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3


、季军猫猫。

现场支起了一面八一大队的锦旗。

因为是国内战,不升旗,但是会在领奖台大合照的时候,由省队内部架起来一个有省队名字的红旗。

这是朱淇第一次在自己主场打国家级比赛。

看着江东父老们、听着熟悉的乡音,感觉确实不一样。

赛后采访的时候,朱淇单独接受了一个记者采访。

男记者戴着一个黑框小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身为国家队运动员,回家的时间比较短暂。听说这是你加入国家队之后,第二次回江淮省,但是今天打完比赛明天又要回朝京了,估计没有时间回家和家里人聚一聚非常可惜。这次在自己的主场比赛,我们刚才听到有很多人都在为你加油,这当中有没有你的家人呢?”

“有,我的家人一直在看台上为我加油。”朱淇脖子上挂了条毛巾,简单擦了一下。

她满脸都写着“快问吧,好累啊,问完我要回去休息了”。

但这个男记者看起来一点儿都没有要放她离开的意思,不停问一些有的没得,什么平时喜欢吃什么、几点睡觉、几点训练、平时在队里和谁关系最好、和教练都怎么相处……

一开始朱淇还很有耐心的回答。

但是问到第三个问题的时候,朱淇就狐疑起来,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男记者。

刚才出来的时候没注意,这个记者的脖子上挂着的不是央视记者的工作牌。

而是一个挂着没怎么听说过的市区记者工作牌。

因为现在体育总局讲究“全民推崇乒乓球”,所以国内比赛对记者的要求不高,有记者证就能进入。

但朱淇一般都只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或者是省级记者的提问。刚才打球打累了,一出来也忘了这件事,没注意看这人脖子上挂的记者牌。

“最后还是要恭喜你获得了比赛的胜利。我们注意到你从来没有在公共场合聊到过自己的原生家庭,听说你三岁那年母亲去世、父亲再婚,在你六岁那年和父亲断绝了所有的联系,请问这件事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这对你成为乒乓球运动员来说,有什么间接性的影响吗?”

这句话一问出来,朱淇就懂了。

她遇到黑记者了。

第73章 中美交流赛现在女队走了一个、男队走……

90年代的中国新闻界正处于转型期。

媒体记者们的水平和职业道德参差不齐,再加上90年代人们防范意识并不强,很多记者发现手握“黑料”可以勒索钱财,属于国内狗仔的前身。

而有一些低级点的黑记者,还会故意问一些别人会觉得窘迫的问题,以此来达到吸引人注意的话题来提升自己家版块的瞩目。

但这些黑记者的主要目标,基本都是以个人企业为主。

不至于盯上她一个小小运动员吧?

而且她一个打乒乓球的,也没什么值得挖掘的东西。

平时呆在管理中心,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打比赛基本上见不到她的人。

别说是什么黑料了,就是白料也没有。

现在也不是运动员明星化的时期,更没有什么站姐买这些黑料。

那就只能说明眼前这记者有病,故意挑事儿。

这种时候,朱淇绝对不会落人话柄,这种问题只要顺着他的话题回答,就会落入对方的圈套,所以就不能回答。

于是,朱淇在这种时候就很喜欢反问:“首先很感谢你的提问,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十分好奇一件事。这位记者先生,你是体育记者吗?”

“是的。”男记者端着话筒,不明白朱淇为什么这么问。

但是在回答的时候,朱淇感觉到了他有一瞬间的犹豫。

朱淇流露出非常好奇的表情:“那你为什么总是问一些跟打球没关系的问题呢?你真的是体育记者吗?你之前从事的工作不会是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吧?还要盘查一下家里几口人。”

男记者有点窘迫,笑容十分尴尬但还是嘴硬道:“我是体育相关记者。”

“那你问我几个跟球有关的。”我看看你的水平。

朱淇弹了弹手里的毛巾,一边叠一边像老师盯着小孩背书一样,看着男记者。

“嗯……你最后一局和沪海队的方淼打得非常焦灼,我想知道你面对自己的同屋室友,平时都说跟你关系很好的朋友,你打赢她有什么样的技巧吗?”

朱淇乐了:“首先,我和她的第六局并不算焦灼,最焦灼的是第五局。虽然最后一局第六局是决定胜负的场次,但是站在我们圈内人的角度来看,第六局一开始其实就已经拉开比分差距,我之前得分太多,到了中后期阿水实在没有办法追上,所以第六局不能称之为焦灼。其次,作为一个体育记者是不能问运动员战术相关问题的,因为要防止外协的人看了采访研究自己人。”

男记者嘴巴动了一下,好像没反应过来,但还是保持一副端庄的样子想要把话题再拉回到自己手里:“因为、嗯、因为我们这次是想要更多了解一些运动员在赛场外的生活……”

所以说,这就是压根没有认真好好看比赛的意思吗?

“但是我觉得你们只要关注赛场上的情况就够了,身为记者更多要注重正能量的传播而不是家长里短的鸡毛蒜皮。我认为你选择在一个国家级赛事里提问一个和比赛毫无相关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很滑稽的事情,难道我的成绩和努力不值得你的关注吗?”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男记者能说不是吗?

那个男记者本以为这个小女生才19岁,看起来这么稚气又年轻,再加上自己对运动员的刻板印象就是从小在外面打比赛,除了训练就是训练,没有接受过什么社会的毒打。

这类人涉世不深、心直口快,肯定很轻易就能套到一些有意思的话题。

但没想到朱淇反应这么快,而且还口齿伶俐。

男记者脑袋转了又转,想再继续询问点什么的时候,猫猫带着阿水换好衣服过来了。

“我们休息时间到了。”猫猫指着自己手腕上的时间,拉着朱淇往门外走。“不好意思,采访结束。”

眼看着比赛结束,运动员们开始依次离开,男记者知道这个计划不行,只能拿出手机打了一通电话。

“婶子,这事儿我真帮不了。我没这么大的能力,只是一个小专栏的小记者,哪儿能去管国家队运动员的事儿……”

电话另一端的女人十分焦急,连忙说:“不行啊大刘,我跟你妈这么多年的邻居,这个忙你一定得帮一帮……孩子怎么能不见自己亲爹呢?帮我们一家人团聚,你也是办了件好事儿啊,我跟你叔一定好好感谢你……”

男记者也很无语。

如果真是什么一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