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8


下大皇子,应该极少有不顺心之事。就算有,也不适合跟他倾诉。

便话锋一转,与她聊起大皇子。

霍翎带他去偏殿看大皇子。

晚些时候,被景元帝再次召见的霍世鸣也过来了。

霍翎留几人在凤仪宫用了晚膳,这才让崔弘益送他们离开。

也不知道方建白是如何同霍世鸣、方氏沟通的,两日后,霍世鸣寻了个理由,说是想将他们从燕西带过来的礼物,送进宫给霍翎和大皇子。

等宫里应允,霍世鸣就带着一大车礼物进宫了。

“娘娘在宫里肯定什么都不缺,这回我带来的东西,大都产自西域,是从西域商人那里买来的。您就当瞧个新鲜。”

羌戎的地盘连通着河西走廊,自从羌戎再次臣服大燕后,商人又再次来往于大燕与西域。

霍翎仔细看了看这些礼物,突然拎起一坛酒闻了闻:“离人归?”

霍世鸣道:“是啊,这种酒入口有青草的苦涩,我们一家人都不喜欢喝。不过我想着你在京中应该很难寻到这种酒,就带了几坛过来。”

除了这些东西,霍世鸣还让霍翎看了看给大皇子的礼物。

孩子年纪还小,所以给孩子准备的,大都是自家人自己做的虎头鞋、肚兜和帽子,还有几块沉甸甸的平安锁。

霍翎看着那几个装着平安锁的匣子,奇道:“怎么准备了三块?”

霍世鸣卖了个关子:“只有一块是我准备的。”

霍翎:“李宜春和周嘉慕?”

霍世鸣道:“就知道瞒不住娘娘。”

霍翎笑了下,让无墨收好东西,她带着霍世鸣去了书房。

刺骨的寒风卷起朵朵雪花,从半开的窗户吹入室内,在进入的瞬间就融为一滴水,落在霍世鸣的手背上。

霍世鸣关好窗户,坐到霍翎下首:“建白都跟我说了。”

“我虽舍不得他,但你这边需要用到他的话,就将他调去燕北吧。到时再从燕羽军里抽调一些人跟他过去,免得他在那边无人可用。”

简单敲定了方建白的事情,霍世鸣问起了另一件事情:“那日在御书房,你示意我提起燕西马政,可是有什么谋划?”

他一个边境将领,御前对奏时,只要回答好军中事务就行。

但霍翎突然问起燕西的变化,又提醒他谈论燕西马政,这些都是超出他职权范围的内容。

霍世鸣回去思考了很久,听见方建白说的那些话后,就猜到霍翎是要对燕西出手做些什么了。

就像她要在燕北布局一样。

霍翎点头:“是有些想法。”

霍世鸣主动道:“需要我做什么吗?”

霍翎道:“爹爹那天就回答得很好。”

霍世鸣回想了下那天的谈话,突然了然:看来阿翎的谋划,和羌戎、和李宜春有关。

看霍翎不打算细说,霍世鸣也没有追问。

霍翎换了个话题:“我让爹爹盯着周嘉慕,他这几年有什么异动吗?”

霍世鸣摇头:“没有。我的人一直在盯着他和京中往来的信件,但都没查出什么异常。”

“有一回,我的人与他的人起了不小冲突,他的人十分愤怒,想请他出面与我交涉,他也忍了。就为这事,他手底下不少人都跟他离了心。”

代入周嘉慕的立场,有时候霍世鸣都为他感到憋屈。

担任行唐关副将时,上面有个嚣张跋扈的主将何泰压着。

好不容易当上了行唐关主将,还没来得及威风,就多了个后台比何泰还大的副将。

不过同情归同情,惋惜归惋惜,立场不同,该争还是得争。

霍翎也没太把霍世鸣口中的冲突放在心上。

权势之争,争的已经不是所谓的对错。

甚至说得难听一点,周嘉慕是端王的人,是有可能威胁到她和安儿的“异己”。

“继续盯着他。”

***

年底本就是宴会最多的时候,霍家人的到来,更是让京中权贵圈子变得愈发热闹了。

自从霍皇后入主中宫以后,霍家就成为了京中新贵。

只可惜这炙手可热的新贵,在京师待了不到两个月就走了,以至于很多人都没能和霍家攀上交情。

如今再来京师,又添了个“大皇子外家”的名头,只会更炙手可热。

霍世鸣除了受邀赴宴外,还另外办了一个私人宴会,宴请了邱鸿振、靖国公、靖国公世子、无锋这些明面上的皇后一党,与他们好好联络了一番感情。

与之相对的,就是已故承恩公所在的何家,除了一些亲朋故交还会上门外,已是门庭冷落。

皇宫里,霍翎正在一边翻看内务府罗列的宫宴菜肴单子,一边用小鼓逗孩子玩,就听外面传来行礼声。

景元帝解下大氅,快步走到霍翎和孩子面前。

霍翎将手里的小鼓递给他。

景元帝接过,一边摇着小鼓,一边问霍翎:“怎么突然派人去找朕?”

霍翎道:“那天听我爹和陛下聊起李宜春此人,正好我对此人也算有所了解。陛下不记得了吗,他当初正是由我劝说归降的。”

景元帝先是一愣,旋即回想起来了:“朕只记得询问你爹,倒是忘了这件事情。你今日突然提起此事,想必是要向朕进言了。”

霍翎将手中已改好的菜肴单子递给无墨。

无墨接过,带着殿内众人退下。

霍翎才道:“这个想法,其实臣妾早就有了。只是之前时机不成熟,就算提出来,也不好施行。”

景元道:“与朕说说。”

霍翎娓娓道:“我少年时读前朝史书,曾经在上面读到过叶文正公的事迹。”

“叶文正公因为得罪了当朝权臣,被贬去班安。彼时的班安才刚归降,燕人的数量远不及当地土人。叶文正公花了十五年时间,移风易俗,自那以后,两百多年来,即使叶文正公早已化作一捧黄土,无论中原王朝是强盛还是羸弱,班安地区都世传弗替。”

“移风易俗,这四个字,说易行难,背后是多少心血,多少汗泪。”

景元帝笑了一下,总结道:“你是想教化羌人。”

霍翎点头:“我知道朝廷一直在做这件事情,但几十年下来,成效并不显著。羌戎各大部落里的贵族,大都只学羌人的土话,遵照羌人的习俗来生活。”

“只有少数仰慕大燕的贵族,以及混居在燕西十四城里的羌人,才会学习大燕文化,依照大燕的习俗来生活。”

“如果羌戎里面的贵族,能够像李宜春一样,跟着汉人老师学习汉人文化,多年以后,羌戎自然亲附朝廷。”

“想要逼他们学汉人文化,可不容易。”

景元帝感慨之余,突然又想起霍翎先前说的那句话:之前时机不成熟……

为什么先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