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
洞察秋毫。他需要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找到平衡,用智慧和决断来驾驭自己的情感,使之成为治理国家的工具,而不是累赘。
显然,周济民没有做到。
他与兰贵妃之间的情比金坚,不作赘述。
实则,不过是一个贪心男人的既要又要罢了。
如果说另立皇后是形势所逼,那现有的几位嫔妃又怎么说?
不得宠,不代表不想要。
就算她们也是制衡权势的工具,那三皇子之母又怎么说?
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小宫女而已。
只因圣上酒后乱性,有了身孕,被封为常在。
若真是乱性,又何需如此?
自古后宫如江湖,连兰贵妃都因此失去了第一个孩子,一个宫女如何能做到顺利产子?
情之一字,森罗万象。
真有几分,假有几分,只有当事人心里最清楚了。
总之,当年那个也许也并不冤枉的小宫女,其实怀的是双胎。
而双胎是不祥之兆,即便是普通人家也难容,更何况是皇家。
两个孩子注定只能活一个。
当年经手之人,均被封口。
唯一知情的,除了兰贵妃和李德,就是周济民自己。
本以为这会是个永远深埋的秘密。
可那个本该死去的孩子,又活着回来了。
看着眼前两张脸几乎一模一样,但神情体态又相差千里的两个人,傅问舟和在场所有人一样,心情复杂而震惊。
周济民就更不用说了,恍惚,疲惫,憔悴的仿佛老了十几岁。
兰贵妃也在,只是往日里的高贵优雅已不复存在,失神在坐在那里,如同一尊残败的雕像。
傅问舟先见了礼:“草民参见圣上,贵妃娘娘。”
周济民摆摆手,“别草民了,你在朕心里的份量,从来都没减少过。”
这份量就包含太多了。
“今日你们将朕逼到了绝境,家事,国事,所有朕想掩盖的,都被你们给掀翻了。”
“那便替朕也做个了断吧。”
古往今来,乱朝纲,则乱天下。
历史长河中,亡国教训不止一例,如同明镜一般高悬。
大周朝建立数百年来,一直遵循的是孔圣人的‘礼治思想’, 强调道德教化和个人修养,提高守礼的自觉性。
这是大周朝的根基,也是周济民的底气。
简言之,真正的忠臣,绝不会纵容有乱朝纲的事情发生。
安王所作所为,他有为父之错,也有为君之过。
但不足以动摇他的位置。
动,则血流成河,傅问舟等人这多年来的周旋,将毫无意义。
唯一让周济民不好把握的是,周礼孝的归来,傅问舟等人是何立场?
是否是推力之一?
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所以,他将傅问舟叫了来,和虞老,楚砚三人,一块儿见证他将家事国事揉碎了摊开了的解决。
他们三人,虞老代表过去,傅问舟是现在,楚砚是未来。
能解决他们,就能解决一切。
这是周济民的私心。
但其实他不知道,在周礼孝这件事上,傅问舟和楚砚都是懵的。
包括虞老也是懵的。
于是,三人有些惶恐地齐声:“微臣不敢。”
见此情景,周礼孝玩味儿地扯扯唇。
而坐在兰贵妃下侧的三皇子,则是失神地目光一错不错地看着周礼孝。
既羡慕,又好奇。
他活着留在宫里,却如同死去一般。
而本该死去的,却又活成了他最羡慕的样子。
他们的命运,真是讽刺又无常。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了,但无论见多少次,对三皇子来说,都充满了好奇。
仿佛是透过一个人,去看自己的另外一种人生。
“先自我介绍,我叫周礼孝,江湖人称君子珩……”
周礼孝说着,看向对面的三皇子。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y?e?不?是?????ū???ε?n?????????5?????????则?为?屾?寨?佔?点
“你之前一直问我,为什么我们的名字会一样,现在懂了吗?”
三皇子点点头。
因为起名之人,早就料到了今日的局面。
或者说,一开始就做好了他们最终也只能活下来一个的打算。
那是谁起的名呢?
第164章 面具
是已故皇后,前内阁首傅之女。
那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
可再聪慧的女子,也逃不过男权的枷锁和时代的局限。
再加上家族权势所带给帝王的压力,她的败,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
但也不可能是从容赴死。
所以,小宫女就是她布局的开始。
双胎更是如有神助。
而睿亲王,是她的错过,也是她最后的依托。
这也是睿亲王远离朝堂的原因。
其实在见到另一个周礼孝的瞬间,周济民就已经想通了全局。
可他不愿意承认,自己会被一个死去的女人困在局中。
更不愿意承认,他能稳坐皇位,是缘于睿亲王对那个女人的成全。
于是,在周礼孝问三皇子可懂时,周济民眉头猛地一跳。
“太子……太子现在何处?”
他一定还活着!
“他在睿亲王那里对不对?”
他早该想到的。
从太子失踪那日起,他就该想到的。
周礼孝痞气地耸耸肩,“反正我来京城就三件事,替睿亲王送信,替我母亲讨个公道,救我手足于水火。”
他话音刚落,三皇子眼睛顿时一亮,如孩童般天真地问:“当真要带我走吗?”
周礼孝故意道:“你要不想走也不勉强。”
“想!”
三皇子急道:“每时每刻都在想!”
没有人喜欢像狗一样过日子。
他太想逃出这皇宫了,想到即便是用死亡的方式也愿意。
周礼孝勾唇,朝他招招手。
三皇子犹豫了下,快速走到他身边。
周礼孝一手搭在他肩上,逗弄般道:“不管你我谁先出生,你得管我叫哥。”
三皇子很爽快:“好的,哥哥。”
周礼孝:“……”
他们同一天出生,但身高却相差了近一个脑袋。
周礼孝的手在三皇子头上摸了摸,有些鼻酸。
“有兄长在,以后再没人能欺负你了。”
手足情深,令人动容。
但周济民此刻可没心情关心这些,他脑子里琢磨着睿亲王的信。
那信很简单,就一句话:要么拨乱反正,要么退位让贤。
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没有谁比周济民更清楚皇后一族有多冤枉。
要拨乱反正,就要还皇后一族的清白。
等同于让他向天下认罪,承认自己德不配位。
至于退位让贤,反倒是给了他空间。
大不了把过错都推给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