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0
生硬的,没有人在意自己的舞姿,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独有的乐趣。
小满的眼睛睁得溜圆,嘴巴也张圆,跟陈载说:“爸爸,你看妈妈跳得很好看。”
陈载点头:“挺好。”
舒苑的舞步像星星之火,让整个会议室的气氛更加热烈,也让陈载内心的温度升高。
他感觉到了人群的轻松快乐,终于了解到他们在舞会上能获得什么。
舒苑说就跳给他一个人看!
没有舞伴,她跳不了交谊舞,只能去跳迪斯科。
不管怎么样,他还是能从舒苑身上感受到鲜活生动的生命力,松弛的生活态度,舒苑总能让他心情愉快。
他也不能总紧绷着,应该学会放松。
其实人生有很多乐趣,想到这儿,忽然觉得全身轻松。
两个人的视线在空中碰撞,像是电光火石遇到待融化的冰块。
舒苑跑过来,把满脸笑容的小崽子提溜过去,让他在自己身边跟着跳,小满本来有点难为情,可是大家都在跳,他也要跳,小胳膊小腿比划得像模像样。
看着小豆丁比划手脚,陈载的嘴角扬起,他有时候觉得小满长大会像自己一样无趣,可现在看来儿子的适应能力比他强得多。
回家路上,小满意犹未尽地说:“妈妈,今天开了眼界,我愿意跟你一起玩好玩儿的。”
他觉得很有趣,现在小脸还是红扑扑的。
这是一个能带得动的小孩,舒苑笑着说:“以后有好玩的,妈妈就带上你。”
小满也要拉上陈载,说:“爸爸也一起吧。”
舒苑手拉着陈载的衣摆,问:“以后陈医生还来吗,能加入跳舞队伍嘛。”
陈载回答:“我不跳,但我可以看你跳。”
舒苑的期待值特别低,说:“你爸能去看,不觉得拘束就行。”
回到家,小满先睡,陈载洗漱回来,去卧室跟舒苑致谢:“谢谢你。”
听着他一本正经的语气,舒苑笑道:“就口头感谢吗?”
边说边伸出细白的手指指着自己的脸颊。
陈载瞥了眼她白皙的脸,垂下眼帘,他懂,她是想让他亲她的脸颊。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ì????ū?????n???????????????????m?则?为?山?寨?佔?点
眼看她又不正经,陈载又提起舞伴,淡声开口:“跟我说说你的舞伴。”
语气平淡,很好地掩饰自己的想法,但在舒苑面前,就是欲盖弥彰。
舒苑看向他那俊美的黝黑的眼眸,用一本正经的语气说:“你提他干嘛,就一个男的。”
一个男的!
什么样的男的?
是她的同事,长得很俊吧,长得不俊舒苑不喜欢,有文化,很有趣?
可舒苑跑到床上去看书,不再理他。
——
舒苑逐渐熟悉了出版社的工作流程,书籍的出版要三审三校,但她不知道手里的专业书籍要不要就内容跟作者进行沟通,她观察别的编辑的工作,好像没有一定之归。
这本书名字叫新闻学词典,是本新闻知识工具书,如果能顺利出版,在以词典命名的书里面,算是最早的。
作者谢敬是路城大学的新闻学副教授,四十多岁,也是下放人员,去年才平反,书是在下放的时候写的,想要出书就得去市委宣传部审批,一直没批下来,等平反后才能出版,又被出版社耽搁到现在。
谢敬很主动,没等着舒苑上门拜访,自己先跑过来,得知书稿到了新人手里,本来还有点失望,尤其是听到舒苑说:“谢教授,我在路大读夜大,本来有您的课,不过我没怎么去上过课,也没听过您的课,本来应该在课堂上见过,但现在我们还是第一次见面。”
谢敬顿时觉得不太靠谱,问道:“这本书能出吧。”
舒苑保证:“我跟您共同的目标就是要把书尽快出版,我目前手上就这一本书,能不尽快出嘛。在印刷环节要花不少时间,咱们首先要尽快定稿,对书的结构跟内容,我有点想法。”
谢敬耐着性子:“你说。”
“您看我写的一些词条。”舒苑推过去一页纸。
谢敬大事不妙的感觉更甚,不过,看完舒苑写的几十个词条标题,非常震惊,这个考上夜大但不去读的女编辑还真的有见解,明显仔细读过他的书稿,写的词条都是对他的两百多个词条的补充。
舒苑又递过来几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说:“这是我对一些词条内容的想法,谢教授您看看。我只是说我的想法,您就随便看看就行。” W?a?n?g?址?f?a?布?页???f???????n?????????5?????o??
她提建议,对方采不采纳她无所谓。
谢敬本来不希望编辑干涉专业内容,但读了那些文字,对舒苑刮目相看,对方并不是随意指手画脚,而是提了建设性的意见,可以判断出,这个考上夜大但不读的人有深厚的新闻学功底,思维很活跃,有见识有见解。
“你的建议很好,我应该谢谢你,这些我能拿回去看吗?”谢敬捏着手里的几张纸问,短短时间,他获得了思路,他想他需要完善书稿。
从出版社出来,谢敬本来觉得书稿交到新人手里,出版又没啥希望,可现在信心百倍,这本书一定可以顺利出版。
谢敬没直接回办公室,而是拿着书稿去找自己的老师陆公斋,陆公斋看过他的书稿,对他大力支持,认为词典性质的工具书能大大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水平。
陆公斋其人,新闻学界泰斗级的人物,宣传思想阵线的杰出领导人。
“还不给出吗?”陆公斋问。
谢敬很振奋:“应该算是有点眉目,我本来以为书稿到了一个不懂出版又不懂新闻的新人手里,可是她给了我建议,我现在有了些思路,要尽快完善书稿,这个新人编辑很年轻,但她提的建议很专业。”
陆公斋难得感兴趣,说:“你对这个编辑的评价很高。”
谢敬把舒苑写的几页纸递过去说:“她认真看过我的书稿,并且掌握的新闻专业知识扎实,您看看,这些就是她写的建议。”
陆公斋看了之后频频点头:“看来这个编辑确实有点想法,跟她好好打交道。”
不只是有想法,还有点水平。
谢敬说:“她说一定会给出版,我看她并没有敷衍,我要尽快完善书稿,尽快定稿,省得又出岔子。”
——
舒苑在杂志社的四个小伙伴终于被安排了工作,很快就会到出版社报道,而舒苑手里又有了一本社科译著,尼采的偶像的黄昏,请路大教哲学的老师翻译,校译完就能出版。
按一年出四本书算,舒苑现在手里有两本书稿,工作正常推进,她也安心不少。
而手头谢敬副教授的这本,核对资料、理顺逻辑、修改文字都不需要她来做,算是很省力。
严寒柏又牵头请大家聚会,他很会玩儿,说要请大家去看话剧。
一直待业不可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