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
。
她爸也是这样大义凛然,要守规矩,不能占公家便宜,让她认命留下。
她好不容易来了机会,又是让她让出去。
江敏云想哭,她忍着了,“爸——”我不还。
不等她说些什么。
就被姜母打断了,“被抢走的对象,我们老姜家没兴趣,还回来的东西,我们更没兴趣。
江家丫头,你不必哭丧着一张脸,觉得我们姜家是上门要人的。这你就大错特错了,我们今儿的上门,只是想告诉你一个道理,姜家没有孬种,姜家闺女更没有平白被人欺负的!”
她这是为了女儿姜舒兰出头,却不是为了女儿姜舒兰抢回相亲对象。
这一点,姜母一直都拎得清。
姜母越是这样,越是让江敏云羡慕,羡慕到想哭。
“干奶奶……”
她喊了一声。
姜母没搭理她,继续吩咐姜家和尚,“给我守住了。”接着,她朝着江敏云屋内的姜家老三催促道,“老三,你给我砸快点!”
姜家人讲理,谁惹他们他们报复谁。
就是大队长来了,也挑不出来理儿。
江敏云快哭了,“干奶奶,你别砸了!”
姜母冷笑一声,“你也别哭,把我们姜家打点的钱赔我了,你自给儿在屋随便哭。”
这话,让江敏云哭声一僵,没法子,被人打上门了。
只能咬着牙滴着血,拿了几十块钱赔给姜母。
还听着姜母临走前,跟姜家人商量,“这钱,够给你小妹在扯几件好棉衣了!”
江敏云,“……'”
……
姜家,男人们都出去了。
家里只有几个嫂子,剁猪草的剁猪草,喂鸡的喂鸡,做饭的做饭,没有丝毫慌乱。
一看到大嫂蒋秀珍领着姜舒兰回来,顿时迎了上去,二嫂拿着一个粗瓷碗,递过来。
“舒兰,尝尝我的手艺,退步了没?”
粗瓷碗里面装着粘豆包,豆包黄橙橙的,蒸的宣腾腾,看起来软绵可口。
二嫂没问相亲的事情,让姜舒兰松了一口气。
她接了过来小口吃着,满口的香甜软糯,“谢谢二嫂。”
姜二嫂怜爱地摸了摸脸,“舒兰,别怕。”
大不了,他们泼上一家人不要了,冲到郑家去拼命。
姜舒兰咬着豆包,她低头,垂眸的时候,眼泪吧嗒吧嗒掉了下来。
她的家人太好了。
真的太好了,正是因为太好了,她才不能拖累他们。
半晌,姜舒兰抬头,止泪,“二嫂,我不怕。”
她已经有了决定。
姜家人围着江家门外,足足两个小时,这才回来。
这还不是结束,只是个开始,今儿的只是第一天而已。
等到全家人都聚集在一起后,所有人都担心地看向,“舒兰。”
姜舒兰声音轻软,“娘,你们都回来了,我想和大家说个事儿。”
她没去问江家,因为她知道,她娘能够处理好。
“什么事情?”
姜舒兰语气平静,“郑向东让我在家等着他来娶我。”
这话一说,姜家人瞬间握起了拳头。
同样的法子,用在江家人身上有用,那是因为江家人要脸面。
放在郑家身上没用,因为郑向东不要脸,他就是个滚刀肉。
“我打听了,隔壁松江市有个尼姑庵,是建国后唯一保留下来的。”
她抬头眼神坚定,语气平静,“我去当姑子!”
这是她最后的出路。
不嫁给邹跃华,也不用嫁给郑向东,更不用拖累家里人。
“舒兰!”姜母声音急切,“舒兰,你别急,咱们在想办法,在想办法。”
姜舒兰摇头,声音苦涩,“娘,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不用连累家里人,更不会拖累她未来的孩子。
至于她自己,怎么样都行。
整个屋内,一下子安静了下去,有些沉闷和难过。
难道,只能嫁给疯子郑向东吗?
安静的气氛被打破,外面传来一阵敲门声,“请问,这里是姜舒兰家吗?”
第9章
这话一落。
姜家人面面相觑,还是姜母率先反应过来,她站了起来,朝着门口走去,边走边擦泪,“谁啊?”
她哪里是为了去开门呢!
她就是不想让闺女看到她哭了,要强了一辈子的人,在闺女面前永远都是支柱。
“老乡,是我,我是公社的于建卫,也是你儿媳妇蒋秀珍的同事。”
这话一说,姜母的警惕的神情放缓了几分。
她开了门,不由地打量对方。
于主任穿着洗得发白的棉猴儿,戴着眼镜,胸前的口袋别着一个英雄牌钢笔,一脸不怒自威。
瞧着倒像是一个大领导。
姜母看人没得错,她揉了揉哭红的眼睛,当即换了称呼,“这位领导,你找我们家舒兰做什么?”
“喊我于主任就行了。”
于主任没做过媒婆这个职业啊!
被这么一问,也不由得愣了下,他仔细措辞,“是这样的,婶子,我来帮人说个亲!”
“说亲?给谁,给我们家舒兰吗?”
姜母眼睛都亮了,一改之前的颓丧,喜笑颜开,拉着于主任的胳膊,就往屋内去。
这前后转变的态度,实在是让人咂舌。
于主任也被见姜母这般热情给弄懵了,但是好歹算是顺利进去了。
这说亲说亲,这不进屋怎么说亲?
他们前脚一进门,后脚,外面看热闹的社员们就跟着道:
“那不是公社的大领导吗?他怎么来姜家了?”
“我刚听着说是来给姜家说亲的?好像是给舒兰那丫头说亲!”
“不能吧,舒兰都是老姑娘了,又有郑家那个鹰眼子盯着,谁敢要舒兰?”
“就是,没看到人家大厂长选了江敏云,都不乐意要舒兰吗?”
说最后这话的是,姜母的老对头了张桂英。
她儿子当年也想娶姜舒兰,但是姜家门楣高,看不上乡下的泥腿子。
把他们家给拒了。
哪里想到,前脚拒了他们张家,后脚姜舒兰就被郑家那小子给盯上了。
对张桂英来说,这就是老姜家门楣高的报应。
舒兰那丫头,要是嫁给了她儿子,这不就没这么多事情了吗?
旁边有和姜母关系好的社员,忍不住来怼了一句。
“桂英,我看你就是酸,酸人家舒兰养得好,别说姜家,要是我有舒兰这种闺女,我当娘的眼角能不高吗?要我说,你家栓子就是在养八百年,那也娶不到舒兰丫头。”
张桂英想反驳些什么,但是周围的社员都跟着煞有其事地点头。
她不想犯了众怒,只能灰溜溜地跟了进去。
姜家堂屋内,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