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3
苏言礼起身行大礼,“夫人,予之父母缘薄,多亏范大人与夫人您照顾,这一路才这样顺畅,何来对不住。”
程迎珍也起身站到夫君身边给范夫人行礼,感激这么多年的照顾。
纷繁复杂的官场上,范夫人看着面前的中年妇夫,他们仍如初见时那样的质朴,欣慰的点点头,扶他夫妻二人起身,“那大郎的亲事,你们有什么打算?”
程安之已经二十又一,还没订下亲事,多少有点晚了,让人着急了。
苏言礼微微一笑,“幸好大人把安之放到了翰林院,既然在京中,那就不着急,慢慢踅摸。”
到底是长子之媳,确实要慢慢来,若是找了个没能力或是败家婆娘,那整个苏家就毁了。
“行,那就先不急。”临开之时,范夫人道,“我还会给大郎留意好小娘的,你们要是有合适的也带过来让我长长眼。”
“让夫人费心了。”
苏家人恭敬的把范夫人送到巷子口,直到马车走远,才转身回院子。
眼看大家心事沉重,苏小妹笑道,“急什么,姐夫二十四岁才成婚,我阿兄才二十一岁,早着呢?”
这能一样吗?赵澜晚成婚,但人家十几岁就把婆娘骗到手了,只等小妻子慢慢长大。
苏言礼夫妻:……
八月中旬,苏安之进了翰林,开始了朝点卯晚下值的日子。
没想到进京述职的荀大人居然也留在了京城,进了工部,成了一名从六品主事,成了以前邻居薛大人的下属。
薛大人他们聚餐时大笑道,“与苏家作邻居时,我当时的官职就是从六品主事,荀大人,别看是京官,也是要经常出京办差的。”
“不妨事……不妨事。”
一直让他待在京中,他还感觉闷得慌的呢,经常出去出去,正合荀大人的心意。
只是荀大人有些感慨,“安之啊,我在京中没什么认识的人,以后阿婉、阿策多到你们家玩,别嫌弃啊!”
“荀大人这是说哪里话,我家弟弟妹妹多,欢迎夫人带着阿婉、阿策到我家作客。”
薛大人也道,“也欢迎荀大人多到我家作客。”
“多谢多谢……”上司让去家里作客,荀大人连忙起身敬酒感谢。
苏安之并不知道荀大人能留京,更不知道是赵澜打了招呼,让吏部、礼部齐齐把荀大人留在京中,成了京官。
赵澜跟姓荀的又不认识,为何给他打招呼,当然是苏若锦看上了荀婉,但又不想搪突,便把荀家留在了京城,这样就有机会接触了,就能了解荀小娘子能不能成为她的嫂子。
九月以后,天气一天凉气一天。
荀婉带着弟弟到苏家做过几回客,又被苏夫人带着参加了一些高门大府的赏菊、诗会等,开了眼界。
当然,京城繁华,物价贵,她爹一个小京官俸禄不高,不得不想办法赚钱补贴家用。
可她一个刚来京城的小娘子怎么才能赚到钱呢?
第404章 结亲2
苏小妹年纪不大,却已帮娘亲、阿姐管理家里的铺子,荀婉跟着去了苏家几个铺子,有食肆、杂货铺子,还有棉絮成衣铺子,吃的穿的都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东西。
苏小妹问道,“阿婉姐,你想做什么生意铺子?”
荀婉不好意思的笑笑:“刚才听你说,你家是以朝食摊子起家的,这个本钱不……大……吧?”
苏家朝食摊子在苏小出生之前就有了,小摊子的各种经历,她是没办法感同身受了,点了下头:“我听阿姐说过,那时我们在京中的生活拮据,只能从小摊子做起,一个一个铜板赚起来。”
荀婉心道,我爹现在也是小京官,刚才地方到大京都,若大的汴京城什么都贵,她家生活也日不敷出啊,所以得开源进项,要不然这日子没办法过了。
“那置办小摊子大概要多少钱?”
“阿婉姐,你也要卖朝食?卖什么好吃的?”
荀婉连忙摇头,“我们祖籍南方的,京都人大部分喜欢面食,这个我做不来。”她在厨艺上资质,能管好自家人吃饭,就已民经不错了。
“那阿婉姐想什么小本生意?”
站在热闹的街心,荀婉朝前后左右看了看,除了苏家食肆、杂货铺子外,其它不是大酒楼,就是银楼、当铺、精致糕点铺子,这些都是前期要垫不少钱才能把铺子开起来的。
她不太好意思道,“不知咋的,看到你家的成衣铺子,我突然就想开个鞋铺。”
鞋铺?
苏若锦也没想到荀家小娘子最后想做鞋铺生意。
苏小妹道,“阿婉姐说,别的她也不会,就会纳鞋底做硬底鞋。她说,京城贩夫走卒多,他们这些人废鞋,估计鞋的生意会不错。”
做吃食,可以用自己的手艺置个小摊子,但是鞋……
这个时代做鞋都是手工做的,有软底的闺秀鞋,贩夫走卒们穿的硬底鞋等,甚至在一些庙会赶集里,还有茅草绳鞋卖。
“荀小娘子她……”苏若锦不知道说什么,但是面上还是露出鼓励的微笑,“有想法是好的。”
苏若锦到底看不过去,把荀婉儿约出来,把京城所有的鞋店都逛遍。
店是逛完了,想开鞋铺的小娘子傻眼了,“有……这么多品种的鞋啊!”那她只有千层底啊!
能有这样的感慨,说明没白逛。
小娘子吓得如缩头的小鹌鹑,苏若锦笑了,“去年冬天冷,今年冬天估计也差不多,现在是九月,马上就要进冬,我们可以用棉花做棉鞋、托鞋、靴子。”
经过去年寒冬,今年大胤国许多地方长了棉花,长得多了,除了棉布、棉袄、棉布,还可以做棉鞋啊!
“可我……”只会做千层底啊。
荀婉不好说出来。
苏若锦大笑,“荀家阿妹果然聪明,逛个街就知道自家要做什么生意。”
荀婉被夸的脸羞红,“阿锦姐,莫要取笑我了。”
“怎么会。”苏若锦乐道,“我还得感谢荀小娘子敏锐。”
荀婉连连摆手,被小郡王夫人身份的苏二娘夸聪明,嘴上哪里哪里,嘴角还是忍不住上扬。
荀婉的鞋店还是开起来,荀家刚进京,手头紧,乍然开个铺子,银子肯定不趁手,苏若锦参股,然后帮忙找铺子雇会纳鞋底的普通妇人。
有三泰帮衬,荀家鞋记很快开张了。
第405章 结亲3
因鞋铺的关系,荀家与苏家亲近了很多,荀家姐弟经常到苏家来玩,荀婉儿与苏小妹两人要好的跟姐妹一般,不管是出门巡铺子,还是下馆子,或是逛街,都在一道。
冬至前几天,苏若锦回娘时再次遇到荀婉与苏小妹手拉手做桂花时,看到秀美爽利的小娘子时,忍不住把娘亲程迎珍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