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
嗯,这茶好喝~”沈摇眼前一亮。
家里王女士喜欢看书,还喜欢饮茶。
去客厅化之后,王女士多了一间茶香四溢的书房。
沈摇很小就跟着王女士一起喝茶,能品得出茶分几等。
见她喜欢,吴桂芳眸间微暖,“雯初也喜欢。”
沈摇能感觉得出她对雯初的感情很深。
但以人的常识理解,如果有感情很深的羁绊,都是愿意留在亲人身边的。
吴桂芳对雯初,还有雯初的女儿冕桃都很亲厚。
这些亲厚藏在字里行间,藏在言辞里,也藏在屋中随处可见的照片,相册,还有手工摆设。
有这种情感羁绊,吴桂芳应该继续留在这里才是……
但她申请了撤销移民流程。
而且,还希望特移局能尽快替她办理。
所以沈摇不是很明白。
特移局申请撤销移民流程审核通过之后的,怪物的去向有两条。
①凡通过撤销申请移民流程的怪物,因不再符合继续留在人类世界的条件,予以遣返,不得逗留,且永久剥夺再次申请移民的权益。
遣返的地方,就是丁主任说的怪物次元。但遣返回怪物次元的怪物,还保留着自己的意识和apt值。
某种意义上说,走这条途径的怪物,只是从人类世界回到了属于有意识和apt值的怪物世界,但它们本身还在。
②凡通过撤销申请移民流程的怪物,因不再符合继续留在人类世界的条件,且拒绝遣返,申请永久停留的,将彻底清除apt值,成为普通物品。
原则上,特移局会优先遵照怪物意愿申请去向,但不超过特移局规定范围。
走这条途径的怪物,留下的是它们的本体,它们的意识已经不在了。
它们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
一根消防栓,一块石头,一颗树……
沈摇低头,再次看了看拆开的档案袋。
吴桂芳选择了②。
“吴奶奶,审核流程已经走完,不能再撤销,但是归档流程,您还可以再考虑。”沈摇沉声。
吴桂芳莞尔,平静知性的目光里带着笑意,和着一身优雅的旗袍,说不出温和平易,“我考虑清楚了,不用更改了。”
第20章
“小沈,谢谢你,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但我有我自己的决定。”吴桂芳的语气依旧不急不躁,缓缓道来,“这三十年时间于我来说,足够了。我本来也不应该是吴桂芳这个身份,现在只是让一切恢复原样,我做了我想做的事,也没什么遗憾了。”
吴桂芳的坐姿笔直,一丝不苟。
指尖端起茶盏的动作,没有一丝多余的痕迹,透着那个年代特有的雅致与韵味。
“按流程走吧。”
吴桂芳眼中有眷恋,但这种眷恋不是羁绊。
属于她的羁绊,其实早就已经过去了……
沈摇轻声道,“吴奶奶,那我们准备 ?”
吴桂芳微笑颔首。
一旁,陶紫打开工具箱。
工具箱里的东西不多,但摆放整齐。
陶紫熟练从工具箱中拿出板夹和笔给她,然后也拿出一只录音笔。
沈摇恍惚有种通透,这个工具箱曾经陪伴着很多怪物走过了它们在人类世界的最后一程。
陶紫按下录音笔。
沈摇提醒,“吴奶奶,最后这一段我们默认是录音,您也可以选择影像留下。如果有需要,我们会播放给您的家人看。但是按照规定,这一段在他们的记忆里只会留存24小时,24小时之后这段记忆会自动清楚,这段影像会保留在特移局的档案中心。”
吴桂芳会意,“不用了,按流程留下录音就好,也不用播放给其他人了。”
这一段,原本也应该只是她自己的回忆。
沈摇明白了,“好,那我们开始了?”
吴桂芳点头。
沈摇按照板夹上的流程进行归档。
“特移内【回19950068】,吴桂芳女士,本体……”
沈摇顿了顿,继续道,“明万历年间,紫檀木质传承木梳?”
沈摇眸间略带诧异。
小叶紫檀木,是明代宫廷常用制作工艺品的木材,极其奢华,雅致,也少见。
嘉庆年间保留和传承下来的紫檀木梳,如果工艺精湛,保存得当,是传世品了……
沈摇忽然明白为什么吴桂芳身上有种独道的古典韵味在。
举手投足间的优雅,有历史和艺术的沉淀。
沈摇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她的第一个专案接触竟然的就是古物。
而对方正优雅地坐在她面前。
“是。”吴桂芳平和点头,“我的本体是万历年间的一把紫檀木梳,但太久之前的事我没有多少印象了,只是在特定的场合才会隐约想起工匠把我呈现给宫中贵人之前的场景。”
吴桂芳的每一句话里都藏了故事。
那个时代紫檀木的名贵,工匠们无数个日夜的细致打磨与精心雕刻,上呈至宫廷华贵,最后赐予宫中某个贵人手里。
也许,甚至还是她口中能说的出名字的某一个……
沈摇从来没像当下一样,觉得历史的痕迹就铺陈在她眼前一般。
而这一刻,她仿佛在吴奶奶口中的叙述里看到了一幅幅延展开来的画卷。
……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不少地方从男耕女织,开始慢慢往“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集中式作坊发展。
商业和手工业都得到长足发展。
能工巧匠的出现,让民间工艺开始慢慢进入权贵的眼界。
之前由宫中银作局负责的金银首饰制作,开始将目光投到民间,让民间工坊制作宫中用度。
因为材料珍贵,紫檀木梳很少在民间制作过,但当地工匠有一门手艺可以将镶金嵌玉做在木梳上,权贵中忽然流行起来。
银作局遣人来了当地,要给宫中做一把紫檀木梳。
当地工匠活是接下了。
但也接下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木材珍贵,要怎么保护?
镶金嵌玉在普通木梳上已经攻克,但在紫檀木上稍有不慎就是闪失,是杀头的罪。
权贵中流行的式样繁多,早前就挖空了心思,紫檀木梳上要怎么才能别出心裁,还要体现宫中的庄重,典雅?
抛开紫檀木梳上的金银玉器,木梳本身可以做的式样很多,但宫中是否有忌讳?
这些难题一个个落在工匠身上,迟迟不敢动工。
这把紫檀木梳,从一开始,就凝聚了民间匠人的集体智慧,巧思和无数心血……
耗费数百个日夜,反复打磨,精心雕琢。
最终,这把紫檀木梳在庆典上被呈送给明神宗。
而年幼的明神宗又将它赠予了李太后。
在紫檀木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