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2
。
为了不耽误时间,在操场上等待的时候,学生已经按高矮排好了。
别看许晚春老是被许荷花女士打击身高,实则,在这个营养不良的大环境中,在女生里,162厘米已经算高个子了。
全排6个女生,她排在倒数第二。
最高的是余婷,也只有164厘米。
冗长的队伍走走停停,很快就轮到许晚春从登记员那边按了手印,签了字。
再拿着字条,从后勤人员那边领了一套棉衣棉裤,外加一双棉鞋。
物资紧缺,冬装没有替用的,穿坏了,也只能自己缝补,还要注意干净整洁,属实有些为难人。
对了,穿上冬装后,夏装还得全部交到后勤处。
待天气暖和了,再由后勤统一派发。
所以,领到衣服的学生们,没有急着回教室,而是直奔宿舍换衣服。
路上,周彤表示:“回头让我妈给我再做套一模一样的。”
许晚春也是这个打算,她又有一个多月没回家了。
正好跟母上大人说说她想提前结束学业,出去支边的事情。
只是……许晚春皱起眉头,心里有些憋闷……
许荷花女士一个人该咋办?
=
“又要出去?你家里不是上个星期才给送过吃食?”邢军有些无语的看着班里的好苗子,在心里腹诽小丫头跟她师兄一个样,有空就往校外跑。
他不知道的是,当年曹景梁之所以跑的那么勤快,也是为了给他眼前的小丫头买东西。
许晚春抽了下嘴角,入学两个半月,这才第二次申请回家,还是在星期天的时候,怎么就用到“又”这个字了?
无奈,有求于人时,她只能放低姿态:“有些生活用品要买,您放心,我肯定准时回来。”
邢军从抽屉里拿出批假条,黑着脸,边写边谈条件:“你休整好了吧?我给你报下一个义诊?”
这几年,军医大一直在周边村镇做巡回义诊。
尤其三四年级的师兄师姐们,一年中,有半数以上的时间在农村服务。
只要许晚春愿意,随时都有队伍可以加入。
事实上,她也的确做好了准备,闻言立马点头:“好。”
“不错,小同志很有思想觉悟。”邢军将纸条递上时,已经露出了一口白牙。
真是……还能更现实点吗?许晚春暗暗翻了个白眼,嘴上却是乖巧的不行:“谢谢指导员。”
邢军拧起钢笔:“准点回来。”
“是!”
与上次一样的时间段,口袋里同样揣着寝室姑娘们的购物清单。
许晚春在公交车上晃悠了一个多小时,回到家时,看到了同样的人。
她跨进门槛,盯着院子里的男人懵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喊人:“谭……叔叔?”
第54章
谭恒起身, 笑容很是亲切:“桃花,放假了?”
这位……跟自己很熟吗?许晚春心里有一万个疑惑,面上却始终乖巧:“嗯, 放了半天。”
见小姑娘似乎一点也不好奇自己为什么出现在她家, 谭恒便主动解释:“许荷花同志帮我去街道办处理点事,等会儿应该就回来了。”
许晚春客气招呼人坐下,自己也走到石凳旁落座,才问:“我娘去街道办干什么?”
谭恒:“帮她认识的新朋友办理租房登记。”
许晚春这才发现敞开的堂屋桌子上,放了几个满是补丁的大包裹, 刚要再问, 就有人回来了。
吴玉珍手里端着个海碗,里头装了半碗糯米粉, 看清院中的情形,惊喜道:“哎呀,桃花儿回来了?这也太巧了, 本来荷花跟小苏还准备下午给你送吃食的。”
说话间, 她人已经走到了石桌旁, 上下仔细打量着小姑娘,直念叨:“瘦了, 怎么又瘦了……往后让荷花每个星期给你送一回吃的吧,她要是没空,我坐电车给你送。”
“师娘也来了?”许晚春起身, 敞开手臂转悠一圈,任由老太太稀罕个仔细。
待听到她要给自己送吃的,顿时顾不上打听师娘了,忙笑着拒绝:“我过两天得跟老师去乡下义诊,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校, 您可千万别白跑一趟。”
吴玉珍很是不满:“怎么又去义诊?你娘说你义诊一回,瘦得就剩骨头架子了。”
哪有那么夸张,当时八十几斤还是有的。
再说,这年头人普遍瘦,她这样真不算突兀:“我娘跟师娘陪哪个朋友去办租房登记啊?租咱们家吗?”
突然起了一阵秋风,吴玉珍“哎哟”一声,连忙伸手盖住海碗:“吴奶奶去做萝卜丝饼了啊,具体的你问问谭政委,人是他跟你师娘带来的。”
见吴奶奶风风火火冲进了灶间,许晚春便又坐回了石凳上。
谭恒喝了口茶,解释道:“大半个月前……”
=
半个小时后。
许晚春看到了谭政委口中的胡小草。
这么说也不对,听说她已经改回了从前的姓,现在叫何小草。
她领着两个孩子,又是哭,又是笑的跟众人道谢。
好一会儿,才不好意思地拎着包袱,带着两个瘦骨嶙峋的孩子离开。
谭恒这次从部队出来,主要就是为了安顿何小草。
如今她不仅用胡有为赔偿的钱,买了工作,还凭着工作有了沪市的户口,就连落脚点也找到了,他便也提出了告辞。
等只剩下自己人后,许晚春才跟着母亲与师娘一起进去厨房:“我刚才回到家,在院子里看到谭叔叔的时候,吓了一跳。”还以为她娘处对象了。
“谭政委整天笑眯眯的,你咋会吓到?”煤炉上煨了两只猪脚,本来准备送去学校给闺女补补的,这会儿桃花回来了,许荷花便拿了大海碗,将炖得亮晶晶、颤巍巍的猪蹄子捞了一个出来,又从浓白的汤锅里舀出些黄豆跟红枣:“快吃,娘一大早就去副食店排队,新鲜猪蹄子炖汤,老香了。”
许晚春看着推到眼前的海碗,被浓郁香味熏的咽了咽口水,当即舀了一汤勺,送到嘴边吹了吹,再一口闷下:“……好喝。”
“好喝吧?娘专门问你吴奶奶学的。”许荷花满足了,将剩下的猪蹄一分为三,每个人都分了一碗。
苏楠端起碗喝了一口,也赞道:“确实好喝……桃花儿,你今天就要回学校吗?”
许晚春咽下嘴里的食物:“嗯,六点之前得回去销假。”
“这书读的……怪不得景梁那小子,几年都不能回许家屯看看。”说到跑去边疆的儿子,苏楠又来气了:“桃花儿你说说,那臭小子,为了什么情怀的,这一去,又得好几年,驴一样,倔得很。”
同样想支边的许晚春默默喝汤,一句话也不敢说。
好在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