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1
日复一日,循环往复,看起来和姜家的别的姑娘没有任何区别。
网?阯?F?a?布?页?ī????ü???€?n?②??????⑤?????o??
不,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不一样。
姜家三房的四姑娘为生母守孝一年归来,变得成熟、沉稳、懂事起来。在姐妹中间从来不争不抢,呛嘴吵架也从来没有她。
在姐妹们的眼里都觉得三房的四娘是个老好人,只会傻笑,有点钝钝的。
她们不知道姜清杳这个成年灵魂会为了丫头们的月钱寸步不让,但怎么会跟一群小女孩一般见识。大人,是懂得包容的。
爱吵吵,爱抢抢。在姜清杳的眼里,小女孩之间就根本没有什么值得她拍案而起去争抢的,甚至她还得去当起劝架、拉架的责任,谁让她是一堆孩子里唯一的大人呢。
渐渐竟有了敦厚友爱的名声。姨娘们都愿意自己的女儿跟四娘一起玩,不担心被欺负,也不担心有事。
都说:“四娘是个稳妥的。”
只是四娘自从从山上回来,添了杳花弄草的爱好,移栽了许多她从山上带回来的花草,把她那院子里整得葳蕤青翠,花团锦簇。
大娘有时候过来找她玩,赞叹之余,建议她:“剪些花送与母亲赏玩呀。”
这做姐姐的真有长姐的样,担心没有人教她,悄悄与她咬耳朵:“你还小,我跟你说……以后我们说亲,都要靠母亲的。”
大娘要是不说,姜清杳为了安稳说不定还真会这么做。偏大娘这么一说,姜清杳心想,那可真不能送了。
真让三夫人喜欢了,早早给说了亲事可怎么办?
姜清杳一边“嗯嗯”,一边装傻充楞,就是不照办。每天该上学上学,该吃喝吃喝。至于讨好嫡母的事,那是一件也没做的。
气得大娘回去跟自己的姨娘说:“四娘跟听不懂人话似的。”
“她如今也没有姨娘为她操持了,以后还不是全得靠母亲。”大娘恨铁不成钢,“怎么就不知道多表表孝心呢。”
“都是为了她好。”
有的。还有看清杳。
只是沈观不想说,怕姜清杳生气,骂他伪君子。
好在姜清杳不纠结,眼珠子一转,叉腰严肃道:“我很生气的其实。”
沈观眨眨眼,其实没看出来。
姜清杳把拳头捏紧,以示自己的生气,眼睛还不住的瞟沈观。
沈观明白了,配合道:“怎么样才能让清杳不生气?只要清杳说,我都会去办的。”
姜清杳眼睛亮起来,双手合十:“我还想再吃一碟荔枝。”
第62章
沈观沉默了。
姜清杳期待的看着他。
少年避开对视,很坚定:“不行。”
姜清杳立刻便翻脸了,比她翻话本还快,生气道:“那我现在要变成十分生气了!”
盛京的夏末比南方凉爽些,黄昏一乘小轿行在巷子里,吱吱扭扭的声响传出很远,一直走到巷子尽头,小婢敲开角门,通红着眼睛赔笑行礼:
“妈妈,我们姑娘……”
“来了?进来吧。”
小婢瘪了瘪嘴,从轿子里扶出位娇媚少女,通身南方姑娘的袅娜柔软,尤其一双眼睛,水盈盈的仿佛能勾人心肠。她下了轿低声交代:
“叫老爷别忘了后日来见大人。”
“快些!”
婆子催促,少女从轿子里提出个小包袱,垂头从角门进去了。等婆子关了门,她才给婆子塞个荷包低声道谢:
“多谢妈妈。”
声音软的能滴出水来,婆子不禁多看她一眼。
盛京城里什么样的姑娘见不着?端庄的世家贵女,妖佻轻浮的在花楼。但这姑娘偏就介于二者之间,有南边特有的柔润,还夹缠了几许魅惑,眼睛却又清透至极,尤其行走间,不胜风情的摇枝摆柳,却又不到轻浮的地步。
真是个妖精。
都说谢姨娘极具风情,可哪又能与眼前这姑娘比?看来姜家这回可送对人,明年皇商里要有姜家一份儿了。婆子想着,就与她攀谈起来:
“姜姑娘多大了?”
“十六了。”
“读过书么?”
“认得几个字。”
婆子便道:
“咱们是书香世家,家里郎君姑娘都读书。”
单识字这一样,又比谢姨娘强。
“姑娘就这么点行李?”
“还有两箱子衣裳,明日送来。”
婆子撇嘴,送到尚书府伺候老爷的庶女,还能带两箱子衣裳,真不愧是商户人家,不缺银钱。
说话间二人一路穿行小道,到春晖阁的时候,天色已暗下来,院子里一众婢女正撤碗碟。婆子引姜清杳在院门檐下等了会儿,等到里头叫茶,才要带姜清杳进去,就忽听有人说笑,忙又站到门檐角落,低声交代姜清杳:
“低头!”
姜清杳忙站了,就觉身前微风拂过,几个郎君说笑着往里走。等风过去了,姜清杳才松口气,微微抬眼,却正与一人对上眼光。这人目光疏冷,姜清杳忙又低头。
正房里很快传出说笑声。
郎君们进去了,婆子有些踟蹰,这姜姑娘还带不带进去?她还犹豫,正房门帘掀起,谢姨娘站在廊下道:
“姜家送来的人到了没?太太要瞧呢!”
婆子忙应声,催促姜清杳快进去。
姜清杳低垂着头,谢姨娘看她这种姿态不免嗤鼻,年轻几岁又如何?终究是上不得台面,她带着姜清杳穿过外堂绕过屏风进了小厅:
“太太,人来了。”
谢姨娘去到主位旁,给孟夫人捏着肩膀便斥姜清杳:
“见礼呀,这呆头呆脑的。”
姜清杳忙见礼,寻常的万福礼在她做来风情万种。谢姨娘凉薄笑容有些凝滞,那些言笑的郎君也都看过来。良久,孟夫人才道:
“抬头。”
姜清杳慢慢抬头,眼神却始终低垂。屋里静谧无声,良久,谢姨娘同孟夫人悄声道:
“太太,这幅模样,若伺候老爷,别闹出什么不好风声,坏了老爷名声。”
孟夫人富态的脸上染了几许厌恶,谢姨娘努了努嘴,孟夫人就看见二郎正盯着姜清杳看,眼睛仿佛点了蜡烛一样。孟夫人的厌恶越发厉害,但她又看见了唯一没盯着姜清杳看的六郎,心里就埋怨起来。
一样读书的孩子,自家的这幅模样,庶出的却偏那么争气。
谢姨娘看孟夫人脸色几经转变,递了茶给孟夫人,孟夫人慢条斯理啜了口才道:
“起吧。”
哪怕姜清杳在家也不少立规矩,这礼也见的腿都打颤了。孟夫人又看姜清杳两眼,才总算开口:
“老爷房中不缺伺候的人。”
这话一出,不少人心思活泛起来,二公子沈昶几次去看母亲,见母亲理也不理,就忙与谢姨娘打眼色,谢姨娘踟蹰着还没开口,孟夫人就抢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