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
到自己在严肃教育的时候,小兔崽子手没停过,煎饺烙饼全吃了,“不是,他这一大早上哪去?”
陈兰靠在门边织着顶婴儿帽,笑呵呵地说:“帮忙去。”
刘霞面带忧色,“不是说好了,那九家人以后不用每天上门照顾了吗?”
作为三婶,刘霞对李长青十分记挂,本就心疼他奔波多年,如今眼瞅着日子好过些,听见孩子又要出门帮忙,难免心中难受。
陈兰让她宽心,“是小竹老板搬到小镇了,他去搭把手。”
“小竹老板?”李慎有些惊讶,但立马点头说,“那长青是要去帮帮忙的。”
说完还觉得不够,转头和媳妇商量:“咱们下午点也带着东西过去看看。”
“成啊。”刘霞很赞同。
陈兰笑着说:“能帮得上忙就好,就怕小竹老板不愿开口,要没她,咱家现在还不定是什么样呢。”
“你啊,放宽心吧,都好起来啦。”刘霞搂了搂陈兰,又揉揉她的肩膀。
李慎看她们妯娌抱在一起,自己也慨然,奈何无人可以拥抱,只好装作很忙的样子抬起碗喝了口空气,想起大侄子早已对桌上早点进行过风卷残云式的袭击,只好搁下碗,嘀咕句“小兔崽子”。
小兔崽子这两天比较烦恼。
一是因为老屋这边可以参与的活计太少,大家分工有序,有小竹老板正儿八经地严肃表态在前,哪个师傅都不肯让李长青再插手帮忙。至于竹听眠那些行李,她自己整理了好几天,事关她的私人物品,李长青更没办法插手。
这些都是小事儿。
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是:李长青至今没有竹听眠的联系方式。
居然连电话都没有。
考虑到网上那些流言,所以李长青能够理解竹听眠不愿意用手机这个行为,但彼此没有联系方式终究不方便沟通。
至于李长青有什么急需和竹听眠通过手机沟通的东西。
他当真仔细思考过。
结论是什么都没有。
尽管如此,他还是想要知道竹听眠的电话,再不济,微信也行啊。
不太有立场问,也不知道竹听眠是否已经重新开始使用电话。
怀着诸多疑问,李长青心事忡忡地趴在门框边细化颜色,余光瞥见人从院外进来,正在打电话。
还是视频电话。
对面是个男的。
李长青持续视线追随。
“死丫头,你怎么不等头七再联系我?”那个男人说。
“你后面那个光膀子小帅哥有点性感哦。”那个男人又说。
光,光膀子……
李长青迅速检查,确认自己就是那个“小帅哥”。
“李长青,”竹听眠的声音已然响起。
他望过去,观其表情大概是想说“你能不能好好穿衣服”之类的话。
可她抿了抿嘴,最后只说:“算了,你怎么舒服怎么来吧。”
李长青嘀咕:“都说过了漆掉衣服上不好洗。”
竹听眠已经开始上楼,和那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语气熟稔。
李长青无意竖耳朵听,但偏偏听清了一段对话。
“非得待那镇子里,别告诉我是被小帅哥勾引。”
“有他的原因,”竹听眠说,“人没勾引我。”
李长青忽然就听不清其它的声音,耳鸣起来。
她什么意思?
第一句话什么意思,第二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什么原因?
没勾\引有错吗?
可以勾\引吗?
怎么勾\引啊?
勾……
她这样真的很影响人工作。
辛叔出声提醒,李长青堪堪回神。
辛叔关心他是否身体不舒服,也有些困惑。
因为李长青一直在用锤子拧螺丝。
第17章 微芒
竹听眠专注于和手机里的孟春恩讲话。
对方的注意力被李长青而短暂地吸引片刻, 很快又开始口诛大业,指责她装死不联系人,出了大事不联系人, 甚至跑去一个鸟不拉屎的小破地方躲起来, 竹家过分成这种样子, 她居然宁愿独自开团, 都不联系人!
好险就要到声泪俱下的地步, 竹听眠指出错漏:“秋芒镇没有那么落后, 如果我没记错,你马上有个文化交流会就是在这里, 主办方, 注意下你的言辞。”
孟春恩抿抿嘴,权当撤回语言,但怒火仍在熊熊燃烧, 竹听眠点头如捣蒜,接纳每一个来自好友的责备。
也许是看她认错态度良好, 孟春恩终于网开一面, “好啦好啦, 我知道你也是被逼无奈,毕竟竹辞忧真没干人事儿, 你都不知道,我听他居然要逼你嫁给他,就很想拿把剪刀把他的鸟绞t烂。”
竹听眠被他逗笑,很快听到孟春恩那边一个严肃的男声冷冷地喊了孟春恩的名字, 警告的作用立竿见影,孟春恩立马变得小声,用口型对竹听眠说:“我又不会真的犯法, 他就是紧张过度”
“孟春恩。”提醒的声音再次出现。
“好啦好啦,我又没有在讲你,迟文你真的很敏感。”
孟春恩和他的爱人迟文曾经是师兄弟的关系,传承木雕,已是被官方认定的非遗技艺传人,两人热爱木雕,并且近些年致力于宣扬木雕技艺以及保护古建筑雕刻,时常办文化交流会。
在得知竹听眠居然就在他们下一个交流会选址地点之后,孟春恩立马联系她,数落到尽兴,好歹还记挂着正事儿。
“你知道为什么要办这个文化会吗?”
竹听眠摇头:“我哪有必要知道这个。”
孟春恩瞪她,“你已经是当地个体小老板啦,老镇发展和你荣辱一体,你怎么能这么冰冷不过问呢?竹听眠,你要有点集体意识好不好。”
多年好友,竹听眠十分懂得他这个欲扬先抑的铺垫语气。
她干脆问:“说吧,什么事儿?”
“小事儿,”孟春恩说,“我和老迟一直有在订购秋芒镇的一种沉木雕,就得是你们那的老河捞出来的木头,然后在那雕。”
一句不明所谓的语言。
竹听眠:“我知道突然消失让你很生气,但应该不至于需要下河去捞木头赔罪吧?”
“那不用,我不要木头,”孟春恩说,“我想去找一下雕刻的人,她那个手法比较奇特,我和老迟研究不明白。”
“听你这意思,你不有人的联系方式吗?”竹听眠问。
孟春恩立马拔高声音,将之前不愉快的经历娓娓道来。
在他的描述里,秋芒镇木作传承已久,早几十年,这地界还是个村子的时候,就靠木作活着。后来工业发展起来,手工传承被打击,虽然秋芒镇运出去的沉水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是能雕出那个风格的人越来越少,孟春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