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7
人不都是这样。
无动于衷才可怕呢。
闻道芝不懂自己在紧张什么。
把两个清清白白的孩子想的那么糟。
心里有愧,说话的语气就止不住温和起来。
黄时雨心境澄澈透明,从未生有奇怪的心思,也就无奇怪的烦恼,浑然不觉闻大人的千回百转。
一双灼灼的美眸,晶亮动人。
闻大人噎了噎。
在闻大人廨所禀完职,从明儿开始黄时雨就是画署中最为年轻的诏侍大人。
蓝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凭什么呀?
就因为黄画员长得漂亮,背后有勋贵子弟捧着么?
她倒要看看依靠男人捧上去的最后跌的有多惨。
少奶奶升官,简府上下庆贺,尤其不二梅斋,从一等到粗使皆领了三倍月钱。
当晚,小夫妻俩在书房一起裱画闲聊。
黄时雨对简珣佩服得五体投地,“阿珣,皇帝果然升了我的官儿,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春夜的明瓦窗微微敞开,屋内灯树上一排排蜡烛微曳,照着简珣白皙深邃的侧颜,他笑了笑,偏头看向她,“梅娘,结果比我预期的足足提前了五天。”
黄时雨:“……”
简珣慢悠悠道:“官阶也足足大了预期一级。”
黄时雨满头雾水,不知他想要表达什么。
“有人在你出事当日就告发了德妃恶行,皇上提前知晓此事。”简珣鸦黑剑眉斜飞入鬓,那眉峰微挑,似笑非笑望着她,“我的计划是等德妃熬不住托人上门求和,没想到有人帮我把‘御状’先告了,有皇上出手,解决速度如迅雷。所以,那个殷勤至极,抢在我前头帮你的人是谁呢?”
那日,梅娘在宫里定然还遇到了其他人。
一个殷勤得唯恐她受了委屈的人。
黄时雨裁纸的刀片抖了抖,“这我哪儿清楚,御花园那么多人,画署也那么多人,没准谁走漏风声,我早就知道这件事瞒不住。”
简珣应是被她搪塞过去,收回视线勾了勾唇。
黄时雨如坐针毡,裁了片刻的宣纸就借口犯困溜走了。
可她忘了梅斋不是她一个人的地方,寝卧也不是她一个人的。
没多会儿简珣就走了进来。
黄时雨如临大敌,“你,你伤口还没好吧?”
简珣缓缓褪下上衣,指着腹部浅红色的疤痕道:“已经愈合,明儿正常上衙。”
黄时雨哑口无言。
“不过,还不能受力。”简珣一寸一寸靠近她,低声道。
黄时雨缩了缩,嗫嚅着,“不能受力,你干嘛还用这么大力气。”
“我可以用力,但你不能乱动,知道不,蹭开了伤口会很麻烦的。”
简珣将她摆成了自己喜欢的方式,抿紧了唇,幽深目光紧紧盯着她不安的后背。
梅娘,怎么就变成了一个撒谎成性的人呢?
可他到底还是心软了,将满脸泪痕的她翻过来,紧紧拥抱,一下一下亲着她的额头,湿漉漉的眉眼,冰凉的鼻尖,冰凉的樱唇。
“好了,没事了,睡吧。”他的声音没有一丝起伏。
黄时雨警惕地盯了他片刻,发现他果真不折腾自己了,这是他第一次半途而废,不欺负她。
她抽泣了一声惶惶然睡去。
第79章 香甜
其实黄时雨睡相难以恭维。
起初她心存提防,尚算收敛,如今在简珣怀里睡得多了渐渐本相毕露,总喜欢把腿搭在他腰侧……
该搭的时候不搭,偏睡着时胡作非为。
这也是简珣总喜欢搂紧了她的一个原因,防她胡乱伸腿踢到不该踢的。
不过这个姿势委实害得人意飞魄荡。
过两天哄着她试试。
梅娘长得好看,熟睡的睫毛动也不动,小小的嘴巴却微微开启,简珣低头噙住。
香。
可她却像只睡不饱的懒猫儿,皱眉咂咂嘴,摇了摇头继续酣睡。
简珣心里痒痒的,却竭力捺下满腹狂潮,归于平静。
这个年纪的小郎君,一日两次都不嫌多,而他,饥五顿饱一顿的,便是饱最多也只是个半饱。
为何梅娘对夫妻之事就不似他般热衷呢?
是不是那个男人表现的太好,而自己粗鲁笨拙,被完全的比了下去……简珣幽幽望着怀中的黄时雨。
在这种事上被比下去,几乎要毁了简珣作为男人的自信。
他有些懊恼未曾提前与通房过招,练就一身本领在梅娘跟前逞威风,如今再练已经迟了,也不敢练。
正六品的官阶,岂不是比简珣还要大半级,相当于一个泽禾县令。
直到次日上衙的路上,黄时雨还摸着自己的青色官袍如梦似幻。
她问简珣:“我现在算是上官吧,比你大……”
简珣端坐如松,深邃目光迎着她,“是,黄大人。”
一句话就能哄得黄时雨乐不思蜀。
暂时遗忘了清晨问安时婆母沉重微凉的神情,那样的神情使她心底暗暗惊跳,欲言又止。
黄时雨重新振作精神,马车甫一停稳,就搭着简珣的手下了车。
周围偶有惊艳目光。
不过如此明晃晃同乘,又明晃晃搭手,不难猜出是夫妻。
皇城倒也有几对夫妻就伴当值,只不过没有简翰林这般殷切的。
大摇大摆送去含光门,再返回安上门。
新婚夫妇,真是一刻也离不得身。
年纪再大些便会消停。
却说这新官上任的黄时雨,无师自通行事低调,外面不比自己家,从踏进画署她就捺下了兴奋的尾巴,仔细抑制。
一路上难免遇到画员,皆对她揖礼,她颔首以待。
从正六品的诏侍开始,拥有独立的屋子,其实还是与袁艺学在同一个廨所,但黄时雨搬进了一间仅允许她当差的抱厦。
此处原本充作书房,自去年人员变多就改成了诏侍的值房。
新任的黄诏侍年纪不大,为人却温和有礼,对待女工和粗使婆子一如从前,不见半分颐指气使。
婆子们暗地里夸不愧是大户人家的少奶奶,有涵养。
作为诏侍,除却督导藏画楼录书的编纂与存科,还要参与重大活动的描绘记载,包括但不仅限于皇帝与贵族的肖像以及生活。
尤其肖像这部分相当重要,不止宫里地位高的贵人,还有皇室宗亲乃至皇帝宠信的勋贵,每年都有特定的画署官员为他们作一副生辰肖像。
所谓生辰肖像并不是在贵人生辰时画师跑过去现场描绘,而是提前画好。
生活方面的话,皇帝曾一时兴起,对江南风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画署出动四十余人下江南,足足绘制了一年,才有现今的无价之宝《江南四时》。
画师们的总花费远远小于帝王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