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


哥儿,难道要对着那个乡间长大的孽畜俯首低头?

那祈彦自幼跟他娘在乡间长大,日日被他那个娘教唆挑拨,难道就不恨自己这个祖母?便是不恨,孩子不是自己养大的,就不会跟自己贴心。阿瑱自小在祖父身边长大,平日里瞧着对自己这个亲娘还算恭敬。可是一旦出了事,却还是只护着媳妇。

祈彦这是隔了辈的孙子,跟自己没有情份不说,又在那样一个亲娘身边长大,又岂会孝敬自己这个祖母?

裴夫人手紧紧攥着椅子扶手,手背青筋突起。

她不允许。

她绝不允许自己的晟哥儿对那个孩子低头,亦绝不能接受自己将来要看程氏的脸色过日子。

……

在璞园跟着唐先生学了大半年的谱系世家,到了秋季,祈彦便又去了槐山书院读书。

他从小一个人在别院长大,如今乍去书院这种地方过集体生活,颇感新奇。书院又有许多同龄人可以玩乐,纵然祈彦的性子跟祈瑱有几分像,都是内敛之人,可是半大孩子,到底是喜欢跟同龄人相处,故而在书院竟是如鱼得水一样。每次回家,提起书院生活,也是滔滔不绝,看得出是真心喜欢在书院读书。

程嘉束心中安慰,更觉得廖先生的提议不错,彦哥儿这般大的少年,就该去书院,跟同龄人相处才是。

她如今在别院的日子过得悠然自得。不需操心彦哥儿事,又无琐事烦恼,平日里不过是莳花弄草,或者跟石婶聊天,或者偶尔找冬雪说说话。有时候便也想,若日子能一直这般过下去,倒也不错。

只她自己也知道这样不现实。祈瑱在京直营已经做了五六年,迟早要调回京去。而她是祈瑱的妻子,终有一日,她还是要面对京城的一切。

果不其然,这些时日,祈瑱回别院的次数便少了许多。从前他几乎天天过来,一个月不过回京三四次。近一个月,倒几乎日日往京中去,也就往别院来了两三次。

上一次回来还是三天前,然后昨天便使唤了个亲卫过来传话,道是近一个月都没有空回别院,叫程嘉束自己小心,又往别院加派了些护卫巡守望,越发叫程嘉束感觉到有些风雨欲来的味道。

果然,几日后,京中便传来消息,皇帝龙驭殡天。留下诏书传位齐王。虽然未得封太子,可既有诏书,新皇便名正言顺波澜不惊地承继了大统。

只是虽然表面风平浪静,私底下却免不了些暗潮汹涌。尤其是卫王一派犹有势力。祈瑱于此时镇守京直营,正是要紧的时候,务必要保证新皇登基大典之前,不会掀起一点风波。

只这些却与祈彦不相干。书院不过是在皇帝殡天之时放了一个月的假,然后便又继续上课。书院里的学子们大多年纪不大,有功名的不过廖廖数人,这些个朝廷大事,尚且影响不到他们身上。

祈彦亦不觉此事跟他有什么相干。他只知道今日是休沐日,又到了回家的时间了。书院虽好,可回家也叫人开心。

祈彦满心想着回家,跟着书僮易书上了马车,并未留意到,自家马车这边一动,书院门口的两骑人马也随即悄悄跟了上来。

虽是休沐日,可也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回家。寻常人家,出行不便,许多人都是两三月才回一次。也就祈彦挂念母亲,加上自家有马车,出行方便,才会半个月便要回家一次。

才出书院门还不显,待到路上行人渐少,跟在自家马车后的两匹马蹄声便明显起来。祈彦听后面那不疾不徐跟着的马蹄声,疑惑地掀了车帘后看,见到后面跟着骑马的二人。

祈彦奇怪问易书:“后面跟着的二人,你可知道?”

这个易书,做事伶俐,说话也讨喜,祈彦挺喜欢他。虽说祈瑱是给了他两个书僮,祈彦平日里还是更喜欢叫易书跟着。

此时的易书却是眼神躲闪,含糊道:“这,这是侯爷派的人。道是近

来京里不太平,所以多派了两个人保护少爷。”

又不待祈彦吩咐,竟自转头催促车伕:“老刘,你快些赶车。咱们早些回去。”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μ???é?n?②??????5?????o???则?为?屾?寨?佔?点

马车登时又快了几分。

祈彦看着易书的背影,抿紧嘴唇没有说话。

只过了一段路,车伕老刘却没有跟往常一样在大道上走,反而转弯拐进了右边一个小道上。祈彦原本就觉得不对,此时更是知道不对,转头便喝问老刘:“为何不走大道,改走小道了?”

老刘没有回答,反而是易书支吾道:“想来走小道绕近路会快些罢。”

祈彦冷眼看着易书,易书视线躲闪,竟不敢跟他对视。

祈彦喝道:“老刘,停下!”

那老刘背影瑟缩了下,只是非但不停,反而扬鞭抽马,将车赶得更快了些。

祈彦此时再傻也知道了,易书跟车伕老刘都有问题。

此时离大路还不算远,若是自己这个时候跳下马车,跑回大路上,说不得还能回书院找人求援。

祈彦打定主意,便想钻出车厢,只是他刚起身,便被人拦腰抱住。

祈彦看着抱住自己的易书,满眼不可置信。

易书不敢看他,只胳膊却是将他死死抱住,不许他下车。

而后面马蹄声已是近了。

既知不能下车,祈彦脑子飞速转着。

易书与车夫,跟后面跟着的两人显然是认识的,行为如此鬼祟,显然是不怀好意。若是自己再任由他们这么将自己带走,他们本就人多,或再与其他同伙汇合,只会更难对付。

祈彦虽然年少,却是个坚毅果断的性子。既已看清楚形势,当即便做了决定,只能先下手为强了。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只是自己与母亲偏居别院,与外界素少往来,平时结识的人不过是些村民樵人,贩夫走卒罢了。是谁能收买得了贴身书僮,又要挟持加害于他?

祈彦脑子里思绪翻飞,面上却是不显,托赖母亲告诫,他自习了武之后,身上利器便从不离身。

见易书只是抱住自己的腰身,因着心虚,头还转向一边不敢看自己,祈彦便缓缓伸出手,从靴子里抽出匕首。

趁着易书不防,整个人后仰,将易书压在身下,然后一只手顺势死死捂住他的嘴巴,另一只手握着匕首迅速朝他脖子狠狠割去。只见大股鲜血从脖子动脉中喷出,他顾不得恶心害怕,又往脖子上割了一刀,这才弃了匕首,两只手死死捂住易书的口鼻,不叫他发出一点声音。

易书被祈彦制住,只能从喉咙里发出“嗬嗬”之声。祈彦两手牢牢捂住易书的嘴,身子也压在他身上不叫他挣扎。

因着两人缠斗,终究闹出些动静,彦哥儿怕前头的车伕起疑心,便大声斥道:“易书,我不过是想到车前头看看,你拉着我做甚?”

然后自己又压了声线,憋了嗓子,装作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