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2


,也要一样算进去。”

这话,让李红英和领导对视了一眼,工作也越发卖力了。

这建设公债一卖,就是到了下午六点快要下班的时候。

只是,外面还停留着一些人,李红英都准备扎帐关门下班了。

看着外面的人还不走,她不由得纳闷,“你们这是还要买吗?”

“我们信用合作社的建设公债已经卖完了,最快一批过来,也要后天才能到,你们后天再来买吧!”

听完这话,徐美娇和肖爱敬一阵扭捏,“是这样的,同志,我们想问问,我们在买了这么多建设公债的情况下,你们会不会给我们发锦旗啊?”

肖爱敬点头,“是啊,我买了一千,徐美娇买了一千五,我们买的也不比姜舒兰同志少多少。”

怎么着的也该颁发个锦旗吧?

听到这话,李红英了然,她拉门的手一顿。

“抱歉同志,你们愿意支持我们,我们非常高兴,但是——”

她话锋一转,“但是锦旗是真没有了,我们会给姜舒兰同志颁发锦旗,是因为她是第一个在我们信用合作社购买建设公债的人。

而且她一买就是两千。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她都打破了我们信用合作社的零蛋和指标,所以才会给她特殊颁发锦旗。”

“你们的话,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无法颁发锦旗,但是我也会跟我领导提下,到时候让他们对你们进行口头表彰。”

这话,让徐美娇和肖爱敬都有些失望,“这样啊。”

两人失望透了,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排队一下午。

把家里的钱全部都耗进去了,就得到一个口头表彰。

除了大晌午那情况,其他的口头表彰都是在私底下的。

谁知道啊!

“就不能想办法也送一个锦旗吗?”

这种实质性的东西,对她们男人才有效果

李红英摇头,“不行了。”

两者意义都不一样,前者姜舒兰买,那是真心实意的买,根本没想着要锦旗。

后者买,是因为看到姜舒兰买,尝到了甜头,这才来跟风。

孰高孰低,自然一目了然。

等两人离开后,李红英叹了口气,进去后。

钱副行长变问,“卖了这么多建设公债,你还不高兴啊?指不定海岛信用合作社,这次从从以往的鸭蛋变成第一了。”

因为军嫂们的带动,连带着当地的人也跟着一窝蜂过来买。

李红英摇摇头,“她们是来买,不过却是抱着目的来的,问我们合作社要锦旗的。”

“这锦旗真要是烂大街了,咱们合作社岂不是也跟着掉底子?”

钱副行长点了点头,“你说的有道理。”

“我会跟上面反应,到时候进行口头表彰吧!”

三天后。

雷师长接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是当地领导的,一开口就哈哈大笑。

“老雷啊!这次合作社卖建设公债的事情,我替组织谢谢你们部队啊!”

这电话算是双方的破冰征兆。

雷师长一听,立马来了精神,谦虚道,“哪里哪里的话,为组织做贡献,是每一位老百姓都该做的,我们部队也是一样。“

“我听说下面的人说,这次带头买的是一个叫姜舒兰?姜同志?我过不去,你作为部队的大领导,就替我慰问下姜同志,替我谢谢她。”

因为海岛信用合作社的建设公债一下子冲到了前面。

被南方所有合作社都给关注了。

其他合作社自然不甘心,被一个落后小地方的合作社给甩在后面。

大家现在你争我赶,建设公债一下子卖出去了大半了。

可不要小瞧这一笔数目了,国家正需要用钱的时候,这可是及时雨啊!

姜舒兰就是那个翅膀,轻轻地挥了下,连她自己都没想到,会有这种效果。

雷师长沉声,“姜舒兰同志,是个思想觉悟高的好同志,我们这边自然会对她进行嘉奖。”

那边领导点头道谢。

“你们既然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我们也不可能卡着你们了,海岛上面的橡胶林,我知道部队一直想接手。这次我们不会在插手了,具体你们和百姓谈,谈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他能保证的就是让地方不在干预。

这话,让雷师长嘴都合不拢了。

橡胶这件事,一直像是卡在双方喉咙的地方,互不让步。

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一次,竟然让步这么多。

等挂了电话,雷师长哈哈大笑,“姜舒兰真乃我部队福星。”

接着,他一拍桌子,精神抖擞,“把所有营级以上的干部,全部给我喊过来开会。”

第61章

雷师长的动作很快,直接召集了所有有职位的人,进行开会。

森严肃穆的办公室,长条桌从头到尾坐着乌压压的人头。

不少人都拿着硬壳笔记本和笔,纷纷严阵以待。

其中,最为显眼的则是落在右侧第三个座位的周中锋。

因为,在场一群的糙汉子的情况下,他长得太俊儿,俊得和这些人有些格格不入。

雷师长也是,他一开会,扫了一眼大家, 第一个扫到的就是周中锋,养眼得很。

他收回目光,轻咳一声,“大家都知道我找你们是什么事情吗?”

这话一落,大伙儿齐刷刷地摇头。

这他们哪里知道,这次开会开得太急了,临时通知,火急火燎地赶过来。

“是这样的。”雷师长站了起来,“地方上同意我们部队这边接手当地橡胶林。”

这话一落,现场一片哗然。

“什么?他们之前不是一直不同意吗?怎么会突然这般同意?”

橡胶林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再或者说是一个金库。

海岛上成片的橡胶林,产出的橡胶用途极广。

不止是自行车,汽车等等车上的轮胎原材料,还是一些鞋业布业,以及各种传送运输带业的主要原材料。

橡胶林一直处于地方和部队争执的地带。

海岛这边太过落后,地方上其实没有能力搭建起整个橡胶产业,但是又不甘心白白的,把橡胶林交给部队。

其实,地方上没错,不想也不愿意不信任把自己的亲儿子一个外来的养。

但是部队也没有坏心,他们来建设海岛,一直都是为了让海岛将来更好。

哪怕是接手橡胶林,也不止是为了财政,还为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条件。

海岛这边实在是太穷了,太落后了。

他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希望海岛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希望这里的老百姓能够过得好。

所以,橡胶林一直都是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

于是,有人问了,“地方上不是一直很坚持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