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2


呢。

钱一到手,他交了家用,立马跑翡翠店买了几块昂贵的祖母绿。

这天晚上,姜辛夷正在辅导绵绵练大字,不辅导不行,这小姑娘的字,练了许久一点长进都没有,徐鹿鸣和姜辛夷都怕她以后当个半文盲。

趁着他们父女不注意的时候,徐鹿鸣撩开姜辛夷的长发,把东西给他戴在脖子上。

“什么东西?”

姜辛夷心神都在绵绵练字的纸上,脖颈上一沉,他立马低头去看。

一个用翡翠打造的怀表映入眼帘。

姜辛夷挑眉:“怎么想起来做这个了?”

徐鹿鸣看着姜辛夷一袭青色的长袍上点缀着一个墨色的怀表很是亮眼,满意地扬起笑脸:“我钟都做了,给我老婆做个怀表怎么了。”

姜辛夷松开绵绵的手,拾起身前的怀表,里外打量了一遍。

徐鹿鸣做得很精细,深绿色的祖母绿表壳上镶了一圈金边,金边的上面还嵌了一圈很小的珍珠。使得怀表没有绿得那么扎眼。

打开怀表,珐琅做的表盘上,徐鹿鸣拿了淡紫色的宝石拼凑了一朵木兰花,压在银色的指针下,看上去奢华又雅致。

他道:“这也太奢侈了。”

姜辛夷前世也算是见多识广,也没见过徐鹿鸣这般败家的,用一堆昂贵的东西就为做一个怀表。

徐鹿鸣却不这么觉得:“不奢侈,我老婆要用就要用最好的。”

说完,他又把一个比姜辛夷这个小一点的怀表戴徐鸿雁的脖子上,问她:“绵绵喜欢吗?”

小姑娘学认字,还没学到子丑寅卯辰来,她压根就不知晓怀表是拿来做什么的,拾起整体绿色的表壳,看见上头精致的做工,以为是新首饰,小脸笑得别提有多灿烂了:“喜欢!”

姜辛夷看看自己的怀表又看看徐鸿雁的,笑话徐鹿鸣还做了个父女款。

徐鹿鸣笑道:“父女款多好,旁人一看就知是一家的。”

姜辛夷问徐鹿鸣:“那你怎么不给自己做一个?凑个一家三口。”

徐鹿鸣神色不变:“我天天在外面跑,很容易磕坏,用不了这么精致的。”

这是实话,徐鹿鸣办事不喜欢拖泥带水,有什么事,必须立马去实施,经常需要跑着、骑马前去,带着怀表不方便不说,而且他也不喜欢这些累赘的东西。

当然,手上的钱不够再做一个,那就是另外一个原因了。

姜辛夷没再说什么,继续低头辅导绵绵练字,这小姑娘有人带着字就写得好一点,没人带着,不是握不来笔,就是乱写一通。

徐鹿鸣看了一会儿就没管了,毕竟他经常给姜辛夷他们送东西,父女俩都习惯了。

但过了几天,他再回家,徐鸿雁突然在他耳边神神秘秘地说:“爹爹,我有个东西要送给你。”

徐鹿鸣好奇:“什么东西?”

小姑娘把他拉到房里,从一个匣子里,拿出一串米白色的菩提子戴他手上,小嘴叭叭个不停:“这是我和阿爹亲自磨的,还请大师开过光,一定可以保佑爹爹平安富贵!”

徐鹿鸣吃惊地向姜辛夷看过去。

姜辛夷不像他有空间这个作弊神器,做什么都方便,这个时代又没有好的打磨工具,他带着绵绵做一串这样的手串,不知道要费多少功夫。

姜辛夷什么都没说,突然走过来,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我老公就是最好的。”

徐鹿鸣原本还在愣神的眼睛一下亮了好几个度,对着姜辛夷和女儿笑弯了眉。

幸福好像在一刻具象化了。

作者有话要说:

好了,来了来了。

吃药找不到吸管了,我直接把药瓶上的软塞咬了喝,希望明天能够好一点。[爆哭]

第107章

四月,春闱开始。

整个京都的学子都从客栈、驿站,以及借宿的百姓家涌了出来,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穿着学子袍在高谈阔论的人。

自上了京,一直无所事事的徐家人也跟着忙碌起来,今儿跑这家店买支笔,明儿去哪家店买条墨,明明已经准备得很齐全了,但还是免不了要担心。

一会儿:“要不再把笔拿出来看看,万一不好使在考场里写不出字来,那不要命了嘛。”

一会儿:“要不还是别试了,店家都说这笔好使着呢,万一试坏了,更耽误事。”

诸如此类的事,多不甚数,但徐家没有一个人嫌烦,就连徐鹿鸣和姜辛夷闻言,都要主动帮大哥检查考篮,看看有没有缺失的。

他俩都不是正儿八经科举出身,对这科举这种古代版高考,别提有多好奇了。

倒是自成亲后一直在房间里埋头苦读的徐善学见家里这般忙碌来忙碌去的,哭笑不得:“你们有事都忙你们自个的去,这些事儿我自个会理着做的。”

这倒也是。

论起家里谁对春闱这事儿最上心,旁人再如何担心,也比不过徐善学自己。这可是他一直以来的理想,他坑谁也不会坑自个的。

徐鹿鸣放下为徐善学筹备物什的事儿,关心地问:“大哥,你对这次会试有信心吗?”

过了会试,进入殿试,这科举一道才算是真正尘埃落定,若是会试不中,还得再等三年。

当然举人身份也能去谋官,只是这谋出来的官到底比不过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且五六品官就走到头了,再想往上走难如登天。

有进士这层身份则不同,不说升迁容易,且同榜皆是人脉,以后若是遇到个什么机会,人家看在同榜的份上,多少都会提携一二。

故,大部分的读书人还是期待自己能够走正儿八经的进士之路。

在这之前,徐善学还是有点紧张的,他上京城来,也有结交到一两个举子朋友,听他们的谈吐学识,一点也不比自己差。

且人家也是当地秋闱的前几名,考了一两次会试都没有中,徐善学在西北的优势全无,就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紧迫感。

过了年之后,一直在闭门读书。

网?址?f?a?b?u?y?e?ī?f?ù???e?n?2?0?Ⅱ?5???????м

这会儿马上就要去春闱了,准备了如此久,成败在此一举,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反而不紧张了。

他轻松笑道:“信心肯定是没有的,但我觉得进完考场,我能把题全部做完就不错了。”

京都这么多学子都屡试不中,徐善学没有那么好高骛远一次就中,好在家中现在不愁生计,这次不中,三年后再试也行。

他一个西北乡下读书汉,能够今天这城里,他很满足了。

他打算好了,三年后不中,他就谋官去,至高能当个五六品官儿也不错了。

好歹替家里人改了一辈子土里刨食的命运。

徐鹿鸣见大哥这般轻松随意,比街面上那些面色难看,一副大难临头模样的学子不知好上多少倍,也跟着笑道:“大哥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