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


这样抓重点和叙事表达的能力至今为止还没被开除合理吗?

什么?

这职业是带编铁饭碗啊!

那没事了。

第50章 喜大普奔

现在正是午休时间, 公社领导和干事们有的在办公室休息,有的回家但也只是在附近镇上,还有的端着饭盒正在吃饭。

一听见出了大事, 有打盹的从椅子上摔了下去, 有吃饭的把饭盒一扔往外跑, 还有在家里听到从家里冲出来。

那位“呐喊”的干事实在是中气十足,那声音大的, 不说公社, 连公社的左邻右舍都听得清清楚楚。

而围观热闹大概是烨国人的天性,这不, 有好几人伸出头来, 往公社里面瞧,一瞅见知青,他们反射性想的是这些知青是不是又搞出什么幺蛾子了?

不知不觉中,公社围了一堆人。

徐飞不知道后世有个词可以形容他现在的情况——社死。

好想找个地缝钻下去啊啊啊!

但不能。

刚下乡的时候是副社长接待的知青,他记性不错,一眼认出叶榆几个来自王家沟, 也就是他们准备对外宣传的模范知青, 莫不是这些模范知青犯下什么大错?

副社长忙问。

“错?谁犯错了?”嗓门大的干事反而一脸茫然,他反应了好一会儿才解释, “不是错,是天大的好事。”

好事?

是好事你怎么嚎成那个鬼样子?他还以为有知青杀人放火了呢!

副社长一看是干事小贺,立马明白怎么回事,这小贺干事热情也很仔细,但就是长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奇葩脑子,时常闹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来。

想必现在也如此。

他把目光看向另一位干事,另一位干事尴尬笑了笑, 她这不因太过震惊,忘记小贺一激动就容易出漏子的事吗?

“小贺说的没错,的确是件大事,”一口气不断地继续又补充,“今年下到咱们公社来的两位知青徐飞同志和花菲菲同志,他们写的文章上报了,社长,副社长,你们看这燕京报和人民报,这里和这里,都写着投稿人来自平泉公社王家沟生产队知青徐飞。”

“真的?咱公社上报了?”

“喜事啊!”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公社长、副社长、公社主任个个喜笑颜开,心情一下子顺畅起来,也不再计较小贺词不达意的事儿了。

而围观的吃瓜群众也很吃惊,上报纸?全国多少公社啊,平泉公社竟然能上报纸?还有那王家沟,一直可是他们公社不咋样甚至排末端的生产队,完全比不上头几名的模范生产队,竟然也上了报纸?

这都和知青有关。

看来知青并不是有人嘴碎人口中说的一无是处,人家下地干活不行,但可以拿笔杆子写文章啊,人家可以把平泉社王家沟的生活情况写给大领导看,给全国人民看。

更重要的是听说这文被登报非但不需要花钱,还能挣钱。

围观的一位大婶家有亲戚在邮局,消息最灵通,她亲戚说亲自看见带眼镜那个知青从信封里取出钱,听说好几十(?)呢,快抵得上他们一年收入。

也不知道其他队里的知青行不行,有人娘家也在乡下,也来了三、四个手不能提、脚走不动路的知青。

这是根本没用对地啊!这王家沟的知青咋这么厉害呢!

赵社长把报纸上的内容又大声朗读一遍。

? 如?您?访?问?的?网?址?发?布?y?e?不?是?ǐ??????w?e?n????0?2??????????m?则?为?屾?寨?站?点

徐飞写的本来就激情昂扬,尤其是把当时韩景和花菲菲的“演讲”场景完全还原出来,末尾还有升华主题。

当时,王家沟的人能听得热血沸腾,为知青们拍红了双手。

如今也能。

到后面,赵社长每念一段,都有人啪啪啪热烈鼓掌,吸引过来的吃瓜群众越来越多,掌声越来越响。

甚至有人也开始偷偷上前两步,询问看上去最好说话的花菲菲和韩景,这标题里出现的“红梅赞歌”怎么唱,他俩也顺利把这首歌安利给了整个平泉公社。

也因为这报纸上的内容,徐飞终于能平复心情,坦然接受自己的优秀。

此外,虽然邮局没有知青报,但平泉公社社长那里有订购。

花菲菲终于也亲眼目睹自己的文章,在报纸的正中下方,也算是黄金板块,还有以前她只听说过的名人写文夸奖他们王家沟的知青。

她非常自豪,接过报纸,自个儿声行并茂地朗读。

徐飞的文章可能还有围观群众听不太懂的地方,花菲菲写的他们都能听懂,下地喂猪,可不就是他们经历过得事儿吗?自然也更让人共情。

情绪值低点的直接抹眼泪珠子,言:“知青都是些十几岁的小年轻,背景离乡那么远,我想起我远嫁县里的闺女,一年才能走一回亲戚,有啥苦都只能自己憋。”

“县里距离咱公社可比知青家距离公社近多了,县里的生活可比乡下好多了,你闺女是去享福的,知青们是下乡受苦的。”

“都是好孩子啊,哪怕再吃苦受累,还笑得那么灿烂,笑起来怪好看的。”

“都是单纯的年轻人,刚来镇上,有两个知青给我家二娃吃糖呢!”

“我家闺女也有……”

更多本地人开始学着站在知青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当他们心理不再那么排斥的时候,自然也能看见知青的不少优点,比如年轻、有活力、善良、热心等等。

公社社长也对徐飞和花菲菲大加赞扬,称他们为知青榜样,也不用等年会,当下发了一个带有五角星的搪瓷杯和一支钢笔分别给二人作为奖励,让他们再接再厉。

对于韩景投稿失败和叶榆并未投稿也没失望,因为徐飞和花菲菲的文章中,二人出现次数都不少,而且都有不同的能耐,前者阳光积极,后者干活一把手。

公社社长对于他俩也相当鼓励,一人给了一本有五角红星的笔记本。

叶榆没想到自己也能得到蹭到好处,接过道谢,虽然不是吃的有点遗憾,这一本笔记本至少能写好多封信。

花菲菲竟也能和王来娣一样,一眼看出叶榆心中所想。

当然了,得到的好处肯定不止这些。

例如,本来还在犹豫是否通过王家沟明年养猪指标的公社社长他们一商量,让韩景几个通知他们大队长来镇上填一下表格,这几乎就是通过的意思。

王家沟一跃成为平泉大队最有名气的大队,肯定还会有许多隐形福利,其他不说,王家沟的人走出来都会让其他人羡慕。

也因此,几乎每个与乡下知青沾点边儿的人都在想着要不要咨询一下,他们认识或者他们认识的人认识的知青能不能也写稿,把他们大队登记上。

若能像花知青一样把什么某某婶提一嘴,那更好啦,报纸都能传宗接代的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