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0
。”
几分钟后,会客的侧殿内。
莺芝把一小碟点心推给文隽,眨眼:“这是用姻缘殿自种的仙华做的糕点,你尝尝。”
文隽不紧不慢捻起一块,顶着她期待至极就差把“吃完快说正事”写出来挂脑门上的眼神,慢条斯理“品尝”了几口。
莺芝:“那几位城隍……”
文隽好笑地擦了擦手指,没有再吊她胃口。
“因为工作的缘故,之前有和几位城隍有过接触,如果刚好是他们的城市,那么只是要借阅一下他们平时的工作日志、或相关的记录的话,应该不难。”
“真的吗?”莺芝大喜。
可……工作日志这种东西,是他们说借就能借的吗,又不是他们的上司什么的……
“是。”文隽道,“他们之前有拜托过我一些事,会比较好说话。”
城隍和送子殿会有什么“拜托”的……
莺芝若有所思。
难道是私人的事……那几位城隍想要孩子了?
文隽道:“所以现在首要做的,就是去打探一下华晓识那位相亲对象之前居住的城市是哪一所,再论后续。”
止住自己天马行空的思绪,莺芝连连点头:“好,不过今晚下不去了,我明天下去就问。”
她没那么多功德,没给手机开联通两界的功能,没法实时联系到华晓识。
“你认识的那几个城隍是哪几个?”
“这个不急。”文隽道,“有好几个呢,等问出之后再说。”
“成。”
两人约定好到时再说,文隽起身告辞,临走前,两只鹂鸟叼着一包点心,隔空丢进了他怀里。
莺芝扶额。
“姻缘殿很久没客人来了……它们有点高兴……你带回去分着吃吧。”
小东西,丢大人。
文隽莞尔,应声离去。
翌日。
莺芝卡着下凡次数的刷新重置时间,又一次回到了熟悉的凡间小庙。
没有耽误时间,她站到实地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机,给华晓识打了个电话过去。
——对方之前留了联系方式。
接到莺芝的电话,华晓识很震惊。
她怎么也没想到 ,这才刚一晚上过去,莺芝就能“找到了精通这方面玄学的朋友”——她自己可是翻来覆去一晚上都没想到合适的方式呢!
不过震惊之余,却是莫大的欣喜。
她原以为莺芝说可以帮忙是在勉强,其实并没有合适的方法来探查这件事,却不曾想这些竟然真的似乎是很轻易就能达成的事。
所以对于莺芝的问询,她没有丝毫犹豫,事无巨细把所知道的都说了一遍。
“他是润城人,在润城本地出生,后来到了首都,听说他和妻子就是在首都上学的时候认识的,毕业后他们一起回到了润城结婚定居。”
“我听他说,那女性年纪和他相当,但家里比较困难,所以生活中‘总是喜欢斤斤计较’,两人的观念不合,经常因为这些事产生矛盾,后来,也就是三年前的离婚——他说也是因为这个。”
“我知道的就是这些……他不怎么提起前妻,只有偶尔会说一半句,总的拼起来也就这么点内容了。而且……我也不知道这些是不是都是真的,他有没有骗我……”
华晓识语气有点落寞。
“她应该不算润城人,但我不知道更多了。这些……有帮助吗?”
“有。”莺芝柔声道,“这些就足够了,很有用。”
挂断电话,莺芝当即点开了文隽的对话框,开始发消息。
【问出来了,梅仁兴是润城人,和妻子结婚后也在润城居住。】
【我们找润城的城隍就可以了吧?】
【你认识润城的城隍吗?】
文隽的消息回复的也很快。
【认识。】
莺芝回了个大拇指。
【那我们在哪里见?直接去润城吗,不耽误你太多时间。】
文隽: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ì????????€?n?Ⅱ????????????????m?则?为?屾?寨?站?点
【没关系,一起去吧。】
【我在朝天门排队,这就下去。】
莺芝收起手机,心中总算安定了。
她溜达出去,买了点吃的喝的,然后回到庙里,等待着和文隽的到来。
等文隽的身影也出现在庙里,两人碰上头,才一起离开。
润城位置靠北,距离这里有相当一段的距离,不过乘坐高铁的话,倒也不算太慢。
天色渐晚,夜幕初临。
莺芝两人买了最近一班的高铁票,但也要等到明天,只能暂且先在高铁站附近住下。
晚上的直播照常进行,一贯的喧闹,不少观众眼尖地发现莺芝不在之前常在的地方了,纷纷询问起去哪了。
莺芝没有理会,也没有多说今天明天在做的事,把外界的嘈杂和讨论都摒除,一本正经按照流程直播着。
第二天一早,两人赶早乘车。
下午时分,终于抵达润城。
甫一下车,一股夹杂着凌冽之意的凉寒之气就扑面而来。
现在早已不是夏季,天气转凉,润城的温度则更低,来往的旅客行人也都不约而同裹上了预备着的厚衣服。
莺芝两人也借拿行李的势头,从乾坤袋里取了厚衣服穿上。
循着地图指示找到城隍庙所在,两人没有再耽搁,直奔目的地。
到了城隍庙附近,莺芝正要继续往前,却被文隽制止了。
“怎么了?”她疑惑询问。
文隽双手插在衣服两侧的口袋里,朝一个方向抬了抬下巴。
“他不在庙里,在别的地方住。”
莺芝:“?”
城隍不住城隍庙吗?
像是看出了她的不解,文隽笑着解释:“城隍也不见得就一定要住城隍庙啊,他们和我们不同,自诞生起就与诞生的城市捆绑,从诞生之初到城市灭亡,都不能离开城市一步——万千年来,他们经年累月地生活在这里,当然也会像普通人那样,给自己打造不同的身份,彻底融入这里的环境。”
“而且,庙里条件艰苦,他们总不能始终住在这里吧?也有追求生活品质的权利嘛。”
莺芝:“……好有道理。”
是她狭隘了。
所以,润城的城隍现在住在哪?
“跟我来吧,也不远。”
接下来的路段,没有再按照地图的指示,莺芝跟在文隽身边,在几条路上七拐八拐,很快,来到了一家临街的店铺前。
莺芝抬头,看了看门头颇有诗意的牌匾。
“……书店?”
“是。”文隽道,“润城的城隍在这里开了家店,说是有百年老字号传承的书店,里边放了不少真古籍镇店,在小众爱好的圈子里很有名气。”
百年老字号……
润城诞生都不止百年了,这岂止百年字号啊。
看来这位城隍的生活还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