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6
林清弦道:“师兄但说无妨,小弟定不会泄露出去。”
褚翊摆摆手:“倒不是因为这个,只是朝堂夺嫡之争激烈,你还是个举子,你最重要的事是明年的春闱,有些事不应该这么早让你知晓,免得影响你科考。”
林清弦闻言便没有追问,褚翊所想的他大概能猜到一二,但同样的,他现在也不确定褚翊是不是可以分享那个重要秘密的人,同样还有所保留。
“师兄且放宽心,恩师是个胸有沟壑的人。”
“你说得对。”
师兄弟俩不再谈论朝堂的事,就着酒菜说起了清风书院的事。
由于明日一早褚翊还要上朝,所以不能陪着林清弦进宫,便把该嘱咐的都嘱咐了,见林清弦都一一记下后,褚翊才离开。
林清弦亲自送他到门口。
凤绵这个小娃娃也被他爹抱着,朝着褚翊挥挥手。
“师伯再会呀……”
褚翊看着凤绵不由露出了笑容,也朝他挥挥手。
目送褚家的马车离去后,凤绵搂住林清弦的脖子,贴心问道:“爹爹……明日要不要窝陪咿去呀……”
林清弦点点他的小鼻子:“爹爹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子,不用你陪。”
凤绵对皇宫十分好奇,不过他也知道进宫面圣不是闹着玩的,刚才这么问也就是逗逗他爹,并不是真的要闹着去。
他还安慰起了林清弦:“朝朝说没系呀……”
林清弦嗯了一声,庆熙帝应该只是想要见见他,考考他这个太孙的“先生”,顺便旁敲侧击一下谢循的事,短时间内应该还不会揭穿他和谢循的关系。
“朝朝的事不要说漏嘴,京城人多眼杂。”
“窝知呀……”
林清弦抱着他进了屋,北方的十月远比南方要寒冷,他也不敢在门口多站,怕冻着凤绵这个小家伙。
进了屋后,凤绵就泡了热水澡,换上了柔软舒服的厚衣服,整个人暖呼呼地被抱入了被窝里。明天林清弦要面圣,也没有继续去书房多待,早早就洗漱了,这会儿靠着床头看书。
凤绵在床上翻了几个滚。
林清弦拍拍他的小奶臀:“别闹了,闹多了一会儿该睡不着了。”
凤绵便没有在翻滚,趴在他身上,然后又蛄蛹进他怀里,从他臂弯里钻出来,也好奇地看着他手上的书。
林清弦被他闹得无奈,“这会儿又想看书了?不是不喜欢读书吗?”
凤绵眼睛亮亮道:“窝喜欢听故事呀……”
他不喜欢读书,和他喜欢听故事并不冲突嘛。
·
【本日单更】
第140章 章林清弦面圣(1更)
林清弦拿凤绵这个小家伙没办法,只能给他讲了一则故事哄他睡了。
看着小家伙睡着,林清弦轻轻捏了捏他的小脸蛋。
次日一早,林清弦便要进宫面圣了。
凤绵要送林清弦上马车,林清弦没让。
“外头冷,别出来了。”
“窝等爹爹回来呀……”
林清弦揉揉他的小脑袋,然后出了门。
林清弦乘坐马车到宫门口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得老高,早朝也结束了。原本只有太监等候在宫门口,领他进宫去的,但林清弦到了宫门口却见到了褚翊。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布?Y?e?不?是?i????????e?n??????2???????o???则?为?山?寨?佔?点
“师兄怎么在这?”林清弦略有些惊喜地走过去。
褚翊笑说:“特意来等你的,正好我也有事想要面圣,我和你一道过去。”
林清弦知道他是放心不下自己,所以早朝一结束就来陪同了。
“多谢师兄。”
“你我师兄弟谢什么,快走吧,不要让皇上等。”
有了褚翊在,林清弦身上的压力稍微轻松了一些。
事实上前来宫门口等候林清弦的小太监并不是普通的太监,而是盛海的徒孙小夏子。小夏子早听他师父提醒过了,这位林举人不一般,让他留意着。
这会儿见到林清弦,小夏子也是眼前一亮,心想这位林举人不仅才华出色,长相也极其出色,算是这些年难得一见的俊秀人物了。
“褚大人,林举人,请随咱家走吧。”
“有劳小夏公公了。”
“褚大人客气了。”
褚翊带着林清弦,跟上了前面领路太监的脚步,朝着御书房的方向去。
别看褚翊表面波澜不惊,其实来到宫门口,发现是小夏子在等林清弦的时候,褚翊心里是十分惊讶的。
小夏子或许不起眼,但小夏子的师父是盛海这位帝王身边的贴身总管太监,所以一般的大臣都劳动不了小夏子,更何况林清弦还是一个举人。
褚翊不得不思考,兴平县的匪祸是否当真十分严重,才会让皇上格外重视协助解决了匪祸的林清弦,可好像也没听说那边的匪祸有严重到惊动朝廷的地步啊?
自己这个小师弟到底是有什么特殊之处,让皇上身边的太监总管特殊相待呢?
褚翊心里想了许多,不得不多多留意着这次陪林清弦进宫的一举一动。
林清弦不认识小夏子,所以还没有察觉到这其中的区别。
这会儿正在宫里,褚翊也不敢和他多说,是以林清弦也不知道褚翊内心的惊讶。
到了御书房门口,林清弦也没有等候太久。
庆熙帝知道他们师兄弟一起过来,直接就叫他们一块儿进去了。
御书房作为大周朝皇帝工作的地方,自然是格外的庄严肃穆。
地面亮可鉴人,静静候着的宫人一动不动,无形中给人很大压力。
林清弦绷紧了后背,微微低着头,跟着褚翊来到了御书房中间的地毯上,随着褚翊一同跪拜——
“臣褚翊,参见皇上。”
“学生林清弦,参见皇上。”
庆熙帝坐在御案后面,打量着地上跪着的林清弦。
林清弦还没有官身,因此依旧是书生打扮。
不过他这个书生和别的书生不太一样,便是跪在地上也有身如秀竹,明显就把旁人给比下去了。
庆熙帝早就通过锦衣卫的探子,把林清弦调查得一清二楚,也知道他一直在尽心教导谢循读书。一开始庆熙帝还以为林清弦又是一个虽然知道忠君报国,但满身书呆子气的读书人。
后来庆熙帝看了林清弦中解元的那篇文章,又知道了林清弦在兴平县的作为后,对林清弦可谓大有改观。
林清弦的文章机敏、锐利但不锋芒刺人,接管兴平县衙前后的手段也十分果断利落,在事情解决后也不贪恋任何不属于他的权势,迅速退身。
如此进退有度的一个人,怪不得齐越川会把他当做最得意的弟子,还把太孙交给林清弦教导。
如果说起初庆熙帝对齐越川把太孙塞给林清弦教导还有些不满,在知道了林清弦的才华和办事能力后也就烟消云散了。
而这一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