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9


我们略有不同,药效只有用下来才知道。因为国都城病人太多,驱虫药不够用。”

景佑帝沉思片刻:“邵馆长,只要孤能做到的,您尽管提。”

邵院长这时觉得赵鸿还是赵鸿,一样的聪慧又牵挂百姓:“陛下,病从口入,预防的成本最低也最高效,您可以做到,只是需要时间和不断的投入。”

“您说。”

“上医治未病之病,国都城甚至大郸的州府郡县都像方沙城一样有下水管道,百姓养成喝熟水、饭前便后洗衣的良好习惯。”

“这可以大大减少得寄生虫病的概率,但需要坚持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就像大郸正在筹备的治沙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与坚持。”

景佑帝沉默了更长时间,才极为笃定地点头:“孤愿意做这个上医,只是需要时间。”

一旁的妙音和大长公主旁听了全程,两人不由自主地嘴角上扬,太好了。

谁也没想到,景佑帝提出新要求:“邵馆长,孤能不能借用方才的教学,让太医院、国子监的人都看一遍,哦不,看许多遍。”

“孤能否购买飞来医馆的医书,作为国子监或太医院的教材?”

邵院长努力控制住嘴角,医院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教材:“陛下,学医之人最重要的是医心,否则学得医术伤人更容易。”

景佑帝同意:“孤会命令郑院使多方考核挑选合适的人选来学习,邵院长,还有什么话?”

“陛下,良禽择木而栖,越是人才越有选择权,如果行医仍是卑微不入流的行当,除了被严格限制的医学世家,还有谁会愿意学医再行医呢?”

全院医护先是知道了郑院使的坎坷经历,后来在金老的讲解下才知道,大郸各行各业都是世袭制,行医的必须是医学世家不得改行。

也就是说,当医生吃再多苦、受再大委屈、拿微薄的薪资,都没有说不的权利,想改行?重罚!

当然,其他行当也是这样,毫无人性可言,意味着人出生那刻起,就能看到人生的尽头,没有任何变化。

渔夫的孩子只能做渔夫,木匠的孩子一辈子都要做木工,绣工的孩子除了刺绣什么都不能做……没有读书的权利,也不能参加春闱秋闱。

而高门大户的孩子们,不论天资如何都能进入国子监读书,长大成人可以被选入宫中当差,薪资丰厚,按步就班地加官进爵。 w?a?n?g?址?F?a?布?y?e??????ù???è?n?????????5?﹒???????

“等级森严”四个字从没这样具象过。

景佑帝真诚地看向邵院长:“邵馆长,孤会招览天下贤士,不问出身,不论门第,让百姓安居乐业,吃饱穿暖……”

“邵馆长,孤要去大臣,先行告辞。”说完,视频通话结束。

多媒体会议室里静悄悄。

邵院长招呼:“散会。”

大长公主在妙音的搀扶下慢慢走出会议室,走走停停,最后还是走去了邵院长的办公室。

刚坐下的邵院长起身相迎:“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微微欠身行礼,非常有礼貌:“邵馆长,本宫能不能派人到飞来医馆学习稳婆之术?不白学,送米面粮油。”

邵院长听了金老的翻译一怔:“陛下说国子监的学生会学。”

大长公主眉宇间笼罩着极淡的忧愁:“实不相瞒,国子监全院都没有女学生,男子是不会愿意也不能学稳婆之术的。”

单一个“男女大防”就足够了。

“大郸女子生孩子实在太过凶险,”大长公主不由想到了赵鸿的阿娘,“如果不嫌弃,本宫让国都城愿意学稳婆之术的都到飞来医馆,任选。”

邵院长忽然想到一桩事情,大郸医生地位特别低,稳婆是不是更低,认真提问:“大长公主,国都城女子愿意学稳婆?”

金老闲聊时说过,三教九流里,稳婆是下九流。

大长公主立刻明白邵院长的意思:“邵馆长,请您放心,本宫定能找到合适的、学习稳婆的人。”

金老考虑得更多,比如系统任务数量增长很快,是不是也意味着回到现代的时间可能缩短?

也许,不能用在大郢的教学方式和时间来教医学“门外汉”,所以……

邵院长见金老连大长公主都在发呆,提醒:“金老,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金老很喜欢从镜片后面看人:“可以让稳婆到飞来医馆学习,边学边记忆……?”

大长公主退出办公室,兴高采烈地走去医院西门,向守在方沙城的公主府护卫们传令。

妙音在一旁都快看傻了,好久没看到大长公主心情这么好。

……

……

邵院长结束会议以后,回到办公室看到金老只是长叹一声。

金老有些纳闷:“赵鸿关心社稷民生,愿意努力改善百姓生活,有逐渐稳定的政局,你叹什么气?”

邵院长沉默许久,说出了深藏的想法:“大郸也好,大郢也好,现代科技和制药技术差距太大。”

金老怀疑邵院长最近是不是太累了,整个人都处于低气压状态,元气还不如自己这个整天坐轮椅的人:“到底怎么了?”

“一年前我替郑院长做穿越记录整理,那些大郢的慢性病人,飞来医馆给的药再多,总有吃完的一天,之后他们又该怎么办?”

金老先是诧异地看了一眼,之后就明白,邵院长这是被大郸的寄生虫病人数量惊得钻了牛角尖。

邵院长继续嘀咕:“所以,我们来了和不来,拼命救治病人和放任不管,又有什么差别?”

寄生虫病治疗时间长、容易反复感染、愈后还不太好,别说飞来医馆像以前那样穿越一年,就算是五年十年,都不见得能改善多少。

金老用衣袖抹了一下电动轮椅的扶手:“邵院长,就算在现代,也有许多慢性病人,明知生病不吃药也不控制饮食,不定期复查,还不听负责任医生的话。”

“对我这种本来就不抱什么希望的病人,现代的仁心仁术意味着求生时的希望,医学一直都是因为病人希望疾病痊愈而提升的。”

“至于那些对自己的健康冷漠无视的人,不论在哪个地域或时空,医术的先进还是落后都与他无关。”

“当时郑院长说,哪怕能救一个病人,或者让那些生病的人知道病因、该如何与疾病相处……就是穿越治病救人或者说是医学的意义。”

为什么总要找出个高大上的意义?

邵院长怔住不少时间,忽然笑了:“也是,想那么多干什么?”

偏偏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响,来电显示保安队老李,接通后就听到他粗旷的大嗓门:“邵院长,监控里看到有人在追病人,我们拦还是不拦?”

“什么意思?国都城有人阻止病人到飞来医馆看病?”

“不是,”老李提高嗓门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