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5
,压根平不下来。
~
九月二十八,天蒙蒙亮柳渔就被卫氏叫了起来,沐浴更衣,等到沐浴更衣毕,全福人也到了。
绞面上妆,柳渔看着镜子里自己的妆容,这怕不得能洗浑一盆水。
接下来的流程,柳渔是一脑门糊涂,不过什么也不需要她操心,只需要听话照做就好。
“一梳梳到尾,夫妻恩爱共齐眉,二梳梳到尾,姑嫂公婆齐相迎,三梳梳到尾,此生荣华共富贵……” ③
十梳祝辞,一梳一唱颂,句句都是美好的祝福。
梳妆完毕,卫氏才给柳渔送了两块点心进来,让她吃了垫一垫,又拿干净的荷包装了两块由她随身带着,路上若是饿了垫一垫,除此之外,这一天到拜堂前就不能再吃东西了。
辰正开始,族里村里来了不少妇人,都是来送祝福说些吉祥话的,柳渔有的认识,有的其实并不认识,不过这时候也无须她说什么,只点头道谢就是。
也不知过了多久,隐隐听到远处传来爆竹锣鼓声,柳渔意识到是陆承骁来接亲了。
原本围在西厢、堂屋和院子里的女人们一下子激动了起来,“接亲的来了,快,放爆竹迎轿,记得拦轿门。”
人群一下子喧腾了起来,门外柳晏清几人爆竹早已备好,远远的一听到迎亲队的爆竹响起,就放爆竹,而西厢里几个陪着柳渔的族人把房门一关。
柳渔放在膝上的手指微蜷,目光不觉就落到了房门上。
爆竹鼓乐和人群的喧闹声越发响了,听着,接亲的队伍已到柳家院门外了。
柳家门外,今日陆家的迎亲引了许多人围观,甚至有从县里一路跟到仰山村来的,无他,概因今日新郎和伴郎的风姿实在太好。
三匹高头大马,正中的新郎英俊到姑娘家瞧一眼能脸红,而左右陪着迎亲的两位,一位据说是袁州城的衙内,一位是新晋举人,这场面怎么不壮观。
花轿临门,照例是要为难一下新郎的。
这活儿柳晏清和柳晏平还做得来,奈何陆承骁那边三个都是袁州书院出来的,作诗对对哪里难得了他们,再有媒婆手上红包开路,院门很快就开了。
陆承骁领着迎亲队伍,呼啦啦进了柳家院里。
作者有话说:
更新来啦~查婚礼太难了,实在不懂这个,麻爪。①②③是网上查的资料。感谢在2022-06-05 22:21:52~2022-06-06 23:17: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歪歪楼、hindhedeaae、42599410 10瓶;喜欢小哲的木木 9瓶;山色江声相与清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5章
富贵牡丹喜轿进院, 轿门朝外停好,田氏当即一手持燃着的红烛,一手持着铜镜往轿内照了一圈, 是为搜轿。
陆承骁心思却已经到了二进院,视线不由自主就落到了进内院的长廊,只等搜轿一过,与柳晏清一礼,大步就往内院行去。
杨存煦和王明允还是头一回看他这样,两人都觉好笑,紧跟着就追了上去。
西厢房门紧闭, 陆承骁站在门外敲了敲门,叩门三声,里边族里的姑娘笑问:“来者是谁?”
一阵喧闹笑声后, 是陆承骁含笑的声音:“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①
卢储的一首催妆诗。
门里的姑娘愣了愣,仰山村这边的催妆常是屋里问来者是谁, 对方报上名姓,复问所来何事, 答迎娶妻子,三问会待她好吗?这样的套路。
外头猛不丁来一首催妆诗, 族里一群瞧热闹的妇人小姑娘倒是愣住了, 有那伶俐的也不管听不听得懂,直接问了第二个问题, 所来何事?
外边又是一首催妆诗。
卫氏看了看柳渔, 又替侄女高兴, 又是不舍, 取了眉黛替她添了两笔,补上口脂,算是应过催妆的景,拿了盖头要替柳渔盖上。
出嫁这一日,所有应该是母亲做的事都是卫氏这个大伯娘做的,安宜县一带没有哭嫁的风俗,柳渔还是热了眼眶。
“大伯娘。”
盖头遮了一半,柳渔唤了一声。
卫氏看她,柳渔笑笑,什么也没有说。
卫氏莫名就懂了,笑笑替她把盖头盖好。
三首催妆诗毕,西厢的门才开了一条细缝,陆承骁从那道只巴掌宽的门缝里往里看,被众人好一番打趣,八宝给厢房里拦门的人手一个红封,西厢的门才终于大开。
陆承骁急走两步到了柳渔身前。
“渔儿。”
满眼只有柳渔了。
田氏笑道:“该抱新娘上轿了。”
陆承骁忙过去,却和同样走了过去的柳晏清撞到了一处,房里所有人几乎同时,哄堂大笑起来。
柳渔在红盖头下,视线只能看到自己脚边那方寸,两角衣袍,一红一绿,同时近了过来。
卫氏也笑得不成,道:“承骁,这会儿抱渔儿上轿的是晏清。”
陆承骁赧然退开一步,给柳晏清让出了位置,众人又是一阵的哄笑。
杨存煦哪想到能看到陆承骁这样子啊,笑得直打跌,王明允素来要稳重些,想笑还要忍住,不忍还好,这一忍忍得腮帮子酸痛难忍,拿手直揉。
~
花轿过安宜县,到长丰镇,已近酉时。
整个长丰镇都沸腾了,陆家一进镇沿路发喜钱不说,嫁妆也太壮观,最打眼的是陪嫁里的一家铺子,就只这一抬,就惊了长丰镇里不知多少人的眼。
“红纸包瓦片,再加块算盘,那是陪嫁铺子的意思吧?”
这在长丰镇真不常见,不是人人都懂,与旁边的人确定。
“对,没加算盘是宅子,加了算盘的就是铺子。”
沿街两边站满了看热闹的、数嫁妆的,集贤斋里,刘氏和陈升母子恰好都在自家书斋,听到动静走出铺子去看。
“这嫁妆,多少年都没见过这样厚嫁了!”
“是啊,前面还有铺子,你看到了没?陆三郎娶的是县里的姑娘吧,难道新娘子那边陪嫁的还是县里的铺子?”
围观之人议论纷纷,言语中都是欣羡。
刘氏看着一抬抬嫁妆往门前过,听着旁边众人的议论,心里又是羡慕又是嫉妒,陆家三个儿子怎么一个比一个娶得还好呢?
想到儿子对婚事一直不肯上心也不愿配合,刘氏心里不免就有些恼,看了旁边的陈升一眼,“升儿,看清楚了没,这才是现实。”
这话是用来教儿子,言语间对陆承骁的讽意却又压不住的溢了出来。
人就是这么奇特,一面教导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