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
再筛选、淘汰过一批的存在了。
一二队淬火循环赛。
赛如其名。
能进国一队的那是人中之龙还要更顶尖的存在。
这批人对自我要求更加严苛、自律性更强,也不太需要教练去督促。
所以进入国二队的秦小八发现自己不仅没有成功“考公上岸”,反而是现役生涯“苦修”的另一阶段。他又开始犯老毛病,想尽办法能躲懒就躲懒。
教练让练三组发球,他就少练七八个球,说自己练到量了。
教练让跑三圈步,他就趁教练不注意的时候,抄小道减少跑步路程。
教练让跳一百绳,他就偷偷摸摸瞎报数,一个数当两次跳地往上报。
但血脉压制这种东西谁也逃不脱。
秦小八这些小滑头,骗得了教练,没骗得了自己姐姐。
每天晚上7点到9点的晚训混双时间段,秦小八就被他姐拽过去加练。
顺便接受一番精神洗礼。
“我去参加乒挑联赛的时候,刚好是一二队大循环赛。我观察了一圈国二队人的水平,你很危险。这段时间只要有比赛你就去参加,把队内排名打上去,否则又要等明年六月份才有下一次机会。”
朱淇字句如诛。
秦小八苦哈哈道:“姐,我才刚来国家队,先休息适应下国家队的节奏阿行哎?”
“不行!一二队大循环一年就两次,在国家队的每一天、每一分钟都非常珍贵,一不小心就会被后面的人追赶上来。”朱淇从头上下地打量着秦晌。“你的球技又掉了,连这么慢的球都接不住。知道自己要进国二队了之后,拍子是不是一下没动过?”
“没有啊!我练了!真的练了!不信你问路哥!”
“你连胶皮都是上个月贴的,以为我看不出来?边角都往里缩、干的连弹性
都没有了!”朱淇拿着他的球拍,端详了一下。“我五天换一张胶皮,你丫的倒好,一个月用不了一张。还练球,鞋拔子都比你这球拍好使!让你打循环赛你就打,扯这么多理由借口干什么?”
“哎呀,我这刚来朝京,坐了那么久的火车,晚上还打地铺这身子骨都没恢复利索……”
“秦晌,我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抽你,你别逼我重回江淮泼妇。”
秦小八苦着脸:“我打……”
/
乒超联赛准备身兼三项的朱淇,训练任务繁重。
上午女单训练、下午女双训练、晚上混双训练。
每天的训练时长都塞得满满当当。
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秦小八,他感觉自己这老姐在国家队待了不到一个月,又涨球了。
因为把秦小八叫了过来,所以徐冬可以站在旁边指挥。
每天晚上的三训基本都是秦小八、宋临州男双VS女双朱淇、阿水;或者是宋临州、朱淇混双VS混双阿水、秦小八。
四个人随机打乱,各种分配。
但打到最后,徐冬发现宋临州和阿水的配合不太行。
两个人都是左手和两个右手还不一样,在乒乓球的技术系统里不适合组队。
右手双打可以给对方让位置,但是两个左手不行。
搭档起来进攻性太差、跑不开、很容易撞到一起。
尤其是对面两个右手的时候,进攻角度右手会下意识地打向左斜线,而左手只能用反手来接。
反手对正手,基本是吃亏的。
整体观察下来,徐冬和任心华都一致认为。
最好还是一左一右搭配。
虽然很累。
但朱淇很喜欢这种感觉。
疲倦让她觉得自己还活着。
正常情况下,全队所有人在晚上十点的时候都会收拾收拾东西离场、回去休息,因为十一点要查寝。
所以朱淇就会提前半个小时到训练场,等到七点所有人都起床之后再跟着一起去晨跑。
阿水觉得她有点疯,见过卷的没见过那么卷的。
前两天阿水还想着跟朱淇一起努力一把,第三天就彻底累瘫了死活都起不来那么早。而猫猫也因为身体在恢复中,需要充分的休息没办法这么拼。
好吧。
她的球搭子起不来。
已经做好准备自己对墙练习的朱淇到了地方之后发现门已经开了,站在门口还能听到球击打在墙上以及脚步跑动的声响,明显是已经做好热身运动训练半天了。
居然有人来得比她还早?!
卷王表示不能接受。
她倒要看看是谁。
因为人少而更显空旷的训练场右侧角落里,少年站在球桌前,旁边放着一盆小白球,正一个人对着另一侧空旷球桌练习着发球。
从地上散落的白球来看,他应该已经练完半盆了。
而练的内容,朱淇也很熟悉。
是她在世冠杯决赛上,打赢了李可善用的“超底线急速奔走式发球”。
他拿起一颗球,放在掌心、双膝随着右手抛球而微微弯曲,在球靠近腹部位置处摆动球板,从姿势来看是特别研究过这款发球的。
但是白球的速度很快、旋转不够,挂了网。
微薄的清晨熙光渗过纱窗,犹如一道圣光。
而他站在光圈中心,低头看着自己的球拍困惑。
白球击打的位置在黑色胶皮上留下了一个浅浅的落点。
难道要再往球拍边缘一些?
“不是这样的。”
身后忽然传来女孩的声音。
宋临州微怔,朝着声音来源看去。
女孩背着一个垂到她膝盖位置的球包,站在他身后不远处。
小秘密被发现后,就很容易脸热。
宋临州低着头,挠了挠脑袋:“你的发球很好,我想学一下……”
“要加一点拧的手感。”朱淇放下球包,把自己的球拍从里面抽出来,轻擦上面的表皮之后从旁边盆里拿出一颗白球。
她试了一下白球弹性,俯身、抛球、击球。
啪!
小白球枪出游龙,压着球网落在了对面球桌上。
速度又快又转,而且过网的时候极低。
她对球的旋转掌握也是出神入化。
随手的发球,就能打出这么高质量。
除了赞叹女孩的天赋之外,只有同样是运动员的人才知道能做到这一步需要耗费多大努力。
宋临州露出了“真厉害”的表情后,女孩扔给了他一颗球,叮嘱道:“拧的时候手指使劲儿,喔,我忘了,你是直板。那就让球在球拍上多一点摩擦力,反正不要直勾勾地靠力量击球,没有旋转就是会挂网。”
她像是一个“小老师”,抱着手臂站在旁边。
从摆姿、到板型、到直板如何打出旋转、再到球的落点无一巨细地交代。
一盆白球练完。
发球不是挂网就是过界。
但宋临州并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