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6


广为流传着南海神奇岛的传说, 据说那里是大唐设立的自由港,有好多新鲜东西在售卖,既便宜又方便。

于是有越来越多的商船开始在湾州港停靠, 争抢棕榈油、椰子油、蜡烛、糖砖、廉价的棕榈纸、甘蔗纸等湾州“南洋特产”。

说来也是奇怪,别的地方也不乏甘蔗林、棕榈林, 但都没有湾州出产的品质高。就拿糖砖来说吧,不是没有精明的商人开始收购甘蔗自行熬糖, 但做出来的糖不但成不了糖砖, 卖相还都是难看的灰褐色,让人一看就失了胃口。

于是有人偷偷挂出悬赏, 寻湾州糖厂制糖的秘方,赏金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000贯。

结果还没等到卖家,湾州火柴便横空出世, 一经推出就引爆整个海贸市场。火柴这东西轻巧方便,单价不高但贩运去海外能赚的暴利,这不比糖砖要好赚多了!?

于是大食商队闻风而至, 成箱批量抢购火柴,场面一度濒临失控。

大壮也没想到这火柴的销售会这么火爆。他虽然知道火柴对于生活的便利性, 但哪有人随时随地都要点把火的,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盒火柴能用很久,根本不至于成船囤积。

这得用到什么时候去!?

“大人您有所不知,我们罗马帝国的贵族都喜欢这个一划就着的东西。”

前来湾州的海商马鲁斯操着流利的希腊语对大壮说道。

这小子算是大壮的老相识了,当初还在马扎不坦城的时候,正值壮年的马鲁斯还光顾过的大壮的修蹄小店,虽然那时候他还只是个跟着商队谋生的小伙计。

一晃十年过去,小伙计秃了,但家底跟他腰围一样日渐丰厚。升级成为“老爷”的马鲁斯,现在拥有一只庞大的西域商队,在东西商路间纵横捭阖,疯狂揽金。

“不是,”大壮看着找上门的老熟人一脸纳闷。

“你不是走陆地商道的吗?怎么找来海上了?”

“嘿嘿。”

马鲁斯一脸讪笑。

“陆地商道现在不好走了,大唐和南诏三方在吵架。”

“再说现在安西都护府收的税银太多,比您在的时候多了三成,算上我这一路上的损耗,我走陆路不划算啊!”

哦对,大唐的西南出事儿了。

大壮忽然想起前阵子的“世界新闻播报”,好像的确提到吐蕃与大唐安南都护府的某军将勾结,偷偷抓捕边民和南诏人送去山麓以南种棉花,被南诏抓住了把柄,借此发难。

南诏长久以来便怀有占领安南的意图,若此战成功,南诏将因此获得一个通向海洋的出口,并有机会像吐蕃一样涉足海上贸易。

海上贸易的利润真是太诱人了,一支船队足以让一个家族富的流油,权力颠覆也不足为奇,这一点那位嫁去吐蕃的大唐公主就是最好的例证。

于是在得知大唐边军与吐蕃人勾结,绑了一个南诏村寨去山南种棉花的时候,南诏国主毫不迟疑地发难了。

他最开始想的十分简单,毕竟大唐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长安,交州偏远多虫瘴,从来都不被大唐的皇帝注目,只要他不触碰到岭南道西部,交州附近的土地多占点皇帝也不会说什么,毕竟还没威胁到大唐海贸重镇广州府嘛。

毕竟这次可是安南都护府理亏!

可问题是,现在李隆基可不是之前的李隆基。

招抚使薛大壮从米洲给他带回了热带作物,这些宝贝已经在南洋都护府育种成功了,现在就缺土地耕种。

根据薛招抚使献上的海上舆图,南洋都护府距离安南都护府的南部相距不远,可以互为犄角,而且两地之间气候颇有些相似,在湾州种植的东西在交州也能长,这样一来,交州就不是不毛之地,而是炙手可热聚宝盆。

所以说,其实李隆基对安禄山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大笔一挥把他分去了安南都护府,希望这员猛将能在交州作出一番成绩,让安南变成第二个南洋。

这要是能站稳脚跟,好处肯定不会少。

偏安禄山他不明白啊。

他光看到交州天热潮湿、毒虫遍布、土人难驯;他没看到交州的地一年三熟,时下最赚钱的甘蔗、可可、咖啡这边都能种。只要好好经营,那就又是一个小湾州,能让军将吃的沟满壕平的。

安禄山光琢磨着跑路了,根本没领会到皇帝的一番苦心。

他在安南都护府呆得心不顺,一天照三遍给寿王李清写信,话里话外就是住不惯,想走,希望寿王给帮忙谋个虔诚。

李清哪有能力帮他谋前程,他们这一批军将的去处都是李隆基定的,他一个做儿子的连政务还没摸到手呢,那有什么话语权。

而且安禄山离开京城的这段时间,李清又交到了新的朋友——前恒国公张易之的外甥杨国忠。

张易之生前是则天大圣皇后的宠臣,中宗复位之后,张易之被张柬之等人所杀,张家就此败落。

作为张易之的外甥,杨国忠也没讨得什么好处。但他这人脑子灵活,尤其擅长钻营,借着堂叔杨玄琰建造公府球庄的机会跟一众贵人打得火热,他尤其擅长在球场上排兵布阵,本人又长的十分符合大唐时下的审美,一来二去,竟然跟寿王李清成了好友。

有些不怎么靠谱的友谊就是这样,安禄山在交州写一百封信,那也抵不过长安城里杨国忠陪寿王欢饮达旦,更别说杨家还有一众美貌的堂妹,个中翘楚便是李清在公府球庄见过的杨玉环,在长安已然小有美名。

连李林甫都听说了。

李清也将安禄山引荐给李林甫,一开始李林甫并没太过上心。

毕津此时的安禄山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军将,虽然在御前露过脸,但远远比不过同期的高仙芝,还不足以让李相爷挂心。

是的,李林甫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宰相,但他在对太子的态度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摇,这让他的盟友武惠妃十分不满。

双方现在的关系陷入了僵局,李林甫急需内廷之人在皇帝面前替他探听风声。但在目前的后宫中,除了武惠妃,谁也做不成他想要的效果,只能暂时忍气吞声,虚与委蛇。

于是他看上了杨玉环,他需要一个比武惠妃更鲜嫩、更柔顺、更好控制的后妃来做他耳目。

武惠妃不行,这女人现在的野心越来越大,她甚至要求自己以丞相的身份秘奏太子、光王和鄂王结党营私、毁谤今上,怎么可能?!

从古至今,有哪个首相是亲自打人小报告的?武氏以为自己是她宫里的下人吗?!

于是李林甫便琢磨着要给李隆基献美人,取惠妃而代之。

但这事儿不能明着做,必须做的毫无破绽,毕竟武氏那女人也不是好惹的。

结果还没等李林甫动手,光王李琚在公府球庄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