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
!
“在下肯定会下场的,现在正是需要人的时候,我怎么能退缩!”
王安石语气相当坚定,仿佛是现在给他一个磨盘,他就能当场开始拉磨一样。
“我哥就是这样的,他恨不得能够为大宋做更多的事情,以后当官说不定还要自己申请去基层呢。”王文君早就接受了自家哥哥的性格,甚至已经开始给自家哥哥攒钱了,以后别没钱吃饭……
这真是,也太为国为民了吧?
宋十一再度绝望。
这俩要是融合一下,才是宋十一能够接受的状态,有上进心,但又不狂卷。
这俩人能坐一桌也是可以。
宋十一寒暄过后本想落座,结果被拒绝了。
“别!”很大的童声,一看是苏轼,苏轼仰着头,笑容甜得像是刚刚拒绝的不是自己一样,“哥哥,能不能不要坐这里?”
啊?这里有人了?
宋十一还没问呢,就听到这小不点又说。
“如果你额外开一桌的话,还有一盘鱼羊鲜可以点!”苏轼的眼睛更亮了,舌头也没忍住舔了舔嘴唇。
宋十一看桌子上,果然有一个被光盘的看着就是放鱼羊鲜的大盆,失笑道。
“可以啊,那我在隔壁开吧,你想吃就过来吃。”
也不是单独包间,隔壁就真在旁边位置,小朋友一跑就跑过去了。
“你也别太宠了!”苏景和也是蛮震惊的,但只能说不愧是以后交友网遍布天下的苏轼。
这才和宋十一见过一面呢,连人家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就已经让人多花一笔钱了。
牛,社交达人恐怖如斯!
酒楼知道他们是一桌之后,也是松了一口气,直接两个桌子推到了一起,把还没来得及上的菜一起给做了。
“咕咚”,宋十一咽了咽口水,不是他饿了,是他难以置信,“吃这么多?”
苏景和不屑地一笑,“没用的成年人,等会就让你看看小孩们的实力!”
"也不知道不是你自己吃,你在得意什么?是吧介甫兄?"宋十一看向王安石,他知道王文君不会陪他们玩,试探看看王安石会不会。
没想到这人还真的参与了进来,只见他直接站了起来——然后挨个给三小孩把了把脉。
“没事,还能吃一点,身体健康,应该不会积食。”
等菜都上齐,他们边吃边聊天,苏景和神神秘秘地对宋十一说。
“我感觉我应该有点旺别人的。”
嗯?宋十一咬着嘴里的鱼肉,投以困惑的目光。
“我感觉我每次进哪家店,然后慢慢的人就会变多,这不就是我很旺别人的一种表现吗?”
苏景和这话差点让宋十一呛到,他细嚼慢咽把鱼肉吃下去,在这个过程里想一下解释,结果……
“我们也不去什么人少的店啊?”苏轼一句话爆杀。
苏景和发现这点之后,本就是随口一说,现在也淡定了,“好像也是。那我应该是一个相当大众化的人,和其他人做同样选择的可能性很高!”
吓死了。
宋十一差点就以为苏景和发现了他自己的秘密,他的心声被外放给其他人听的秘密。
还好没有发现。
三天后
【不是吧?怎么我想得和其他人想得不一样啊?】
苏景和以为的“大众化”,在朝堂上发现,原来小众的是自己。
今天早朝讨论的正是“要不要和谈”这个议题。
苏景和原本以为,已经和历史不一样了。
历史上的“和谈”会被犹豫,然后让西夏有了可乘之机,抓住这个漏洞反败为胜,让大宋损失惨重。
但是现在和那时候又不一样了啊!
我们大宋现在把小小西夏直接打到抛弃了自己的老家,漫长逃窜,就剩最后一点,勉强能落草为寇,凑个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的程度,怎么还有人要答应和谈啊?
【疯了吗都?我记得我们是占上风的啊?你们也清醒一点好吗?这里是大宋,这里不是大送!大好局面拱手送人是吧?别太豪爽啊你们!】
被骂了,但被骂的那批人不语,坚定上奏。
“官家,此时我大宋和西夏打的确实是占尽上分,但持续时间近两年,这场战役也没有带给我们什么好处,与其赶尽杀绝惹后人非议,不如点到为止。同意和谈,和平把西夏接纳进来。”
“理当如此啊陛下,虽然以李元昊为首的这批西夏兵在外挨打,但我们收回的旧地,现在也并没有服我们惯例,摩擦不断。若是和谈,利用李元昊在西夏的影响力,想必我们……”
“陛下,辽控制西夏和我们周旋这么久,此时不仅是和西夏和谈,更是和他背后的辽国和谈。两国和平共处,利国利民啊!”
……
【真的是疯了!】
苏景和也要被气疯了,这些人一个个哪里来的这么多歪理邪说!
【送,都可以送,都往外送好啊!也是醉了,什么时候开疆拓土之后,指望和平治理了?难怪说你们大宋怂呢,治理都不会是吧?遇见宋仁宗真是你们这群人赚大了,真该把你们送给宋太祖好好调教一下了!】
这些人迫不及待先跳出来后,也是有人对他们进行了批判,苏景和听了虽然没觉得多解气,但确实心情舒坦不少。
【太好了,还是有人知道,这样的稳赢的局面不应该投降的,我们大宋还有人有脑子,太棒了!】
“陛下,臣以为先和谈也是可行的。”这回说话的是吕夷简了。
苏景和不理解,两年多的战场,吕夷简有无数次机会可以叫停,为什么当时的他一直选择投入,结果在现在要叫停了。
“陛下,此次和谈定然不是西夏的意思,是辽想要和我们谈判。”吕夷简确实有自己的思路,他更多的不是想要和西夏、辽和平共处,而是想要大宋有一个完美的“名声”。
“谈判可以,我们也要提一些条件,西夏定是要全面回归。但谈判之后西夏再闹事,我们镇压反叛,就不是国与国之间的事情了,而是我们大宋的内部矛盾,即使后世的人不满,也没办法诟病我们杀伐过重。”
最后的关键还是在宋仁宗,宋仁宗他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感觉怎么选都可以,他们大宋已经不是之前的样子了,拥有了选择的权利。
“李元昊定然是会和我们开战的,早晚都收了他,此时和谈或许也能从辽国那边得到一些好处……”
宋仁宗也是对“穷兵黩武”这样的名头有些畏惧的,他也不大想要。
被骂就被骂吧!被苏景和骂一下又不会少一块肉!
宋仁宗也是准备破罐子破摔了,他被敲了很多次的边鼓,见好就收、还没到和辽撕破脸的时候……
苏景和也看出来了,他们这个“墙头草”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