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
可没有强过吴家姐妹的,我这是多嘴,这姻缘讲究个各花入各眼,哪家姑娘啊?”苗婆子连说带笑。
“采莲巷李秀才家。”余家嫂子自动忽略了苗婆子中间几句话。
“我就讲嘛,你眼光高,一看就看到了秀才公家,那位李秀才,还不到二十呢,都说他前程远大得很呢,您这要是结成了亲,那可是攀到高枝上了。”苗婆子甩了两下帕子。
W?a?n?g?址?发?布?页??????ǔ?????n?????????5????????
“攀没攀的,没敢想过,咱平江城里秀才公不少,举人老爷可没几个。
“我就是看中他家二姐儿,叫玉珠的那个,能干,本份,心里又有数,难得我家大郎也觉得她性子温柔,生得又好。老姐姐也知道,我家大郎挑剔得很,吴家姐儿多好呢,我喜欢的不得了,偏偏大郎不喜欢,唉,养了个牛心左性的儿子,真是不知道多操了多少心。”
余家嫂子找到机会,再一次委婉解释。
“大郎多争气呢,年纪轻轻,家里生意全接下来不说,还多开了两三家铺子了,但凡知道的,就没有不夸的。
“李家那边,大郎跟那位二姐儿讲好了?就差过到明处了?”
“老姐姐可不能这样讲!那不成了私相授受了,就是我瞧着好,大郎也觉得行,李家可不知道,这不就是来请老姐姐走一趟,探个话,问一问么。”余家嫂子忙笑道。
“那我知道了,你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我不是讲大话,满平江城的官媒,能比我会说合的,可没几个,你只管放心!”苗婆子大包大揽。
“那就托付给老姐姐了,我就不进去了,家里一堆的事儿,等事儿成了,我带大郎过来,好好谢谢老姐姐。”余家嫂子在苗婆子家门口站住,笑道。
“放心放心!”苗婆子满口答应,将余家嫂子送到巷子口,看着她上了车,才转身回去。
苗婆子越过自己家门,径直回到刚刚出来的那家—吴家。
吴婶子正站在门槛里,贴着门框往巷子里看,见苗婆子进来,转身和苗婆子一起,一边往里进,一边问道:“她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什么事儿?”
“还能有什么事儿,她瞧中了采莲巷李家姐儿,托我说亲。”苗婆子哼了一声。
“啊?那三姐儿?”吴嫂子脸色变了。
余家大郎是她六七年前就替她家三姐儿相好的女婿。
“你放心,除了咱们三姐儿,别的,都不是良配!有我呢。”苗婆子再哼了一声。
“唉,要是没缘就算了,我这个人,你也知道,早就皈依的人,咱可不能说不好的话儿,唉,算了,是咱们三姐儿没福。”吴婶子按了按眼角。
“你瞧你,这说的什么话,我这个人可从来不讲不好的话儿,你放心!”苗婆子拍了拍吴婶子。
她做了几十年的官媒,坏了这点小事儿,吹灰之力都不用费!
第107章 六一快乐
采莲巷。
晚饭刚刚摆上来,院门外传进来一声招呼:“李秀才在家吗?”
“在家。”李学栋忙扬声答话。
“我去开门!”梅姐急忙站起来往外走。
李金珠跟在李学栋后面往外走,李小囡伸长脖子往外看。
李学栋在前,迎着迈过门槛的苗婆子,拱手陪笑问道:“请问您是?”
“唉哟,秀才公是读书人,清高着呢!”苗婆子抽出帕子,一边唉哟一边抖出去。
“这是苗嬷嬷,苗嬷嬷进来讲话,饭吃了没有?在我们家吃点儿吧,刚摆上来。”李金珠忙伸手将李学栋推到一边,上前说话。
银珠和洪家下了小定,她就跟着大堂叔,往苗官媒家去过一趟。
虽然银珠和洪二的婚书是昆山县的官媒经手见证,和这位苗官媒毫无关系,可她们毕竟住在这位苗官媒的管区内,大堂叔本着礼多人不怪的原则,专程登门知会之外,还给苗婆子送了一份中等份量的谢媒礼。
李小囡听到个苗字,站起来出了门,跟在大阿姐身后。
“我吃过了。你们姐妹可真勤快,这天都黑透了,才摆上晚饭哪?哟,就这一个荤菜,你们这么多人,能够吃吗?”苗婆子进了屋,先伸头看桌子上的晚饭。
“我家不宽裕。”李金珠陪笑道。
“你家秀才公可是要念书费心的人,不吃好可不行,你这个当大姐的,可不能太抠着弟弟妹妹。”苗婆子坐下,从李玉珠手里接过茶,上上下下打量着李玉珠。
李玉珠被她看的浑身不自在,退过去坐下纺线。
“唉哟,二姐儿可真勤快。”苗婆子夸了句,不等接话,掉头看向李金珠,笑道:“大姐儿这头发梳上去,真就不放下来了?”
李金珠被她这突转的一句话,问的一个怔神,随即点头,“是!”
“说起来~”苗婆子拖着尾音,“朝廷是有律法的,男有分女有归,这女子不嫁人可不行,你这是运道好,碰到我这样的。我这个人,最体谅人不过,哪怕是朝廷的律令,能替你们挡的,我都替你们挡下来!”
苗婆子话音刚落,李小囡立刻驳了回去。
“太宗颂发过律令,不许强迫女子嫁人,特别是官府,官府若有强迫女子嫁人之实,视同境内有乱伦不孝之实,要夺职的。
“还有,男有分女有归是书里的话,不是律令。”
苗婆子瞪着李小囡,李小囡迎着她的目光,一脸笑,“我背过朝廷律令。”
“阿囡。”李金珠轻拍了下李小囡,看向苗婆子笑道:“嬷嬷别跟小孩子计较,我们阿娘过世的时候,阿囡还不会走路,我们姐弟心疼她,管教得少。”
苗婆子哼了一声,掸了掸衣襟。
“你们不管教,以后嫁了人,婆家管教起来~啧!”苗婆子响亮的啧了一声,“说正事儿吧,唉哟!我简直不敢讲话了。”
苗婆子斜横了李小囡一眼,抖抖帕子,按了按嘴角。
“你这头发梳起来了,那你这个妹妹呢?还嫁不嫁人哪?”苗婆子指了指李玉珠。
“她肯定要嫁人。”李金珠忙笑道,后面一句请嬷嬷费心,在舌头上滚了两滚,没说出来。
她有点儿信不过这个苗官媒,还是不请她费心了。
“你们既然住到了这里,你们姐妹的姻缘,少不得我都得操心起来,咱们二姐儿打算嫁个什么样的人家啊?你们说个一二三,我也好照着一二三给你们挑一挑。”
“人品好,别的,家境什么的,过得去就行,这事儿,实在不好说一二三,两家觉得合适,那就是合适。”李金珠谨慎答道。
“哪能不好讲一二三?打个比方,要是个七八十的老头子,你们肯吗?就算没那么老,做填房你们肯不肯?是不是?哪家说亲不得说个一二三的?”
“我们没想过一二三,就是看着合适就行了。”李金珠委婉笑道。
“瞧瞧你们,那我替你们想想。你弟弟是位秀才公呢,这么年青的秀才公,满平江府也没几个,你们这是书香门第,这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