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5


第十个球结束。

【第二局小比分,朱淇5:5昔灵恩】

上半场互相试探,下半场又开始拉锯战。

朱淇觉得这小孩真是……纠缠能力太强了。

她给个高质量的球,昔灵恩就用防弧胶顶回来,她要是给个普通过渡球,昔灵恩就用反手回旋。

朱淇整个儿一个有劲儿没地方使,一拳打在棉花上。

反正不管发过去什么球。

昔灵恩都能软绵绵地打过来,最后等到她的机会球,再一板子砸过来。

朱淇也不急,一个球一个球地打回去,先确保每一个球都能上台然后再找机会。

既然如此。

那就来拼基本功吧。

打左角、昔灵恩捞了一板,打右角、昔灵恩反撕了一板……

比赛时间瞬间被拉长了。

每一个球都至少拉到七、八板之后才有分数变动。

打到最后,朱淇身上的运动服已经湿透了。

但很可惜。

还是差了两分,以【13:15】输掉了第二局。

【第一局,朱淇0:2昔灵恩】

中间暂停。

“呼——”朱淇深吸一口气,伸手抓了一下湿漉漉的额发,然后把手上的汗水在身上蹭了蹭。

场上的加油声不减,大部分都是在给朱淇加油助威。

朝鲜人极少会出国,现场也不可能有朝鲜球迷。

朱淇习惯了听别人给对手加油,第一次发现这是自己主场的时候,还有点儿不太适应。

而对面的朝鲜女孩,完全没有被杂音干扰,气定神闲、目光如炬。

这种气质……和两年前的朱淇很像。

有一种未经俗事濯染的清澈。

朱淇不知道自己当年去澳宫参加世冠杯是不是也是这样,从无人知晓的不知名球员打入决赛和当时的韩国女单一号李可善碰面,然后一场比赛让自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大荧幕里面,双方球员站在各自的场外指导面前,调整状态的同时也在调整战术。

观众席上的观众都听不见任心华在说什么,但所有人都能看到任心华和朱淇的表情看起来都相对轻松。

难道她们一点儿都不着急吗?

阿水侧首询问旁边的徐冬:“徐指导,您觉得暴暴下一局追上去的几率有多大?”

现在已经落后两局了。

如果再输一局……

那就更难追了!

徐冬没有说话,她也无法判断。

这个朝鲜小队长,打法太怪了,而且是专门针对弧圈球进行过训练的。

换句话来说,朝鲜那边消息也非常灵通,居然能迅速掌握弧圈球这个技术,还研发出了针对弧圈球的方法。

第三局开始。

任心华对朱淇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她快跟不上了,你要坚持住。”

朱淇点点头,拿着球拍,一边对着胶皮哈气一边走向球桌。

昔灵恩发球。

依旧是下蹲砍式发球。

朱淇找到了接这种发球的方法,那就是“一拧破万转”。

不管什么旋转,反手拧都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朱淇摆好姿势,等着球落在桌上,然后迅速伸手用手腕的力量,来带动球在球拍上的摩擦来塑造旋转。

一拧、一拉。

球“嗖”的一声,在空中绕过一个弧线,落在对面的球桌内。

昔灵恩迅速绕到球桌左侧,想要打朱淇的左手

空档。

朱淇反应更快,一个撤步闪了回去,反手继续拉。

球又开始在球桌两端飞速运转,而且随着每次被打过来、打过去,球的质量都会更高。

两个人你来我往,谁也不让着谁。

球的左右斜角也越来越大,呈现出一个非常夸张的大三角形,被来回拉扯!

最后!

昔灵恩的脚步慢了一半,球拉丢了。

朱淇得分。

【第三局小比分,朱淇1:0昔灵恩】

第二个球,又是如此。

反拉、相持、对冲、大三角斜线……

【第三局小比分,朱淇2:0昔灵恩】

第三个球继续重复……

3:0……

4:0……

观众席上的人们个个头顶问号。

怎么回事?

怎么第三局突然开始局势一边倒了?

昔灵恩的速度突然变慢了,好几个球都没能跟得上朱淇的节奏,连丢三分。

而就连自己的发球回合,也只能得个一两分。

阿水好像能看懂了。

从第二局开始,暴暴就一直打昔灵恩的大斜角,让昔灵恩在球桌两侧来回跑动,以此来消耗昔灵恩的体力。

这种打法有点像去年朱淇和宋临州在世运会上,碰到的小斯诺和菠萝头,他们两个人的战术风格。

都是靠调动对手,来寻找得分机会。

第三局的时候这个战术就起了效果。

任心华告诉朱淇,下蹲砍式发球有一个致命点,就是在下蹲发球的瞬间,需要立刻站起来准备接下一板。

而且,昔灵恩为了给球增加足够的旋转,每一次下蹲都是深蹲。

这就意味着,这种发球对球员的膝盖损耗十分严重。

所以在球改大之后,没有人再愿意练这种发球。

朱淇的反手系统是当前最顶尖的,她能够拧回昔灵恩的旋转球。

然后多次打大斜角让昔灵恩跑动起来,增加昔灵恩的膝盖负担。

“暴暴的球还很快,朝鲜小队长想接住就只能跑得更快,膝盖的压力也就更大。”徐冬稍稍松了口气,觉得任心华给朱淇想得这个招可行。

前两局,朱淇和昔灵恩一直在比基本功。

朱淇这次也非常好,没有上头,稳扎稳打地先打消耗。

昔灵恩想要和她对冲,朱淇就对冲。

昔灵恩想要和她磨时间,朱淇就和她磨时间。

看起来好像是朝鲜小队长在主导对战,但实际上已经攻守易型了。

朱淇越打越得心应手,但每次接球的时候还是会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句——“打大斜角,打大斜角,打大斜角”。

【暴暴的这个大斜角拿捏得太到位了,每一个球都用尽力气往最边角的位置打,朝鲜小队长接的时候要绕着桌子来回跑。】

【其实在四强赛的时候,韩国金莉莉也想要用这种大角度来调动昔灵恩,可是昔灵恩的颗粒胶皮打过去的时候不带转儿,金莉莉就没能实现这一点。但暴暴不一样……】

解说在说道金莉莉的时候,特地强调了一下国籍。

虽说之前也是同胞,但毕竟换了国籍就代表别的国家出战,和自己人还是有区别的。

国内球迷们或许很想知道金莉莉换国家队的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金牌能在自己家手里,这样的话哪个球员离开其实都无所谓。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