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5
笑吟吟道:“是南边部族的工艺,他们的族长上京来?拜见帝后,带了好些特产来?,娘娘挑了些,让给两位皇嗣玩儿。”
除此之外?,还有些是给贤妃的。
南边椰树、棕榈等阔叶植物编织成的竹筐和?席子,那边海里出产的珍珠和?贝壳,树叶裁成的原始粗犷的扇子。
还有被晒干了封存好的椰子肉……
德妃那儿收到的也?差不多。
阮仁燧的礼物是两串果壳摇铃和?一整套的银壶银杯。
不晓得他们是怎么打的,杯子居然还给做成了柿子的形状,很有意?思。
阮仁燧喜欢那套小银壶,对于果壳摇铃却?没什么感?觉。
德妃倒是很喜欢,说?这东西在神都很少见,自己绕着寝殿端详了会儿,挂在了东边窗前。
风一吹,那摇铃便哗啦啦作响起来?。
晚上母子俩一起去凤仪宫吃晚饭,贤妃母女俩也?去了。
田美人还没有出月子,不好出门。
倒是阿好去了——朱皇后也?没落下她,专程赐给她一套银制的头面。
二妃与阿好不免就?赏赐一事要向皇后谢恩。
朱皇后佩戴着一条绿松石的项链,明艳动人。
那也?是今次那部族进献的东西。
她才刚跟圣上一起接受族长拜谒,这会让对方觉得得到了皇室的看重和?礼遇。
她含笑说?:“倒不是多精妙的东西,只是胜在新奇有趣。”
忽的想到一事,又随意?地道:“还送了只猴皮书包来?呢,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猴皮书包?!
这话说?出来?,几个孩子都瞪大了眼睛。
阮仁燧说?:“朱娘娘,我想看看猴皮书包!”
大公主?说?:“我也?想看!”
阿好瞧瞧他们俩,虽然也?很好奇,却?很有分?寸地没有做声。
朱皇后没想到一只书包居然引起了两个孩子的兴趣。
左右看看,为了防止纠纷,就?先给他们打预防针,说?:“可不能跟我抢哦,那是我的,因为我也?很喜欢!”
阮仁燧:“……”
大公主?:“……”
两个孩子委屈巴巴地应了声。
朱皇后这才叫人去把?那只猴皮书包拿过来?。
不算大的一只灰色猴皮包,鞣制的手艺也?不算特别出色。
只是两个孩子盯着背带旁耷拉下来?的那条猴子尾巴,都觉得心里边痒痒的。
大公主?跟朱皇后商量:“朱娘娘,我用我的项链和?小剑跟你?换,好不好?”
阮仁燧没说?话。
德妃急了,她怕儿子吃亏——想要你?就?说?呀,万一皇后真的换给大公主?了,难受的可是你?自己!
捅咕孩子一下。
再看他不作声,就?主?动张口说?:“皇后娘娘,仁燧也?可以用他的东西来?换的!”
阮仁燧楞了一下,而后心里边一下子就?美了起来?。
他知?道朱皇后不会把?猴皮包给他,也?不会把?猴皮包给大公主?,不患寡而患不均。
可是阿娘很爱他,甚至于不在乎别人的观感?和?看法,不惜摒弃成年人的颜面与大公主?抢那只猴皮包,这叫他感?到心里边暖暖的。
他捧着脸,笑眯眯地看着德妃。
朱皇后板着脸,同时拒绝了两个人:“想都别想,一开始就?说?了,这是我的,我自己要背。”
大公主?神色郁郁。
德妃倒是感?觉还好——毕竟大家都没得到嘛!
朱皇后思忖了会儿,倒是又给了他们一点希望:“不过,你?们倒是可以设法来?租……”
两个小孩儿一起瞪大了眼睛。
租?!
朱皇后觑着他们俩,说?:“你?们俩……”
她思忖了会儿,想起下个月就?是太后娘娘的生辰,忽的有了主?意?。
“你?们俩不是都爱在外?边吃早膳吗?那就?去学学怎么做面条吧。”
朱皇后不愿给他们压力?,所以只说?是“面条”,不说?是“长寿面”。
要是真鼓捣出来?了,卖相也?能看的话,那等到太后娘娘生辰那日,固然是皆大欢喜。
要是他们俩半途而废了,小孩儿嘛,又没声张出去,也?不丢人!
朱皇后还跟姐弟俩定了价:“猴皮书包,租一个时辰,三十文钱。”
捎带着说?:“做一碗面条,卖出去,五文钱——不许投机取巧,一次做六碗面条出来?,一回只能做一碗!”
她盘算着,就?算是不熟练,前后六次忙活下来?,瞧着总也?该有点样子了吧?
大公主?有点忧愁:“啊?”
她哪儿知?道怎么做面条啊!
阮仁燧跃跃欲试:“朱娘娘,我能不能不做面条,改成蒸包子啊?”
德妃气得悄悄拧了他一把?:“做面条多简单?活出面来?,揉几下就?行了,蒸什么包子!”
调馅儿很麻烦的!
阮仁燧捂着屁股,委屈兮兮地说?:“阿娘你?又不喜欢吃面条,你?不是喜欢吃包子吗?”
“……”德妃实在没想到他会这么说?!
她懊悔不已:“你?,你?怎么知?道?”
阮仁燧郁郁道:“之前在夏侯家,你?喜欢吃五丁包嘛……”
德妃悔得呀!
她赶忙伸手去揉:“岁岁,娘的乖宝!都是娘不好,还疼不疼啊?”
朱皇后听得莞尔,倒是没有强求面食的种类:“包子也?好,面条也?成,反正一回都是五文钱,且还得叫人吃得下去,能成样儿才行。”
她说?:“就?这么个规定,你?们俩忙活去吧。”
阮仁燧和?大公主?清脆地应了声:“好!”
……
朱皇后也?没叫他们俩乱来?,今天时间来?不及了,就?叫先回去。
她说?好了:“等你?们俩明天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回宫之后,专门找个御书房的面点太太来?教你?们!”
因这句话在半空中吊着,第二天阮仁燧和?大公主?多多少少都有点心不在焉。
下午放了学,他照旧去袁太太的补习班上课。
袁太太巴拉巴拉讲了许多,看自己的学生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当下怀着满腹的希望,问?他:“永年,你?有什么想法吗?”
阮仁燧就?托着腮,很认真地问?她:“袁太太,你?说?我要是在包子馅儿里边放瑶柱(干贝)的话,要怎么控制量呢?”
他说?:“放太多是不是很容易腥?”
袁太太:“……”
袁太太忽然间合上书,面无表情地走到隔间去,紧接着关上了门。
阮仁燧还听见了关窗户的声音。
他站起身来?,不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