毛病。
安安自小吃得好睡得好,加上怀她的时候,林知知身体已经受了灵魂影响,安安在母体也得到了滋润,比起同龄人身体健康有力许多。
杜韵听完尴尬地笑了笑,她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教孩子的:“既然如此,你们可以去看看。”
行,那就去看看,现场了解一下环境。
托儿所不远,杜韵抱着孩子就跟她们一起去了,路上问起了林知知工作的安排,知道和以前一样,只是工作地点换了以后:“真好。”
林知知听着她的感慨,没再说什么,在外面有些话不好说,等回家以后再问问,现在先看看托儿所怎么样吧。
托儿所是一栋平房,外面带了个院子,院子被围了起来,透过院子,还能看到里面有学生在跑动。
不时地传来老师的声音:“天气太热了,别乱跑。”
林知知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大概评估了一下人数,小朋友不多,二十几个,三到七岁都有,有两个看守的老师。
许是感觉到门口有人,老师往外面看了一眼,看到手上牵的林安安,心里就有数了。
第81章
“要进来看看吗?”
林知知点头,肯定是要进去了解情况的。
能把孩子放到托儿所的,基本是夫妻俩都有工作的。因此托儿所的费用不便宜,与之相对的是环境也不错。四四方方的房间,开了几扇窗户,窗户的光照到房间里,房间明亮干净,看得出来,老师没少打扫。
除了孩子有点多,老师有点少以外,别的倒是没什么问题。
林知知低头看向安安:“你觉得怎么样?”
安安点了点头:“没问题。”
既然当事人这么说,那就没问题了,林知知去把手续办了,把钱交了。也是看到资料,老师才知道眼前的母女就是新来的领导家属。
手续办好了,安安还是先跟着妈妈回去,明天再来。
林知知想起刚刚路上的打算,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和安安到了杜韵家里。
等到了家:“安安,妈妈和姨姨有话说,你先去玩别的好不好。”
“好。”安安答应了,去了客厅,客厅有别人送给陈实的积木,杜韵拿出来先给安安玩,再把陈实放到摇篮里。
“怎么了这是?”神神秘秘的,还要避着孩子。
“我这次回来是做测试的,缺人,你要来吗?”
杜韵心跳漏了一拍,有过一丝心动,还不等她说什么,外面传来了一丝哭嚎声,她不敢耽误一秒,就往摇篮处走去,将陈实再一次哄好,才回来。
明明什么都没说,林知知却对接下来的回答有预料了。
事实也是如此,杜韵摇了摇头:“不去了,这孩子离不开人。”
林知知得到了预料中的答案,还想针扎一番:“不会遗憾吗?”大学四年,学得那么认真,毕业以后却做了毫不相关的工作。
不止如此,梦里的杜韵一直没放弃过对事业的追求,和现在形成了对比。
杜韵安静了好一会儿,才坚定地摇了摇头:“不会,总归是有舍有得的。”像林知知这样子兼顾事业与家庭是她羡慕的。但是她知道自己做不到。
“我从小就不是事业心很强的人,像现在有个稳定的工作做着,有不错的丈夫和可爱的孩子,这样的生活已经很满意了,不能贪多。”如果她的生活没有这么安稳,也许会激起她对事业的追求。
听完杜韵的回答,林知知没再说什么,书里的杜韵和现实的杜韵经历的事情不一样,做出的选择也不一样。
当年她提醒杜韵的时候没有想到会引起现在的变化,不过如果重来一次,她还是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林知知带着安安从杜韵家中出来,垂头看向两侧竞相开放的花朵,想起了曾经山里的生活。
那时不觉得无趣,有路过的鸟儿,飘过的蒲公英,还有阳光雨露,一睡就是一天。现在再让她过那样的日子,也不知道能忍耐多久。
安安等了一会儿,见妈妈还是在原地:“妈妈?”
“来了。”林知知把自己的思绪拉回来。
顾临川今天是第一天入职,没有待满一天,只是把手续办好选了勤务员就回来了。
这个勤务员还是个熟人:“知知姐。”
林知知:“不息,好久不见。”两人确实好几年没见了,上次见还是她回去接爷爷的时候,第二年江不息入伍的事儿,都是顾临川一手办的。
顾临川对上林知知不解的眼神说道:“以后他就是我的勤务员。”
“那挺好,都认识,安安,快来认识一下,这是不息叔叔。”以后见面的机会还多。
安安记下了:“妈妈,我认识了。”
林知知点头:“行,以后要是爸爸妈妈没空,就让不息叔叔去接你放学知道吗。”
“知道了。”
江不息这孩子能三年坐到顾临川的勤务员,自身眼力见儿和实力缺一不可。和林知知他们闲聊没几句,就把自己的位置放得端正,屋内屋外地忙着。
“怎么样?”林知知没有直说,顾临川领会了她的意思。
“还可以,没什么难搞的。”他连一个新建立的旅都捋清楚了,这个待过的地方成熟的班子更没什么难的了。
毕竟这里面有不少熟人,他们什么性格秉性,他心里有数,手下三个团长,只有一个人不认识。那年他调走,接任他的人是别处调来的。
也就这个人,还要磨合磨合,摸清楚性格为人,别的都不怎么费心。
“晚上我们去宋政委家吃饭。”这次吃饭肯定不光是联络感情那么简单,还有交换信息的作用。
去宋政委家吃饭肯定不能空手去,林知知翻箱倒柜,找了几样拿得出手又不出格的礼物。糕点、丝巾、茶
叶,糕点是首都特色,丝巾是上海那边过来的流行款,茶叶更是特供的。
这几年在首都,别看她大部分心思都在工作上,生活中的小学问也是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算是弥补了她以前在家庭和人情世故上的空白,也算是满足了林爷爷地期待了。
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