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6
可能!
总而言之,樊哙和刘季的真心,在交付给他后,都会得到同样的真心相待,世上就会少了两个被友人伤透心的人....皆大欢喜。
李世民带着刘季领着五百人马,大摇大摆地远远跟在屈辞的身后,“一路安全护送”他回到了寿春城外。
...
回到寿春王宫的屈辞,如实把昨夜发生的事告诉了楚王熊悍。
楚王听完,脸色有些莫测,
“这么说来,你们本已经败在了秦国太子的手上?可他为何又要将你放回来?”
这话中的怀疑,屈辞听出来了,只得硬着头皮道,
“秦国太子执意认为,他是王上的外甥,是臣的外孙,所以....”
楚王直直盯着他看,目光幽沉得令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是吗?秦王嬴政那样的暴君,在你口中是马上就要大为推行仁政的尧舜,秦国太子那个能击退三国联军、还顺道灭了燕国的小狼崽子,在你口中是感念母家亲情的重情之人....”
屈辞还没把金凤的事告诉他呢,他本有一肚子的话想解释,但楚王态度十分坚决地把他打发走了。
看着对方的背影,他无比地失望。
原以为,身为最忠贞的宗亲屈原之后,屈辞对楚国也会有满腔热爱和忠诚——
可秦国太子,既然都亲自跟着秦军出征来打他这个舅父的脸了,又岂会因为什么顾念亲情,而把楚国位高权重的屈氏族长就这么放了回来?
事出反常必有妖!
在命人暗中盯梢屈辞后,他思来想去一番,派人把吕不韦召进了宫来。
说起来,吕不韦这枚秦国的弃子,对楚国还有大恩在身。
当初,三族中实力最强的昭氏叛变,扶持负刍造反,偏偏朝廷的每一次出击,对方都能精准预判避开,攻城略地势如破竹,一时间朝中人心涣散。
在这危急之机,是吕不韦从邯郸写了一封密信给项燕,说项燕的次子和幼子项梁项伯早已叛变投敌,而楚军每一次的军事行动,都被他们暗中偷去送给了负刍。
项燕收到这信后震惊不已,马不停蹄赶来王宫禀告了此事——
经过他们一番暗中的调查,发现那两个混账东西确实早就投靠了负刍,还一直在悄悄给对方传递宫中军中情报!
在当机立断处决了项梁项伯后,失去了密报优势的负刍,很快就兵败如山倒。
在平定内乱后,楚王便亲自写了好几封信,热情邀请吕不韦前来寿春居住,并许诺会赐给他豪宅厚爵。
盛情难却,加之在邯郸处境艰难,吕不韦便如约来到了寿春,成了深受楚王器重的座上宾。
楚王亲自走下殿扶起吕不韦,把今日屈辞的异常之处说了。
吕不韦一听,面色猝然大变,
“王上所料不差,右尹之言,确实有不实不妥之处!”
楚王会意,立刻看向他,
“哦,你是说秦国太子....”
吕不韦重重点头,
“秦国太子绝非什么重情重义之人,当日把臣赶出河南封地的建议,就是他当着臣的面、对秦王提出来的!臣把秦国先王扶上王位,又呕心沥血把秦王辅佐到成年,换来的就是这般下场....”
楚王当然听不到,对方心中正在疯狂对李世民道着歉,不由沉思道,
“不错,先生对秦王父子有如此大恩,又曾是嬴政亲口所唤的’仲父‘,对方都能这般翻脸无情,更遑论,屈辞只是一个与他见了一面的楚臣....”
吕不韦很聪明地遵循着疏不间亲的原则,没有再开口说什么,只是安静地听着楚王的分析。
他在楚国待了几年,太清楚在这个国家,宗族的力量强大到了何种地步——
几乎能与君王平起平坐!
正因如此,得了昭氏一族全力拥护的负刍,才能跟楚国朝廷对峙了数年之久。
而巧的是,如今在朝中互相制掣的屈景二族族长,在抗秦一事上,有着巨大的分歧。
这就意味着,只要能说服或是除去屈辞这个族长,就有机会从内部快速瓦解楚国。
他知道,太子故意把对方放回来,就是想离间这对楚国君臣。
但他也知道,以太子的仁义心肠,必定不希望楚王杀了屈辞…
这时,殿外有探子求见。
当对方把“秦国太子亲自带着人马,护送右尹到城外才离开”的消息告诉楚王,对方的脸色一下就黑得能拧出水来了。
挥手让探子出去,终于下定决心的楚王,从牙缝里挤出了一句话,
“如此看来,屈辞果然已经勾结秦人叛变了,不知先生有何良策?”
说着,他比划了一个手势。
吕不韦忙露出震惊的神色,迟疑道,
“这...可右尹毕竟是宗室重臣,若是贸然杀了他,必会引起朝局震荡,一时内外交困...臣以为,倒不如先把他暗中关押起来,阻断他和秦人的联系...待项老将军击退秦军之后,再对右尹论罪处罚也不迟。”
楚王想了想,确实也是这个道理,现在就杀屈辞,万一激怒了屈氏,谁来帮他抗击秦国?
于是他点头应了下来。
当夜,吕不韦再三确认无人盯梢后,悄悄离开了府中,找了个路边乞丐给秦国军营送去了一张写得歪歪扭扭的布条,上面只有寥寥六个字:
王疑叛,欲关押。
...
秦军既然不想拉长战事周期,
就必须尽快跟楚军最凶猛的主力:项燕的军队正面对上。
然而,项燕很快就察觉到秦军想速战速决的企图,立刻下令闭城不出,想借此来消耗秦军的士气。
再加上有了廉颇坚若磐石的防守,攻城也迟迟没有进展,李信和蒙恬等将领不免有些担忧起来。
他们想分兵先去攻打其他城池,以免被项燕拖得太久蹉跎时间。
就在他们决定劝一劝太子时,楚王却无奈下了一道诏令,强行要求对方立刻出兵迎敌——
他当然能理解,项燕此举并非是畏战殆战,而是想跟秦军玩拖延心理战术,可那帮出了不少兵力的宗室,却坚决不这么认为。
由于那些兵力还需宗室来供应军粮,朝廷的粮仓无法支撑四十万士卒吃用的楚王,只能忍气吞声选择了妥协。
项燕无奈,只得开城迎敌。
十月,秦军主力和楚军主力正式展开激烈的鏖战。
李世民觑准时机,派人放出了“右尹屈辞根本就没有去秦国和谈,而是被楚王暗中关押”的消息。
一时间,愤怒的屈氏族人在朝堂上,接连对楚王发起了质问。
楚王万万没想到,事情会往这个方向发展,陷入进退两难境地的他,不由暗暗后悔当日做错了决定。
如果那时,他先发制人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