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5


是玉儿就这么去,终归是未出阁的女儿,也说不过去。若是把婚事提前,这一个月得操劳亲家,我又过意不去……”

李莞喜道:“姑姑放心,婚事就包在我身上,保证办得让姑姑满意。”

李莞知道贾敏是个心思通透的人,但没想到她开明至此。就是放在后世,也是难得的开通。

“宫裁,你可要注意身子,别太累着。可不要大办特办,又在这个口子上……”贾敏道。

当今圣上登基以来,广开鸿儒,召集贤才,修河堤,治水患,平西北,办了诸多利国利民的大事。然而,太上皇晚年留下了诸多鄙政,如今的国库捉襟见肘。眼下要打南越,朝廷正值用银子之际,皇上的目光早就盯向了四王八公这些旧功勋,以及其盘根错节的网脉。皇上把忠顺王这个当朝第一权臣,放到户部,追讨官员欠国库的银两,就是有要整治四王八公的意思。

当然,贾家这些年由李莞掌家。悍妇主持中馈,一家都很是消停。况贾家也未在朝廷核心多年,国库的门都摸不到,更谈不上欠国库的银子。此时的整治,还轮不到贾家。

“知道,姑姑放心,我一定把婚事办得热热闹闹的,既不铺张,又温馨。”李莞道。贾敏说的风口,便是如今的局势。

贾敏听李莞如此说,这会子,眉眼是真的舒展开了。元妃省亲就是李莞办的,外边看着体面,里边也没有耗家底。当初跟元春一起省亲的吴贵妃和李贵人,一个在城外买地修盖省亲别院,一个在家里耗巨资动工破土。两家耗尽家资,家主在外敛财变本加厉。如今,吴家和李家,和很大一部分朝廷高官一样,正在四处在筹银子,来填补国库的账了。

“如此甚好。”贾敏道。

且说黛玉在探春处玩闹一番,回头去找母亲一同家去。探春也跟随黛玉一处,想着若姑姑不同意林姐姐随军去南越,自己也能帮着林姐姐说两句。

结果,黛玉、探春二人一来稻香村,就听到贾敏跟李莞在合计黛玉跟李岩的婚事。

“玉儿跟岩哥儿定亲也有一年多了,此时成亲,也合礼仪。”贾敏道。

刚刚掀帘而入的黛玉和探春二人,一脸震惊。

“母亲……”黛玉的脸瞬间一阵绯红。

“太好了,林姐姐。”探春激动得双手握住黛玉的手,高兴得都快蹦起来。探春本觉得,是因为自己被南安郡王太妃点中去和亲,岩哥哥、林姐姐才要去前线,耽误了二人的婚事。现下探春闻此,可谓是天大的喜讯。

“林姑娘只管放心,大嫂子保证办得让你们满意。”李莞笑着道,“我的办事本领,那是有目共睹的。”李莞今儿高兴,又代表了李家,就不像往常那么低调了。她的弟弟要娶大才女回家,那可得高调一些了。

黛玉低着头,手里搅着帕子。她想随军也好,他们提前日程的婚事也好,都是母亲、大嫂子同意、拍定的。岩哥哥目前是不知道的,也不知道他的想法。

虽然未出阁的女子跟未婚夫婿,一般是不见面的,但是黛玉出入太医院,在宫中总能远远地看到他。不过,她以往只是远远地看看而已。

而这一次,她想自己跟他说。

本朝的将领只在点将领了兵符后,才跟军队在一起。平定西北后,李岩封侯,回到京都,领了禁军。所以,黛玉出入宫廷时,就能看到他。

次日,李岩依例巡查宫内外的禁军守卫。

有兵士来报:“李将军,您请的太医,在宣德门外侯着您。”

李岩一脸懵,我好好的,什么时候请了太医啊?但是他并未道出心声,因为身旁皆是站列得整整齐齐的兵士。

李岩道:“我祖母最近饮食稍差,找太医去给祖母瞧瞧。”李老太太得知他要去打南越的消息后,面上支持,但到底还是心疼孙子,最近也是饮食差了些。老太太不让惊动太医院,便在外边找大夫看过了。大夫开了几副药,说不打紧。因此,李岩这么说,也是实情。

李岩倒有些好奇,是哪位太医主动在宫门外找他,正好可以让他给祖母瞧瞧。

走出宣德门,但见一束发白衣,背着药箱,带着小药童的医者,驻立在墙角。洁白的裙裾,和束发的飘带,在城墙外的风中飞舞,如出尘的仙人一般。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未婚妻子林黛玉,以及她的小丫鬟雪雁。

她冲他见了个礼,“太医院林医挚见过长宁侯。”

抬头间,她竟比天上高挂的太阳还要耀眼。李岩一时间呆住了,回过神又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虽然他们订婚了,但是却始终依着礼法,其实并没有单独相处过。

此时此刻,他脑海中只回荡着姐姐平日里说他的,你这个石头啊。

“林医挚。”李岩忙还礼。

“在下如约到此,给老太太请脉。劳烦长宁侯带路。”黛玉道。她来的路上本有些紧张,因为以往和他相处,要么远远看着他,要么在府里碰到,身边也是有一众的姐姐妹妹簇拥笑闹着。没想到,他比她还紧张,她反而成了不那么紧张的一个。

“哦,对,那劳烦林医挚了。”李岩道。他俩还想一块儿去了。

李岩将自己的马车让给黛玉和雪雁,他骑着马,领在马车之前。

看着远去的李岩的背影,守在城门外的士兵们议论着。“长宁侯,真是孝子贤孙,无论多高的爵位,都不忘记给自己的祖母请太医。”“那位林医挚,好像是长宁侯的未婚妻。”“什么?那医挚是女子?”“你怎么才知道……”

黛玉从马车的帘缝中看到,那不是去往李府的路,还是通往城郊的路。想必岩哥哥是知道,她有事要找他。

京郊有一片柳树林,古来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李岩想着,今日带着黛玉去长宁侯府看祖母之前,就跟她好好道个别吧。

李岩下马,牵着马立于柳树下。柳林外有一条护城河。杨柳依依,流水淙淙,李岩的神色有些肃穆。他本不惧生死,其父李守中在接受李岩武举为将后,便常用李白的“男儿裹尸以革,魂归关山月”来教导他。

然而,此时此刻,对着她,他却什么都说不出来。南越跟漠北不用,苦寒尚能熬一熬,烟瘴之地,瘟疫横生。南安郡王虽然不堪为将,但是数万中原兵败北给小小南越,跟其恶劣环境不是没有关系的。

他默默地折了一截柳条,递给黛玉。柳永笔下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大约就是此情此景吧,虽然现在不是夜晚,天上也没有月亮。

黛玉接过那截柳条,看着李岩俊俏的脸上写满了“视死如归”四个大字,都被整笑了。“岩哥哥,古来就有临别时,折柳送友人。不过,我们用不上。”

李岩被黛玉笑得怪不好意思的,跟在黛玉身后的小丫头雪雁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