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9
回京,冯丽娘就格外关照。现在住的院子,价格也就是市价的一半。而且家里仆役说,他妻子总跟他替冯丽娘鸣不平,说是被冤枉的。周东也没阻止过。”
“还有一点奇怪的是,周东回来后,在郊外租了个院子。安置了几个少年,听说周围人说,每天都跟着师傅习文练武。可冯丽娘出事后,那院子就空了。”
“少年怎么来的?”
“有的是买来的。”
墨伊微皱眉头:“这些都需要银子的,周东是个孤儿,无丝毫家底。他从底下摸爬滚打的上来,俸禄还要养家小。就算王爷宽待,他能有现在的日子过,也是不容易的。还能安排这些事?冯丽娘给了银子吧?”
“问过冯丽娘的妹夫,他只说介绍了人帮着买房,别的都不知道。他媳妇认得周东的媳妇,但他们不认识周东……”
“呵……”墨伊笑,“如果光是这些……打小的情谊,冯丽娘善待周东家人。周东帮着王府侧妃培养人手……再过两年,李绍丰就能用上了。说起来倒也不算太出格。”墨伊摇摇头。
“娘娘,您这样说是不对的。周东是王爷的人,他只能按王爷的吩咐做事。”赵嬷嬷说。
这天晚上,李倞回到房里,已经很晚了。
“怎么还没睡?”他看到小妻子还坐在灯下等。
“等您呢……想跟您说说周东的事。”她帮李倞换衣裳换鞋,准备洗漱。
“他怎么了?”李倞纳闷。
墨伊便把赵嬷嬷查到的一些消息告诉了李倞。
李倞听完,冷哼了一声,“没想到,他是个糊涂虫,竟不知道自己跟的是谁!我的侧妃,我的儿子,没我的发话,他来给培养人手?简直是不知所谓!”
“我担心,还有别的事。”
李倞叹口气:“你知道,朝局开始动荡,饱含了很多机会。原本,他们这些人跟我多年,都历练出来了,周东是其中非常出色的一个,胆大心细,做事有条理。正是建立功业的时候。他这是自误了,原本……”他摇摇头,没再说。
周东,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被放弃了。
“王爷,又有什么大事了吧?”墨伊眨眼问。
“你怎么知道?”
“妾身掐指一算……”
李倞搂过她,“大事是不少,过些日子,我要出趟门。”
“沧州?”
“不是。柳岳查永安郡王,查出了些线索。事情可不简单,我得亲自去。”
“哦。”墨伊陪着李倞进去洗漱,帮着他兑热水,拿巾子,动作很熟练。
“那边的情况,跟你老家的手法相同,有地,有矿山,还有寺庙。反正都是能产出,又能养人的事。这可是不得了的!”
“那,老家的事,上头就是他?”
“没有明确的牵扯,但是……不管如何,银子是其中的关要,只要弄明白走向,就容易查了。这些都有人查去做。而我要做好去那边的准备……”
看着他的脸色,墨伊问:“这事挺危险吧?”
李倞转头望向她,“那边,比你老家形成得还早,规模更大,也更规整。所以,危险是有的。能潜伏,也能轻易的掀起滔天巨浪。这不光是争权夺利,更关系到朝廷的安危和百姓的安稳。”
“那您出京这么久,恐怕还要调动不少人马,皇上那儿如何交差?”
李倞洗完了,搂着墨伊回到卧房,“已经在运作当中了……”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页?不?是?ⅰ?????????n??????2?⑤?﹒???????则?为?屾?寨?佔?点
……
周东为人机警,已经发现有人在跟他了。
所以,他踏实了这么多天,哪儿都不去。
已经跟冯丽娘取得了联系。
冯丽娘的信里也只是遗憾事发突然,她很多事都没来得及做,所以很被动。
并拜托他照顾绍哥儿,再帮忙打探王府的消息,随时给她去信。
还教他,见到王爷时,如何分步的为她说好话,最好能把她从山庄转移到离京城近一些的庄子上去。
最后,告诉他,只要耐心足够,静待时机,她肯定会有翻身的机会。
都这样了,还能如此冷静!
看着整日里为琐事而絮叨的妻子,心里,不禁对冯丽娘,有着深深的佩服和仰慕……
343中立不易
徐可跟家里说他要出趟公差。
家里人,包括墨纹都没多想。
他离京之前,还见了领队,姓陈。
陈领队简单的跟他说了走之前要准备的事情。
所以,他回家做准备,嘱咐要尽量的精简。
可他,不说别的,就那衣裳,一套就得由好几件构成,还得有相应的佩饰。尽管只让丫头收拾了几身换洗衣裳和薄厚披风,再加上内衣和两鞋。就装满了地上三个大箱子……
徐可一看,就摇了头,“我骑马去,如何能带三个箱子?而且,去的是穷乡僻壤,这些衣裳也穿不上。找两套路上好穿的,不容易脏的就好。实在不行,路上再买吧。”
第二天,他带个小厮,一人背个包袱,小厮背的尤其大!
出城五里,跟伙伴们汇合时……
他都感觉自己穿了最朴素的衣裳,用着最朴素的物件呢,可跟伙伴们一比,自己还是像个出门游玩的公子哥儿。
脸都红了。
陈领队笑了笑,“徐公子以前没有经历过,变回可要吃些苦头了。”
“领队叫我徐可就好。”徐可望着远方说:“人总是要吃苦的。”
不是这种苦,就是那种……
当下也不多说,一扬鞭子。十多人,留下一溜的尘烟,
迅速远去。
玉安公主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跟太子吵架了,也不想再去问他……
就想从徐家打听消息。
但徐家,玉安公主还是有些顾忌的,虽然,她生气时恨不得打上门去,但也只是“恨不得”,并不敢真这么做。
派手下去打听,花了些银子,还真跟后厨送菜收菜那儿打听着了,人家说的是:我们家三爷出公差了。
出公差?
他官都辞了,哪里还有什么公差?
玉安公主在府里没事干,净琢磨这个了。
查看公主府收到的帖子,找了个徐家可能会去宴会,她也跑了去,真遇到了徐可的大嫂。
寻了个机会,跟徐家这位少夫人闲聊几句。然后,玉安公主状似无意的说:“听太子哥哥说,徐家三公子辞官了……就是不知,又去哪里高就了?”
徐大少夫人闻言一愣,转而笑道:“不怕公主笑话,之前三叔在做什么,臣妇都不知道。公主说的这个,就更是不知了。”
看表情,确实是不知道。
就不再问了,正好有人过来给玉安公主请安。
徐少夫人顺势行礼退下,但心里却在纳闷:徐可不是出公差吗?怎么会辞官了?
再者说了:他辞不辞官,关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