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2
摘了自己吃吧?我的给你,你把袋子拿过来,这些够不够?”
老张连忙摆手:“留着吃吧。我随便摘点就够了。”
“我摘的快。”
老张想了想:“你给我,那我去钓鱼,钓上来给你一条大的。”
农家人肚子里没油水不爱吃鱼,年轻媳妇拒绝他的好意。老张也不好意思白拿人家的东西,给人出个主意,“城里找不到榆钱树,你多摘点送去刘家凹,让我儿媳妇她叔帮你卖?”
“这东西也有人买?”年轻媳妇惊呼。
老张:“试试。卖不掉拿回来自己吃,放一夜再放半天也不会坏。”
跟年轻媳妇一起的都是她婆家亲戚,几人相视一眼,让年轻媳妇试试,真能卖掉,回头洋槐花开了,她们也弄两篮子洋槐花去城里试试。
在老张和老李来之前河边没人钓鱼,导致鱼看到鱼食也没有意识到危险,大大方方咬钩,被老李一下甩上
来。
老张把鱼放桶里,他的鱼漂动了,老李再次甩上来,又捞一条大鱼。
一个小时,太阳西下,老张和老李各钓三条大鱼,三四条半斤重的小鱼。那几个摘榆钱的女人也准备回村。老张和老李拿出一条给她们。
几人真不想要,因为她们家门口沟里的鱼都没人吃。又见老头诚心给她们,几人接过去又给老张抓几把榆钱。
老张拎着俩人的渔具和榆钱,老李拎着两个桶,走半里路去镇上乘公交车。
幸好这个时候天变长了,到家太阳下山但天没黑。罗翠红正准备做晚饭。老张让她炸小鱼蒸榆钱。老罗同志嫌麻烦,让他给苏笑笑送去。老张想起大孙子每天学到晚上九点,就拎一条大鱼和几条小鱼去苏笑笑家,榆钱给老李家一半,跟老李家一样明早蒸着吃。
苏笑笑让张怀民杀鱼,团团给他打下手。她把面条切好,把小鱼切段裹上面糊炸的外酥里嫩。炸好后,团团给他爷送一碗,老张拿出他的二锅头,抿一口吃一块鱼,感叹:“还是团团知道疼我啊。”
张新民夹一块鱼:“大嫂做的。”
“这是孝敬我的。”
王芳伸出去的筷子又缩回去。罗翠红见状给她夹一块,“厨房还有一条鱼,想吃我明晚做。”
再说团团,回到家就端着碗和他爸坐在一块吃炸鱼。苏笑笑见状问:“不煎荷包蛋了?”
爷俩一起点头。
苏笑笑把蛋收起来:“团团,我把那条大鱼切块用猪油煎一下再炖,回头放钢筋锅里温着留你们晚上吃?一名他们几个能吃鱼吧?”
团团往他妈嘴里塞一块鱼:“那么大了还不会吃鱼吗?”
张怀民:“有人就不会。”
“那他们喝汤我吃鱼!”团团回头一看,他爸挑大块,“妈妈才吃一块!”
张怀民:“鱼是我洗的,你妈做的,心疼你妈就少吃点。”
“我也没闲着!”
苏笑笑:“你俩能不能去堂屋?别在这里烦我!”
爷俩安静下来。
苏笑笑先烧鱼,留一盆鱼汤,用鱼汤煮面。放了青菜,苏笑笑就准备盛面。张怀民看着他的瘸腿:“在这里吃吧。出来进去的费劲!”
苏笑笑下班回来见他趴在书房写写画画,以为他腿难受才能老老实实在家待着,闻言把他的面放案板上。
网?址?f?a?b?u?Y?e???????ω?€?n????????5?﹒???ō?M
饭后,张怀民洗漱让团团伺候。苏笑笑看着团团跟个陀螺似的,心疼孩子想接手,他摆摆手:“我先试试他真孝顺还是装孝顺。要是装的咱回头领养一个。”
团团白了他一眼,接过他的牙刷杯子放窗台上,“要不要我给你洗脚啊?”
“给你爹擦擦后背。再给你爹我洗头——”
团团打断:“你是腿瘸不是手断,差不多得了!我们学校那个坐轮椅的老师也没你事多!”
苏笑笑不管了,她洗漱后去堂屋。
张怀民见好就收。
天天在家闲着,张怀民身体不累,就在苏笑笑身边陪她,苏笑笑织毛衣,他递毛线,苏笑笑练字,他帮忙研磨。
八点钟,李小光等人从书房出来去厨房,扭头看到堂屋里的俩人不吵不骂,陈大勇小声说:“团团,你爸妈感情真好!”
团团奇怪:“好吗?也没有多好吧,两个小时前我妈妈还嫌我爸烦!”
第103章 旁观者清不许一口咬掉半个!
陈大勇担心被苏笑笑和张怀民听见,压低嗓子问:“嫌弃啥?张叔都那样了。”
“嫌我爸幼稚。”团团掀开锅盖,鱼汤的鲜香味扑面而来,几人顿时没心思在意谁嫌弃谁。
话说回来,苏笑笑希望团团多几个朋友,上学放学路上有个伴儿,但也不是圣母冤大头。先前苏笑笑把鱼汤舀盆里放回锅中箅子温着,问团团要不要吃馒头,团团说他不想吃。苏笑笑问要是饿了呢,他说吃饼干。苏笑笑就没管其他人,所以锅里只有鱼汤。
只是鱼汤几人也很高兴。杨一名盯着汤舔了舔嘴角,眼中透露出怀疑:“感觉比我妈和我姥爷做的还好吃。”
李小光下意识问:“你姥爷还会做饭?”
“我姥爷比姥姥做饭好吃。”杨一名十分可惜地说,“就是老爷子不常做。”
团团把两盆汤端出来,上面一盆汤多肉少,底下一盆汤少肉多。李小光问:“又是你爷爷钓的啊?”
团团点头:“我妈说收拾好了也有两斤重。鱼头被她切开炸了,不然更多。”顺嘴问几个同学吃肉还是喝汤。
杨一名不馋肉要喝汤,团团给自己盛一碗肉就说他够了,让杨一名他们几个自己盛。
朱红伟小声问:“在这儿吃啊?”
团团:“还去书房?不行!一屋子鱼腥味还咋写作业。”
客随主便,朱红伟没找到板凳,干脆蹲在案板边,直接用盆吃。
吃好后团团倒热水,最慢的陈大勇刷锅洗碗。
胃里暖暖的,因为没吃主食,血糖没上去,人不迷糊反而很精神。九点钟,苏笑笑跟往常一样提醒他们时间到了,团团还没开口,杨一名回答:“知道了。”
又过了十多分钟,他们几个才出来。
张怀民很意外,问苏笑笑:“还记得一名第一次来咱家写作业什么样吗?”
“如坐针毡。写半小时跟要他半条命似的。”苏笑笑说完就拿着手电筒出去,团团去堂屋问他爸要不要休息。
张怀民摆摆手表示无需伺候,团团去洗漱。
又过三四天,张怀民可以“长途跋涉”了就乘公交车去学校。到学校门口正好碰到学校职工开车进去,一看他还打着石膏,送他到教学楼外。
八零届就属张怀民年龄大,一开始有个老师看见他就皱眉,年龄这么大,大学毕业就可以转文职。可干文职不可惜了吗。他要上师大或者财经大学,比公安局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