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2


住了她的手,拍了拍以示安抚,“你的想法我知道,甚至我也是这样想的,能拖一天是一天。

但是今天早上下朝之后,父亲特意把我留了下来,问我最近小鱼儿在做些什么,是不是很忙,为什么上次给了随时能入宫的令牌但是小鱼儿一次都没有来过?

还说了他这个做大父的真的很想小鱼儿,想要每天都看到孙女,如果小鱼儿没时间来看他这个孤寡老人,他可以让小鱼儿住回家。”

扶苏说完看着王舒,嬴政的话已经很明显了,王命难违。

见这是嬴政的要求,王舒即便有再多的想法表面上也不能有任何不愿意,只能妥协答应。

不过扶苏和王舒这边同意了,等夫妻俩找到嬴子瑜,告诉她这个消息的时候,嬴子瑜却不干了。

“必须要最近就回咸阳宫吗?可不可以晚一点呢?”

嬴子瑜和扶苏他们打商量。

只可惜扶苏否定了嬴子瑜的商量。

“可是我现在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呢,而且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了,如果现在我离开了,导致失败怎么办?”

扶苏知道自家闺女这几天在家又在搞什么新事物,动静不算小,闻言说道,“很重要吗?回咸阳宫继续做不行吗?”

嬴子瑜当然拒绝,“这边材料齐全,东西非常多,全部带回去比较麻烦,更何况我还有好多工人呢,不方便。”

嬴子瑜有她自己的理由,甚至说到最后,如果扶苏非要回去,君命不可违的话,嬴子瑜建议,“要不然阿父阿母你们俩先回去,等我把重要的水泥研究出来了我再回去找你们如何?”

嬴子瑜说这个建议的时候是很认真想过的,她觉得自己现在已经八岁了,四舍五入也大了,一个人住,还有仆人陪着肯定没有大问题的。

只是嬴子瑜想的简单,扶苏夫妻俩完全不能接受,他们刚经历了闺女被六国余孽绑架的事情,现在让嬴子瑜离开他们身边一个人住,他们能同意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于是两个人轮流给嬴子瑜做思想工作。

只可惜嬴子瑜对这次的水泥非常重视,两人嘴皮子都说破了嬴子瑜都没有松口半句。

最后没办法,扶苏叹了口气,骂了句,“冤孽啊,阿父真实上辈子欠了你的。”

说完就起身往外走了。

嬴子瑜好奇,“阿父,这个时候你出门做什么?”

扶苏捏了捏嬴子瑜的脸,然后摩挲了一把王舒的手指,“阿父还能做什么,当然是去见你大父,给你争取时间啊。”

嬴子瑜看了看天色,“可是这都快天黑了,阿父不如明天再去?”

扶苏哪里不知道天色渐晚,“但是最近你大父事情比较忙,白天不一定有时间。”

说着就对王舒嘱咐了一句,“如果戌时我还没有回来,你和小鱼儿就先睡吧。”

说完之后扶苏就去找嬴政了,嬴子瑜看这儿扶苏离开的身影,感慨了一句,“也就阿父不顾时间去找大父,大父才不生气啊。”

这话扶苏当然没听到。

等扶苏到了章台宫的时候,嬴政刚和一群儒生吵完架,非常生气。

扶苏见状立马询问,“父王可有烦心之事,和儿臣说一说,说不定儿臣能帮忙呢。”

嬴政揉了揉太阳穴,“还能是什么事情,还不是封禅吗,那群儒生真是油盐不进。”

自从上次嬴子瑜给嬴政出了两个难题之后,嬴政这些天忙的是脚不沾地的,毕竟这两件事情都要他操控大局。

听到原来是封禅的事情,扶苏笑着说道,“这些儒生本身在咱们大秦的根基就不稳,一直处于边缘,远不如法家和墨家受重视。

如今他们好不容易被需要了,可不就得铆足劲拿乔了吗。

要按儿臣的想法,既然这些儒生这么难缠,不愿意配合,那他们就没有用了,不值得父王耗费心力给他们机会。

大秦人才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如今虽然荀子已逝,但他的弟子还在,李廷尉身为荀子弟子,总归与昔日同门有些交集的,找一两个愿意报效大秦的应该不是问题。

再不济,王丞相年事已高,早就想要致仕了,大秦有能力的人也不少,不如让王丞相致仕之后带领一群人研究制定新的大秦礼法。

昔日吕不韦三千门客能编纂出《吕氏春秋》,没道理大秦集全国之力编纂不出一本《秦礼》。”

这个想法嬴政也想过,但是从扶苏口中说出来,嬴政还是比较惊讶的,“从前你遇到这些事情只会劝谏,如今到是会给寡人出主意了。”

嬴政很欣慰,儿子果然教教还能用。

嬴政的夸奖让扶苏有点不好意思了,“从前儿臣还小,所做之事太欠缺了,幸而有廷尉的指点,加上父亲你的时常鞭策、教育,儿臣这才不算醒悟晚。”

听到扶苏提起李斯,嬴政心里一动,李斯提点扶苏的这事儿他是知道的,李斯提点完就和自己说了。

当时他没当回事,不觉得自家这个倔驴能听进去多少,但没想到效果这么好,扶苏身上开始有自己的影子了,为君处事不再站在臣子立场了。

之前自己虽然认可扶苏,但还是难免为扶苏不类己遗憾。

“李斯这人能力不俗,手段也不弱,你和他亲近不是坏事。

你是未来的秦王,甚至是这天下的皇帝,仁善是你的底色,但是不可一味仁善,朕很高兴看到你有为君果决的一面。”

嬴政的夸奖给了扶苏极大的信心,这些年的教导扶苏也不是傻子,再加上李斯成为一条船上的盟友之后,时不时的提点,扶苏不改变才是奇怪。

嬴政见扶苏提起秦礼的事情,顺势想到了之前交给他的学宫任务,于是问道,“学宫进展如何?可有困难?”

扶苏摇摇头,回答了一句,“一切顺利。”

这不是扶苏硬撑,起初打着稷下学宫的名头,紧张非常顺利,天下学子,不论是何种学派的都为建立新的稷下学宫而欢呼。

有些特别纯粹的学者甚至捐出了自己大半身家只为亲眼见证稷下学宫的复兴,重现当初百家争鸣,思想欣欣向荣的景象。

为此扶苏心里还愧疚的一秒,倒是自家闺女看到后完全不在意。

“阿父,其实他们想的也没错,等到大秦学宫完成了,这些大家都可以来学宫授课,收徒,传播他们的思想。

就算是想要著书立说,仲父手里的大秦出版社也能帮他们完成一系列服务,怎么不算是重现春秋时期思想开放,百家争鸣的壮阔呢。”

扶苏没多久就接受了,至于这些人的授课内容,著书立说的思想要受到大秦出版社的审查,两人都默契的选择了遗忘。

审核的事情怎么能说是限制呢,这完全就是为了正本清源,还文学界一片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