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9
还没完善,我还需要时间完善,先把这些实验数据收集,我会继续研究推导!”吴桐失笑,她真不是百宝囊,要什么有什么。不过,面对这个问题,她也不是棘手的不能碰触。
是难题,都会有解决方案的,只是解决方向,需要寻找罢了。
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这一块解决方案,吴桐想到了超强分解能力的N18,这一部分,对她而言,已经不再是困扰。区分明确后,目前最重要亟待解决的,其实是她一直有在考虑的,重金属污染。
这些重金属对人体来说,超量都是有害物质。
但是对于现代化社会来说,他们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金属资源,甚至很多还是稀缺资源。怎么能把这些重金属提取出来,让它们不在成为有害污染物,而转变成循环利用的有效资源呢?
收集完数据,回了办公室,吴桐陷入沉思。脑海中,各种推测方向以及接触过属于污染处理的资料飞舞。
吴桐甚至异想天开的,想起了之前看过的小说虚拟物品。这是她前世看过的一部植物创造小说,说是主角炼制出来了一种特殊种子。
这种特殊种子,种入水中,就会自然吸附过滤水中重金属成长,开出异色莲花,这些不同颜色的莲花花瓣,就是由它们吸附的金属物质。
还有科幻方向的,比如说神奇的高分子智能过滤网,会智能过滤有害物质,还原水体洁净无污染状态
人类的想象空间无限,虽然很多时候,没有理论依据,多是让人付之一笑。但是,这也是很多人,对于净化环境的美好设想。
吴桐现在,也想设计出来一种材料,或者说是一套流程方案,做到类似那种作者想象中的特殊植物种子效果,能够把污染水中的污染物有效提取分离,能够分类处理转化成有效资源。
几经推演,各种想法在脑海中碰撞,经过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再度提升能效,绝对推演,绝对方向结合升华的绝对推衍,全力运转。
模糊的前进方向出现在吴桐脑海,她提笔,在手边的草稿纸上,写下还原、吸附四个字。
有了这两个指示性的大方向,吴桐开始推演起来,怎么还原,什么物质能够与全部或者绝大多数金属发生反应?
酸?与酸反应,形成各种硫酸化合物?氧?与氧发生反应,形成各种氧化物?部分盐?
吸附?什么样的吸附能力最有效?石墨?这是一种碳元素构成的矿物,具有良好的电学导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迅速吸附柱黄金与银等贵金属。
黏土?表面电荷具有特殊兴致,通过吸附机制,能够迅速吸附住黄金、银等贵
金属。
活性炭?特殊孔隙结构和表面电荷,也可以让它快速吸附住贵金属。
只是,这些快速吸金材料的吸收效率并不稳定,还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不具备能够完全吸收金属污染物的能效。而且若是经过上一步还原反应,与其他物质结合,这些物质很可能会失去效用。
说到吸附,还有一个能被第一时间想起的东西。
磁铁?能够吸引的是铁、钴、镍以及他们的合金材料,原因是这些材料的原子内部结构比较特殊,本身就具有磁矩!
第221章
强氧
磁矩?磁性!
吴桐的眸中瞬时划过一抹惊喜色彩,她重重的在这两个词语上圈出特殊标记。
盯着这两个被她着重圈出来的字眼,思维的火花延展碰撞,逐渐为她铸就了一盏照亮前路的宫灯,氤氲的灯光铺展,再度往前推进方向,远远向前方笼罩的迷雾中展开一条宽敞道路。
可不可以?
假设有一种能够团结与所有金属物质都能发生反映的物质,这种物质要具有磁性,要有足够强的反应能力,还要能轻易脱离
在吸附阶段,可以用磁棒完全吸附,转移到另外的储存空间,解除磁性吸附,就得到了提取物。
而且,还原反应要是暂时的,能够在在一定条件下与金属物质分离,磁棒可以继续携带这种物质继续下一次循环。
且这种物质与不同金属,要有不同的反应条件,这样,就可以分区处理,得到菁纯的金属物质!
需求条件一一被吴桐列出,这种需求条件,也同步相当于吴桐前进的方向指引,是吴桐绝对推衍的判断凭据。
一个个条件在吴桐脑海和笔下列出,大筛法在吴桐这里发挥到极致,排除掉无效干扰方向,需求数据,各种参数化作精准的数学模型,推导出需要的物质参数
渐渐地,渐渐地,清晰的选择出现在吴桐面前。
吴桐唇角的笑意越发浓厚,还真的要达成那种臆想中奇特净化植物,能够做到的定向转化金属物质能力呢!
一抹灵光闪过,点亮吴桐推导了一周的神光,原来是它啊!
氧,同样是人类生存最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最能与各种金属以及非金属材料发生反映的元素。氧化一般情况下对日常生活,各种机械表面可能不是一个好的反应。
但是,氧化物,却很多情况下,大有作用。
在液氧的基础上,吴桐推演出了一种新型强氧分子,有着蜂窝一样的形状,类似活性炭一样的孔隙结构,属于氧元素的同位素异形体。
常温常压下易溶于水,但是当有特定电解参与后,这种强氧分子,预期能够指定条件下,与不同的金属强制发生氧化反应,即使不怎么活泼的金属,也不能规避它的霸道强制爱,一样要与它交融发生反应。
且,这种强氧分子,具有一定磁性,在即使是与金属发生结合,变成氧化物,依然不改这种磁性,可以被磁棒吸附,从而达到脱离一团混杂污染物,定向处理的目的。
当通电结束的时候,强制氧化反应就会立即结束,强氧分子就会与所结合金属分离,再吸附走可循环利用的强氧分子,那么就得到了提取的金属物。
在此基础上,吴桐继续推演,完善着不同金属需要的条件参数。
温度、电解各种参数在吴桐手中以数学公式转化推导,罗列出相应的需求区间。
将这种强制爱化作可控,在不同的水温电压下,让强氧分子对特定金属发生强制反应,定向提取,避免一锅端,混杂无用的金属元素依然不是他们期待的转变,也影响他们的战略性以及经济价值。
这是目前能做到的大致,想要更精确的参数,还需要进一步实验,有更精准数据做依凭,吴桐才能推导出更精准的数据。
同时也避免了,让人误以为她能未卜先知。
她的数学功底强,可以推导出一定区间是合理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强制推演虽然吴桐不是不能做到,但是相对应的太麻烦,对她的精力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