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1


着两个人。

朱淇需要兼顾一下身边的搭档,考虑清楚自己这一个球打过去的时候——对方会回击什么样的球——自己的搭档是不是好接?

和阿水组双打的时候,阿水什么都听自己的,要怎么打就怎么打。

包括和宋临州一开始组混双的时候也约定好了,所有的战术都要听朱淇的。

这么长时间以来,朱淇已经形成了这个习惯——就是把双打当成单打。

原来如此。

朱淇抬头一眼坐在旁边的徐冬,然后低了低眼眸。

徐冬接收到朱淇这个视线的时候,就知道朱淇懂了。

她很欣慰。

第六局,朱淇的发球局。

她抓了抓球,用指腹擦掉球体外面的灰尘,然后走到宋临州的身边,小声问了一句。

“你希望我打哪里?”

宋临州一怔,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是搭混双以来。

朱淇第一次主动问自己需要什么球。

一般情况下来说,问这个问题的人都是他。

朱淇这么一问,宋临州反而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但还是仔细想了想,说道:“打反手的时候加点弧线——”

朱淇点头,开始俯身做出发球前的准备姿势。

宋临州退到自己的位置上,左手握拍,等着发球。

两个人同时弓起上半身,运动服包裹着微微凸起的脊椎和肩膀的肌肉线条,像是两只蓄势待发的小兽。

第91章 莫斯科世运会-混双梦想是没有办法放……

“中华队——”

“加油——”

一小部分中国人站在看台上,喊口号的声音一次比一次更整齐,似乎有人在现场指挥。

当口号整齐之后,又开始加大分贝,振聋发聩。

围观比赛的群众手里舞着国旗,来回摇晃的时候也使了不少劲儿。

仿佛他们晃动的速度越快,麒麟组合就能多捞一分。

然而这一招似乎确实有用。

第六局开始,麒麟组合就打出了优势。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宋临州打得没那么僵硬了。

阿水看得有些热泪盈眶,明白这是朱淇开始主动给自己的搭档垫球了,真是不可思议,这还是他们两个人搭混双以来的第一次。

朱淇其实也有些不适应。

因为自己只有在打单打的时候,才会考虑这个球发过去、对方接球打过来、球可能会是什么旋转、落在什么地方、自己要怎么回击可以得分。

双打的时候,朱淇从来没有考虑过下一板。

她只会想着上一个球队友应该给过去什么旋转、下一个球自己怎么接更容易得分。

但自己没有办法得分,下一个球搭档接得困不困难——这件事朱淇没有考虑过。

击球的声音越来越沉。

哪怕是没有经过特别培训的观众们,也感觉到球拍击球的时候,胶皮裹挟着白球的声音非常沉重。

这个声音又闷又响,节奏又快又密集,像是有一个小锤子轻轻敲打所有人的鼓膜深处。

白球来回摇摆,像是一个小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地。

无数双眼睛跟着晃动,生怕自己错过一点细节。

任心华看着更是胸口发热,脑袋也昏昏沉沉的。第二局比赛的时候,她从兜里拿出一瓶药,捏了一粒直接干吞了后现在才感觉药效发作,胸口没那么堵了。

谁知道自己吃药的全过程居然被摄像头捕捉到,还传回了国内的央视报道。

她更没想到多年之后有人考古这场莫斯科混双四分之一半决赛的时候,有人开玩笑地称呼为——“国乒之母看孩子打球也得吃降压药。”

很好。

朱淇不执着于在自己出手的时候得分,开始给宋临州过渡几个球了之后,宋临州打得更轻松一些了。

多拍相持之后,朝鲜队混双展现出了他们在衔接方面的一些问题。

任心华很满意。

之前朱淇把双打当成单打,其实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本身朱淇在这个混双里面就是主要输出点,且朱淇自身也有这个能力得分。

遇到水平、默契、或者对方混双里面某一位球员个人实力水平不如朱淇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就能占尽优势。

但如果遇到像朝鲜混双这样,各方面综合水平多能和麒麟组合不相上下,就会出现这样焦灼的情况。 网?阯?发?b?u?y?e???f?????e?n????0?2?⑤?.???o??

但好在。

朱淇明白了这个道理。

第六局打得很顺利。

朱淇在观察完对方男选手的站位之后,推了一个中线长球,对方果然挑了一个上旋球回来。

宋临州虽然不会拉弧圈球,但是他接得很好。

身边一群人都在练弧圈球,他的直板具有单挑全世界弧圈球的能力。

【小比分,朱淇/宋临州11:7昔灵恩/宋水博】

【大比分,朱淇/宋临州3:3昔灵恩/宋水博】

比赛双方进入了决胜局。

徐冬长长吁了口气,原本看第五局最后一个球朱淇拉丢了的时候,她站起来的双腿都有点哆嗦。

大比分被对方连掰两局,对于麒麟组合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掉士气的事情。

朝鲜教练也没有想到,中华队混双居然能调整得这么快。

这两个人几乎完全没有受到前两局的失利的影响,再上场的时候又把球抡地到处乱飞。

“不要跟对面两个人拼跑位,他们两个人的跑位太刁钻了,密不透风没有任何偷袭的可能,还是要看单板质量……”朝鲜教练给两个人一边将战术,一边鼓励性地拍拍手。

昔灵恩看了一眼旁边同样在跟自己场外指导说话的朱淇,深深吸了口气,调整好自己的心跳之后擦了一下额角的汗水。

两年没见,朱淇的球更凶了。

中华队混双的步伐是单独练过的。

在桩上练习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重心的稳定。

练的时间久了,在地面上奔跑的时候还保留着前脚掌抓地的习惯。

朱淇和宋临州的身形切换得太快了,有的时候感觉这个球好像会打到队友的身上,但下一秒又稳稳当当地飞到对面的桌子上。

有了朱淇给垫球,宋临州打得也更加畅快。

直板的灵活性充分发挥之后,反而让昔灵恩有些难受了。

她本身是防弧胶皮和反胶结合,防弧胶皮没有办法主动制造旋转,这属于防弧胶皮的劣势,所以一般都是用防弧胶皮提防旋转球。

但是直板打过来的球,弹起的速度很快。

昔灵恩觉得自己每次用防弧胶皮去推挡的话,因为球的弱旋转而导致挂网。

就算昔灵恩能成功上台,朱淇也会立刻补一个飞扑斜角。

“尽可能把他们两个人从近台赶到远台,只要让他们离桌子远点儿,就是你们的机会球。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