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
是他射的。
萧喜喜见他素白的衣袍上染了血,清冷的脸上全是急色,咚咚直跳的心脏平复了一些。她把萧晟递给她娘,冲他挥挥手,露出了笑容:“我在这!”
为把戏演的逼真,萧远风和萧远川兄弟俩是真的离京了,这会儿还没赶回来。萧远海和萧远河兄弟俩也是假意出了城,又悄悄折返的。萧定冯云香要装病,萧喜喜要大着肚子出现在慕容泓等人面前,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拖延时间,所以在暗中观察事态走向,做两手准备的事便由谢逢负责。
谢逢见萧喜喜没事,大步走过来想扶她,谁知前一刻还在笑的萧喜喜,下一刻就笑容一僵,捧住了自己圆滚滚的肚子:“好疼,谢归元,我好像要生了……”
谢逢一愣,脸色猝变。
**
萧喜喜为救侄儿萧晟,动了胎气,早产了。
这是她的第二胎,本该比第一胎顺利,可因为是早产,过程反倒是比第一胎更长更艰难了。
谢逢被众人劝阻,进不去产房,只能僵着身体在殿外听了整整一夜萧喜喜的哭喊声。
第二天早上,快到午时,萧喜喜才平安产下一女。
谢逢踉跄着冲进屋,看着床上白着脸,满头汗的她说不出话。
“谢归元,我们豆豆有妹妹啦。”
萧喜喜昨晚受了不少罪,但她是个坚强的姑娘,身体底子也好,很快就缓过来了。可谢逢却是颤着手,迟迟没能开口。
一直到萧喜喜伸手去拉他,他才猛然反握住她的手,俯身抱住了她:“日后……再也不生了。”
他的声音哑得厉害,萧喜喜却听笑了:“这个还是女儿呢,你不想要儿子啊?”
谢逢不想要。
他对孩子没有执念,因为他自己是个不被期待的孩子,从小受尽了苦楚,所以他从不认为自己能做个好父亲。
有没有孩子,是不是儿子,对他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得好好的。
若是没了她,他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
他也不想再让她受昨夜那样的苦了。
萧喜喜听了他的回答笑个不停,可笑着笑着,眼泪就不知怎么涌出来了。
一旁连夜赶进宫来为她接生的卢芷宁见此,连忙提醒说:“坐月子不能哭,你要实在高兴,就笑,大笑,傻笑,怎么笑都行。”
萧喜喜这才破涕而笑。
谢逢也总算是缓过了一口气,抬起不再发颤的手,替她擦掉了眼泪。
两人看着刚出生的小女儿,在窗外透进来的明媚阳光下温情相守。
**
萧喜喜给小女儿起名叫圆圆,因为小丫头虽然提前出生了近一个月,但看起来很健康,整个人都圆滚滚的。
圆圆出生后第二天,萧定以宽严并济的手段处理了慕容泓、陈炳瑞等人的“谋反”之事,肃清了朝廷,收拢了皇权,真正意义上地成为了这天下之主。
五天后,离京城较近的萧远风先赶回来了。
得知妹妹是为了救他家晟儿才早产,萧远风喉咙一胀,什么都没说,只是使劲揉了揉她的头。
萧喜喜捂着被揉乱的发型不满道:“我都两个孩子的娘了你还揉我头,以后不许揉了啊,有损我威严的母亲形象。”
萧远风这才笑出来:“别说你只是当娘了,就是日后当了外祖母,你也还是我妹妹,我也还是要揉。”
萧喜喜冲哥哥做鬼脸,又跟他贫嘴几句,然后才犹豫了一下问:“三嫂那边,你打算怎么办?虽然慕容家那样,但她毕竟是晟儿的亲娘……”
第87章
“我知道。”萧远风敛了笑容,“我们之间也不全是她一个人的问题,且她爹对我有恩,她弟弟段旭这两年也一直在外游历,没有参与这次的事,所以我已经跟爹说过了,她还会是我的王妃。”
还会是他的王妃,但也只会是他的王妃了。
日后他们只能相敬如宾,无法再举案齐眉。
萧喜喜听懂了哥哥的言下之意,想说什么,又不知该说什么,只能心疼地看着她哥。
一旁的谢逢见此,转移了话题:“过几日四哥回来了,陛下就该下旨册封太子了,三哥可提前做好准备。”
萧远风听见这话,没有很高兴,只是认真地向他道谢:“这次的事,多亏了你。”
谢逢摇头表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三日后,“不是战死,只是失踪”的齐王萧远川也“大难不死”地回来了。而他回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表请立兄长萧远风为太子。
“儿臣不爱读书只爱习武,既不擅长治理国家,也不想日复一日地坐在皇宫里看奏折,所以这太子之位还是由三哥来坐吧。儿臣只想做个大将军,替父皇和三哥征战沙场,稳定边疆。”
萧远川确实不想做皇帝,他生性好动爱自由,受不了一直被关在皇宫里,也确实是一看书就头疼。
当然野心他也是有的,如果他对面站的不是他亲哥,他可能也不会直接退出,但有比他更靠谱的哥哥在,他就懒得折腾了。
事实上,萧定刚登基时,是打算直接册封萧远川为太子的。可萧远川一直没找到兄长的尸身,心里总还怀着三哥说不定没死的念头,就以“再等两年”为由暂时拒绝了。因此萧定才只将他封为齐王。
萧远风回来后,萧远川主动找他爹娘说了这件事,表明了退让之意。
萧定和冯云香也很清楚次子的性格比小儿子更适合做皇帝,所以早已叫来兄弟俩面对面地把话说明白,也在之后定下了萧远风的太子之位。
之前一直没对外宣布,只是想将计就计地利用这事肃清朝廷。
萧远川上表请奏后,萧远风也走走形式地谦让了一番给外人看。之后萧定便挑了个好日子,正式册封萧远风为太子,并从文武百官家中选出四位贵女,赐给他做侧妃和良娣。
萧远风笑着接受,以示对朝臣的安抚。
能当官的都不是蠢人,朝臣们一看这一家子的做派,还有慕容泓等人的失败,渐渐都回过味来了。
这下没人敢再轻视新帝一家,朝堂风气一新,自此迎来了前后长达六七十年的丰承盛世。
而萧喜喜在父兄的信任下,也成了唯一一位能在青史留名,能以军礼下葬的开国公主。她带出来的红英军,也成了后世很多女子的目标和信仰。
**
当然,那些都是后来的事,说回到眼前,一切尘埃落定后,萧喜喜终于能安心坐月子了。
坐月子的时间过得很慢,好在她亲戚朋友多,每天都有人来看她,倒也没那么难熬。
出了月子又养了养身体,就到圆圆的百日宴了。
百日宴是在公主府办的,终于能出门吹风了的萧喜喜早早就起了床,叫来婢女给她梳妆,但谢逢接了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