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9
。
“一年三熟的稻米,没有一年一熟的好?吃,不过做为储备粮,是再?好?不过的。”赵苏在这?个世界,最喜欢看到的就?是粮食,食物,大量的粮食和大量的食物。此时看到白花花的稻米,心情极好?。
“还有一样东西,我们拿不准,不知道公子是否喜欢。”说着?商队的人一脸不好?意思拿出一捆粗壮的根系,看上去就?像是树木的根。
其实上,他们就?是树根,当地人晒干了拿来做成草药,还可以和食物同煮,说是会散发香气。
“五指毛桃。”赵苏一脸惊喜,看了半天无?用?的野菜和野果?,终于来了一样好?东西。
“咦,当地好?像是叫他们五爪龙。”商队的人见公子喜欢,也是一脸惊喜。
五指毛桃可是好?东西,就?是在后世也是极其珍贵的煲汤食材,而且野生的五指毛桃还面临绝种的危险。
“因其叶形似五指,果?实有一层细绒,类似毛桃,所以被称为五指毛桃。其根可入药,有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舒筋活络之效。最妙的还是煲汤时扔进几块,煲出来的汤带有椰子的香气,是为一绝。”
赵苏很开心,又?找到了好?东西,命人好?生收到厨房,让小月准备一只肥鸡炖汤用?。
“还有一样东西,是当地人用?于止血的药膏,您看看。”商队的人受到鼓舞,捧出一块状若圆盘的白色凝固物。
赵苏乍一看,真不知道是什么,接过来掂了掂,发现质地有些奇怪。
“是用?什么做的。”赵苏已经觉得这?东西不怎么靠谱了,但还是随口多问了一句。
“是当地一种小虫子分泌出来的,收集在一起熬成药膏。”商队的人对每样货品都做过调查,所以也是张口就?来。
正?准备放下白色药膏的赵苏,重新将药膏收入怀里,还是两只手。
“等一下,你再?说一遍。”
商队的人复述一遍,赵苏当即就?笑了出来,天呐,他怎么忘了这?么重要的一件事。他一直想当然的以为蜡烛是从蜂蜡中提取的,这?当然没有错,但他怎么忘了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中国蜡。
不错,小虫子就?叫白蜡虫,是一种源自中国的独特?物种,而白蜡虫分泌出来的蜡丝挂在树上,能让整片树林变白。将这?些分泌物收集在一起,熬制出来的就?是白蜡,而且这?种白蜡只有中国有,所以被制成的白蜡烛也被称为中国蜡。
宋元的时候就?有古人开始人工养植白蜡虫,而中国蜡也成为当时跨国贸易中,一项重要的货品,最远甚至到达欧洲。
而中国蜡也是一种药材,用?于止血生肌,所以当地人选拿他们止血,也确实没错。
“这?个,多多益善,有多少要多少。”赵苏立刻让人将所有的白蜡都送到星楼,他今天就?想试试能不能将蜡烛做出来。
商队的人眼睛都笑眯了,赶紧重重记下一笔,心道公子还是挺好?蒙的嘛。这?东西在当地根本不值钱,又?不用?人养又?不用?人喂,到了时间去树上收集就?是了。他们当初收的时候,不过一匹丝绸就?收来一大车,报给公子的时候,稍微报高一丁点,想必公子是察觉不到的吧。
百越还有漆树,不过漆树在其他地方分布也很多,秦朝的时候人们就?已经知道了漆树的价值,并?且进行加工利用?。还有葛根,同样也不是百越的特?产,但总归是有价值的作物,商人都运了不少回来。
这?些赵苏便不掺和了,跟商人抢点买进卖出的饭碗,他还嫌麻烦呢。
短短时间,收到五指毛桃和白蜡两样有用?的好?东西,赵苏已经很高兴,一进星楼就?喊水娘,“水娘,快,给我搓根棉线上来。”
姬无?忧用?棉花纺出来的线就?是棉线,用?三根棉线搓成一根,用?烧融的白蜡浸透,变成一根裹满了蜡油的棉芯。再?找来容器,将棉芯捋的直直的,一头勾在筷子上横放在容器口,然后将烧融的白蜡倒进容器。
静放一日之后,将白蜡从容器里怼出来,就?是一根蜡烛。用?火点着?棉芯,包裹着?棉芯的蜡油融化,慢慢聚成一小团火光。
“着?,着?了公子。”韩书吞了吞口水,觉得自己又?见证了一次奇迹。
“不是公子着?了,是蜡烛着?了。”赵苏直接上手,在韩书脑门上叩了一个爆栗。
旁边的姬无?忧感慨道:“比油灯明亮。”
蜡火比油灯的光源更明亮,也更稳定,最重要的是,不需要象油灯一样,不时要挑一下油里的灯芯。
而且携带方便,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点燃。甚至于,因为蜡烛的油脂状态,不融于水,就?是保管时过了水,晒干之后也能用?。
“我给蒙殊写一封信。”白蜡虫并?不是百越的特?产,事实在中国的湖广,四川等地都有白蜡虫的踪迹。特?别是野外地方,因为蜡丝的关系,很容易找到他们的活动范围。
只是中原地区医药的发展和百越略有不同,没人想到白蜡可以止血,也就?没人去收集去此物。
蒙殊既然在巴县,让他派几个幕僚出动,全力收集白蜡虫的蜡丝,熬成白蜡给他送来。如果?可行的话,最好?人工养植,他可以长年收购。
至于商队,他能带到信的,也都让人带信,他要白蜡,越多越好?。
目前?为止,虽然从百越得到了很多好?东西,但若论经济价值,白蜡当属第一。
“我马上就?开始筹办蜡烛工坊,又?是要女工吗?”韩书一听越多越好?,就?立刻乖觉的接话。
“是,年龄可以放宽一点,只要能干活,年纪大点无?妨。”之前?一些招女工的工坊,因为需要技术,甚至需要天赋,所以虽然招女工,但都以年轻的居多。这?一回做蜡烛,就?无?所谓了,所以赵苏特?意提出来,可以给中老年妇女多一点选择。
“喏。”韩书把条件记下来,想了想说道:“当初公子从宫里救下的那几百号人,宫女基本都嫁了。”
新村的工坊一直在招工,而且是直接从秦国各地招工,招来的青壮也多。未婚男女呆在新村,又?有妇人喜欢牵线,光是写婚书都得专人专岗,不然忙不过来。
“嗯?”赵苏虽然一时没明白韩书想说什么,不过这?些宫女都嫁了是好?事。
“只剩下百来号的宫人,他们干活倒是用?心。”不用?心的也有,那都是极少数了,让他们拓荒去,快慢也无?所谓,不让他们饿死就?是了。这?些人,倒不用?多提。
“用?心好?啊,我不是说过吗?用?心的可以酌情让他们去工坊工作。”
说完赵苏一拍脑袋,是啊,他怎么把这?些人给忘了呢。去全是男人的工坊,他们的体力明显跟不上,而且全是男人的地方,更容易对他们产生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