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6
义弄来一个袁州书院的名额,从此兄弟间拉出了差距来,这个他没什么好埋怨的。
尤其是因为陆承骁结识了王家儿子,给家里在县城赁到这个铺子,又通过李存义牵线,给他们陆丰寻到了一起合伙进货的布商,陆家才算是真正的发迹起来。
他甚至是感念这个三弟的好的,毕竟他享受了陆承骁给这个家带来的好处。
直到陆承骁回到安宜县,回到长丰镇,并不同他和大哥一样每天都老老实实在铺子里忙,而是与县里的富家公子哥无异,来不来铺子随心,有别的事就可以去忙别的事,从前相隔两地不能清楚觉察到的区别就清晰的摆到了他眼前。
而后是柳家拿布,再是昨晚提出行商,四百两,他爹是眼也没眨就许了出来,更要带上柳家人。
这本就只有一层脆弱表层的平衡就被一击破碎了。
他不服气,在他看来陆洵也偏心太过。
陆承璋一笑,道:“三弟到底还少了历练,这才从书院回来就要做这么大的,我在铺子里干了这么些年,也不敢说第一步就迈得那么大,我觉得三弟还是激进了些。”
和他与大哥一样,在铺子里先做几年伙计才是正经。
自然,这话陆承璋没有说出来,端了旁边几案上自己那盏茶,作势喝茶掩藏眼里的情绪。
陆洵点头,不紧不慢拨了拨茶盏,这才道:“你说得也有道理,只是每个人有自己的所长,我本想着你大哥性子忠厚老实,是个守成的料子,你还算精干,给承骁四百两去行商,想着你若有想法的话,也给你四百两去历练历练。”
陆承璋瞳孔骤然一缩,陡然抬眼看向陆洵。
陆洵却是一笑,把拨弄茶盖的动作顿了顿,才道:“不过你既这么说,也是对的,咱们家业不大,经得起一回风险,经不起两回,承骁既然走了探索那条险路,你也偏爱走稳妥路线,那就这样,我还是给你四百两,你自己看看,到周边哪个镇去再开一家陆丰分号。”
陆承璋手一软,拿在手里装样的茶盏没端稳,啪一下就砸落下去,跌到他膝上,泼了自己一身的茶水,而后滚到了青石地板上,裂了。
茶泡了有一会儿了,茶水温热,并不烫人,所以陆承璋也不觉痛。
他只是满脸愕然,望着陆洵不敢置信地问:“爹,您说什么?”
作者有话说:
第一章 ,四千五百字,争取再搞一章出来。
感谢在2022-04-29 22:33:17~2022-04-30 17:58: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满月i 50瓶;hindhedeaae 12瓶;噜啦啦噜嘞嘞、采洲 10瓶;明月逐人归 9瓶;古言、yu 5瓶;小曼、听说我追的文都能日万、居礼儿 2瓶;鱼鱼爱吃鱼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7章
陆洵看了眼二儿子洇了茶水的衣摆和脚边碎裂的瓷片, 再看他惊愕的脸,脸上还是无甚波澜,倒是颇为平静的与陆承璋道:“咱们家从洪都府进货不是没有压力的, 多一家铺子分担就少一层压力。”
开分店是如此,柳渔从家里拿货也是如此,只是不知他能不能听得进耳了。
陆承璋没能听进去,他耳边嗡嗡的。
陆家两家布铺,为什么陆家父子三人全来了县里,而镇上那家则提了铺里的老人严掌柜统领,陆承璋很清楚。
前年县里这家铺子开起来, 先时是需要人手,父子三人齐上阵,又招聘了伙计学徒带着, 后来,却是因为他不愿意回镇里。
他不愿回,大哥陆承宗就提出由他回去,说是家在镇里, 娘、媳妇、孩子也在镇里,就由他去管镇里那家铺子。
陆承璋想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当时大侄子昱哥儿刚出生不久,他就是料定了只要他表现出不愿意, 大哥就会主动要求回镇里。
陆承璋很了解陆承宗, 他一点儿都没料错,陆承宗果然提出了由他回镇里。
可陆承璋料准了自己大哥, 却没料到不管是他爹还是他娘都没应下这事, 最后提了镇上那家布铺刚开时就进了布铺的严伯当了镇上铺子的掌柜, 而他们父子三人全留在了县里这家铺子。
这么着也没错, 县里这家铺子大,三开间,父子三人一人顾着一间,陆承璋一直以来都是这样说服自己的。
可他自己也知道当时自己存了私心,就是想留在县里,心里不是不发虚的,因此,第二年就替自己铺了另一条路,娶了家里开粮店的周琼英。
周家铺子与自家铺子不过一街之隔,一样是做生意的人家,有个得力的岳家总是有好处的,这是陆承璋的盘算。
可他没想到,他千算万算,会在今天这样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被他爹打发到另一个镇去。
只要在安宜县,随意哪个镇,让他自己从无到有去新开一家布铺。
陆承璋被这话给砸懵了,砸得耳朵嗡嗡的轰响。
为什么,因为他给老三上眼药吗?
不,他自认他话说得隐秘,他只是拿自己举例。
可他为什么要拿自己举例,为什么说如果是他,他会去开一家铺子。
陆承璋此时真想给一盏茶前的自己一耳光。
陆洵看着面色变幻不停的二儿子,心下叹气。
太精明能算了,可这精明能算如果不用到正处,那就不是好事。
两年前陆承璋不肯回镇里,陆洵只当是少年郎被县里的繁华迷了眼,谁还没有少年时啊,他理解。
可后来陆承宗提出回去管镇里的铺子,陆承璋眼里是未及隐藏的雀跃,陆洵就觉出了不妥,与陈氏一商量,果然,陈氏也不肯。
宗族社会,从来都是重嫡论长,世家大族怕几次分家后导致产业散落、家道败落,一贯执行的是长子继承制,民间也就这般仿效,便是分家,都是长子占七成家业。
哪有次子管着县里的大铺子,把长子扔回镇里管小铺子的道理,陈氏一口就否了这话。
陆洵心宽,那时的陆承璋也还不大,他做下决定让兄弟俩都跟在他身边做事后就没太再放在心上了。
可端午回长丰镇过节那回,陆洵却看出了问题,那时只觉得是周氏的问题,与陈氏商量的是再过一两个月让周氏回镇里住去。直到柳渔来拿布,再到昨晚承骁说起要行商,加上今日柳晏平到访和方才他的试探。
陆洵终于清楚意识到,与二儿媳恐怕没什么大关系,真正歪的是他儿子。
陆承璋缓了好一会儿,终于回了魂,“爹,咱家已经有两家铺子了,镇上铺子卖一两匹,县里铺子三四匹,这两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