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5


眼睛亮闪闪。

“你没顿顿吃撑吧?”李小囡拉着李银珠的衣裳。

“没有!你跟我讲过,富人家油多荤腥重,吃饭只能吃八成饱,多了就得吃出毛病,我记着呢。”

李银珠顿了顿,转着眼珠左右看了看,靠近李小囡,声音压得极低。

“阿囡,你说的那些个话,还真是,那个,不是梅姐讲的那样,那个,就,那个。”

“你跟三姐夫挺好的,挺~开心的?”李小囡拖着长音再转个弯,明了的问道。

李银珠不停的点头,片刻,拧起眉头,“阿囡,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事儿……”

“你没听说过那句话吗?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种事当然也知道了!”李小囡理直气壮。

“可不是,这话阿爹活着的时候常常讲。那!你哥哥是不是?”李银珠再转眼珠看向左右,话没说完,冲李小囡抬了抬下巴。

“我觉得他不知道,他又不是真秀才。”李小囡不客气道。

“可不是!”李银珠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松了口气,“阿囡,我跟你讲……”

“银珠回来啦?”

院门口传进来李玉珠惊喜的声音。

“回来了!二阿姐,大阿姐!”

李银珠窜起来迎出去。

“怎么穿成这样?”李玉珠看着一身粗布的李银珠,一声惊叫。

“不是不是,这是我穿回来的!梅姐怕脏了,现给我换的。”李银珠赶紧解释。

李小囡拖着小竹椅坐到角落里,看着三个阿姐两个问一个答,没等她们三个说完话,李学栋也赶回来了,三个人把李银珠围在中间,叽叽呱呱的更响了。

梅姐摆好饭菜,四个人还没说完。

“先吃饭!”李玉珠推着李银珠。

“那些都是三阿姐带回来的。”李小囡指了指。

李金珠李玉珠李学栋这才看到地上一堆包裹。

“这么多!都是什么?你怎么拿过来的?你怎么拿得完?”李玉珠一声惊叫,眼睛都瞪大了。

李金珠拧起了眉头。“这都是什么?你怎么拿了这么多东西回来?”

“这是老太爷让我们路上吃的点心,一块都没动,我都拿过来了,这豌豆糕可好吃了。”

李银珠解开一包,捧给大家看,放到一边,再解第二个,“你们看这个!咱们从来没用过!这是珍珠膏,抹在脸上,滑滑的可舒服了!这是抹手的,大阿姐天天抹一点,冬天就不会裂手了,这是擦牙的……”

“你这是把你跟二郎那间小院搬空了吧?”李金珠虎着脸。

“没有,还有好多,他们洪家可有钱了,他们家……”

“他们家有钱,你就这样大包小包往娘家搬?”李金珠打断了李银珠的话,“从前咱们村里的侯嫂子,都怎么讲她?说她是铁扫帚精,她男人她婆婆怎么打她的?你没看到?”

“不是,这些东西二郎都知道,有几包笔墨,还是二郎替我收拾的……”

“二郎对你好,你更要替他着想,替洪家着想,你现在是洪家妇,不是李家闺女了,你说说,有几个媳妇回娘家,像你这样,拿这么一堆东西的?你见过没有?哪一家?哪一个!有没有?”

李金珠声色俱厉。

见李银珠还要解释,李玉珠猛拍了她一巴掌,“银珠快说下回不敢了!”

“下,下回不敢了。”李银珠极其委屈,喉咙都哽住了。

“没有下一回,这一回就不行!学栋去外头叫辆车,把这些东西给她送回去。”李金珠厉声道。

李学栋哎了一声,赶紧往外跑。

“大阿姐,三姐儿都回来了,您消消气,再怎么……”梅姐怯怯的劝了几句,见李金珠虎着脸一言不发,不敢再多说了。

“阿囡,你劝劝。”李玉珠推了把李小囡。

李小囡一脸干笑,“大阿姐是真生气,又不是假生气,三阿姐,你衣裳还没换呢。”

车过来的很快,梅姐和李学栋一替一趟,把一大堆东西都堆上了车,李玉珠帮李银珠换上衣裳,推着一把接一把抹眼泪的李银珠,把她送上车。

第121章 机会

黎明前的黑暗好像总是格外黑暗。

昆山城外,一间破败的风雨亭里,顾砚一身黑衣,负手而立。

黄显周被人推进来,扯去头套。

地面上极小一豆灯光,照得黄显周眼前一花,忙抬起手,用力揉了揉眼,小心翼翼的抬起头,看到面无表情的顾砚,愕然。

“世子爷?”

顾砚走过来两步,坐到摆放在黄显周面前的椅子上,从王贵手里接过厚厚一本卷宗,翻开。

“黄显周,壬子科进士,二甲第六,少年英才,选进了户部,三年后选调沧州清池县,庐州慎县,再到这昆山小县,步步低走,你今年多大了?”

“四十七。”黄显周咽了口口水。

这会儿,他这心里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满心的期盼激动中,夹杂着丝丝恐惧和不安。

“这些都是你的文章,奏折,还有三份密折。”顾砚哗哗的翻着,“都是三年前的,这三年里,就只有公文了,这公文好像也不是你的亲笔,想开了?”

“下官辗转地方十三年,老了。”

一股子悲怆冲上来,黄显周眼泪夺眶而出。

“你才四十七岁。从清池县到慎县,再到这昆山小县,一路往下,你反思过没有?”顾砚将卷宗递给王贵。

“做官先是做人,下官不会做人。”黄显周一句话说的颇为苍凉。

前天回到县衙,想着他这一次敞开放开,连脸都不打算要了,要好好巴结巴结这位世子爷,没想到竟然巴结出来一个呛字,他独斟独饮,痛醉了一场,彻底死了心,原本已经打算这一任之后,告病还乡,终老乡下……

“你很会做人,清池县衙诸人,对你赞不绝口,慎县县衙诸人,对你念念不忘,阿囡那妮子,也用尽全力替你说话,你只是运道不好,没遇到能看到你的长处,心胸宽阔,能包容你的上峰。”顾砚淡然道。

黄显周呆看着顾砚,忘了说话。

“我给你换个地方吧。”顾砚看着他。

黄显周眼睛里爆出亮光,“得世子爷赏识,是下官的荣幸,下官万死不辞!”

“万死不辞。”顾砚慢吞吞重复了句,“这是句客气话,还是你有所想?说说。”

“世子爷去年八月就到了平江,盘桓至今,平江府,甚至两浙路,值得世子爷花上将近一年时光的,只有海税司了。”

黄显周小心翼翼的抬起头,看了眼顾砚。

顾砚直视着黄显周,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下官在户部时,打理的就是江南海税司的帐目事务,江南海税司每年上缴户部的银两,就只有鼎盛时的六成了,这些年,听说一年不如一年。”

黄显周顿了顿,声音微微落低。

“到任昆山后,下官曾经悄悄往临海镇去过几趟,实地查看过,临海镇几处码头之繁忙,远超出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