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2
裂缝,应该是之前下大雨冲刷的,导致灶膛里面带着潮气。
这才是失败的原因。
姜舒兰似乎知道了,她朝着姜父道,“爹,重新烧一口灶膛,放进去,放进去十八分钟。”
“用大火。”
她要倒着测试。
姜父闻言,忍不住笑了,他就知道他闺女,不容易被挫折打败。
他迅速的行动起来。
果然。
大火的灶膛,十八分钟后,还是焦的。
“十五分钟。”
“十二分钟。”
等十二分钟拿出来铁皮后,上面的白色的山竹肉,像是棉花一样,一下子缩水了几分,但是外观却仍然好看。
姜舒兰拿在手里掂量了下,轻飘飘的,又放在嘴里咬了一口。
果然——
很不错的味道,说干吧,但是有劲道,说湿吧,到嘴里又没水。
姜舒兰几乎敢断定,这就是她要的山竹干。
她迅速拿着一个硬壳笔记本,把之前制作山竹干的过程,给全部记录下来。
又朝着铁蛋儿道,“去厂子内,找司务长叔叔,让他快点过来。”
铁蛋儿嗯了一声,飞的一下子跑了出去。
司务长过来的很快。
“成功了?”
姜舒兰嗯了一声,把最成功的那一批山竹干,递给他,“你尝尝?”
司务长一咬,顿时眼睛一亮,“好。”
“就是这个了。”
比起罐头,他更能接受这山竹干,方便不说了,而且好像烘干后,没那么酸了。
想到这里。
司务长朝着姜舒兰道,“走走走,你跟我去一趟办公室,咱们可以重新谈订单了。”
谈订单是姜舒兰的长项了。
姜舒兰嗯了一声,换了一身衣服,和姜父姜母说了一声,趁着闹闹和安安的注意力被拨浪鼓转移的时候。
顿时蹑手蹑脚的出了门。
她一走。
苗红云停下剥山竹的手,忍不住道,“舒兰这也太不容易了。”
一天到晚忙的停不下来。
姜母叹了口气,“钱哪里是那么好挣的呢。”
岛上不少人都羡慕,姜舒兰独一份拿厂子的分红,那分红一分就是四位数。
是别人几年才挣到的钱,但是他们却没看到,舒兰背后付出的东西。
司务长这个大男人都拿不下来的一摊子,但是舒兰能拿下来。
还能掌住方向。
就这一点,钱,是她应得的。
办公室。
司务长一路介绍,“你绝对想不到,咱们海岛部队的货,在首都销量最好的不是那些大厂,而是首都的百货大楼和各处的供销社。”
大厂虽然订购的订单量大,但是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有。
但——
百货大楼和供销社不是。
虽然看起来他们要的货不多,但是别忘记了,他们是每天都源源不断的要订单。
等这成年累月加起来的出货量,吓死人了。
姜舒兰不意外,“百货大楼和供销社的客流量大,尤其是供销社,这是普通老百姓能去得起的地方,再加上首都人兜里面到底是有钱的,这一来二去,销量起来了,也是正常的。”
可不要小瞧了。
若说,当初姜舒兰他们只是吃下了首都百货大楼和供销社,一半的市场的话。
随着,百货大楼和供销社卖货爆了以后,那荔枝罐头,芒果罐头,简直成了人手一份送人的礼物。
若是能拿到这种罐头去送人,也会被人高看一眼。
说白了,到底是物以稀为贵。
首都那边虽然有芒果荔枝往那边运输,但是这成本之高,怕是只有达官贵族和有钱人家才吃得起了。
普通老百姓别说吃了,就是见都没见过。
而姜舒兰上次拿下的订单,相当于一下子把海岛部队的货铺到了首都去,她甚至没有铺完,但是货好便宜。
又是各大厂子发的节礼,这一下子就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
荔枝罐头和芒果罐头,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宝贝。
更别说,还有那些海货了,咸鱼干,干虾,海带,紫菜,这些东西,前者是咬咬牙能买得起的,尝尝鲜,后者则是几乎家家户户都买得起。
尤其是紫菜,每次只抓一小把,煮汤的时候在淋一个鸡蛋进去,全家都能香嘴。
还能补充点碘,预防下大脖子,那最便宜的紫菜和海带,几乎次次供销社上货,都能被抢完的存在。
姜舒兰分析完,她扫了一眼办公室,朝着司务长道,“你把海货厂的账本拿给我看下。”
司务长愣了下,拉开抽屉,递过来厚厚的一本账本,还有好多票据,他还没来得及入账。
只能尴尬道,“我只登记到上个月月末的,这个月还没开始登记。”
太忙了,忙不过来。
这个月已经十二号了,姜舒兰顿了下,她接过账本,迅速的翻看起来。
足足十五分钟后。
她朝着司务长提议道,“海货厂你们加大下出货力度,海带和紫菜的量起码要翻一倍,不止如此,还要寻找他们的替代品,要物美价廉的海产品,让大家都能买得起的。”
她看完盈利,然后拿着笔在上面画了下。
“司务长,你看到了吗?海带紫菜最后的利润,不止干虾咸鱼干低,甚至,还隐隐有超过的趋势。”
姜舒兰若是懂后世的经济生意,她就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薄利多销。
别看海带和紫菜这个东西卖的便宜,但是一次上万斤的出货,而且每次被抢购一空。
这数量多起来,收入和利润也就可观了。
司务长愣了下,姜舒兰没说,他还真没看出来账单还有这种隐秘的地方。
他下意识道,“是吗?”
姜舒兰点头,继续拿着账本说,“干虾咸鱼干这类俏货,卖了三万八。”
“但是你看,海带和紫菜却已经有三万五了。”
“司务长,你算过成本吗?咱们在渔民手里收购的还带和紫菜,相对于干虾和咸鱼干比起来,哪一样更高?”
司务长愣了下,忙又从抽屉里面拿出一个账本,递给姜舒兰。
“这个是进货的账本。”
这个是每天都登记的。
姜舒兰接过来迅速的翻看起来。
果然。
海带和紫菜的成本,从开厂到现在所有的进货成本,才九千二。
而干虾和咸鱼干瑶柱这些的成本,却有一万四。
她迅速拿着纸笔算了起来,“按照这种利润来算,海带紫菜的利润比干虾他们足足高出三分之一。”
这话一说。
司务长呼吸加重了几分,但是很快他想到什么,“我们从渔民手里收到的还带和紫菜,那个量不会太多。”
渔民都是那种小木船,指望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