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4
的路,保留了态度。
但索伦也不管,十分执着,舅舅想去找他谈心,却在书房里面发现了一份起草好又不知道因为什么契机而被被揉乱的遗嘱,但里面点名道姓的要把他的遗产给玛格丽特继承,吓的贝兹先生立马连忙改了主意,支持起他要干的那些事情。
听完,玛格丽特莫名觉得有点无措,她没说话,只是忽然联想到了某些梦境,觉得很怪异。
不过,她们很快就保守了这个秘密,一起出门去街上购物,选了一些漂亮玩意儿。
第二天,玛格丽特上午忙完了工作,下午就乘车去了格罗夫纳街贝兹先生的宅子应邀。
那就是一栋很简单的三层建筑,大约十几个房间,并不像其他权贵那样铺张,讲究派头。
要说,以贝兹先生的地位,算是一号人物,不应该住的这么低调,他头顶上的大臣换了一任又一任,偏偏他这个事务官的位置坐的十分稳当,有些时候,大臣们想办的事情不一定办的了,他想办的事情就一定能办成。
可在夏洛蒂口中,说贝兹先生是个好脾气的人,但在外面做事张扬,但玛格丽特却觉得,这位舅舅应该是个极其聪明的人,张扬只不过是一种让人放心的态度。
等到了地方,玛格丽特一下车,就看见夏洛蒂她带着亨利在门厅里等她。
而亨利早就完全接受了这件事情,甚至都不客套,只言好久不见,向玛格丽特问好。
玛格丽特也不与这小子寒暄,显得很陌生似的。
进了横厅,玛格丽特露出客套的笑容,在夏洛蒂的介绍下与贝兹先生,贝兹夫人一起进入餐厅,准备用晚餐。
实际上,贝兹夫人并不知道之前他们做过情人,在她看来,故事的全貌是这个样子。
玛格丽特,一位兢兢业业的女仆,因为发现了家族里的秘密害怕所以选择透露真相后走掉了,开始以写作为生,并取得了成果,获得了新的生活。
但很不幸,她又一次被索伦缠上,软磨硬泡,强取豪夺,她实在脱不开身才答应他的求婚,完全就是可怜的娇弱小白花一朵。
夏洛蒂早就与玛格丽特透过信,故而她今晚也拿稳了这个人设,表现得拘谨又忐忑,仿佛多说两句话都会感觉到局促。
贝兹夫人见了,在桌下默默踢贝兹先生的脚,意思是你看你外甥干的好事,这姑娘看着这么乖巧,又没个父母亲人在身边,已经很可怜了,还要被索伦欺负。
而贝兹先生也不好说什么。
晚餐结束,贝兹夫人便好声好气地叫人拿来见面礼物,是一件珠宝手镯,她亲自给玛格丽特戴着,又劝了许多,说什么索伦这个人脾气很古怪,让她多包涵,有什么受不了的就来告诉她。
玛格丽特勉为其难,发挥演技,垂着眉头点头,看起来就像真是那回事。
晚餐后,贝兹先生却邀请玛格丽特去书房谈谈。
这会儿,她也不敢再装蒜了,面对看似和蔼的贝兹先生,有什么说什么,主动一五一十的招供。
贝兹先生听完,笑着摆手。
“这些事情,索伦离开伦敦前都向我坦白过,我知道你们之间的那些事情,这也是,人之常情。”
他有些唏嘘,想起了索伦这么多年过得都是什么日子,与玛格丽特讲了起来,苦口婆心一杯茶的功夫,最后说道:
“……有的时候,索伦是个很纯粹的人,我希望,无论如何你都不要伤害他,否则他就太可怜了。”
贝兹先生有些无奈。
“我会,尽我所能。”
玛格丽特出奇冷静地回答道。
……
伦敦,夏季的来临意味着这个城市将同时变成地狱和天堂,阳光和烟尘会让人想跳进泰晤士河,到了夜晚,去喝上一杯碎冰镇过的柠檬水也不赖。
昨夜在贝兹先生家留的很晚,玛格丽特陪伴贝兹夫人到了深夜才回去。
不过,第二天清晨,玛格丽特就独自一人行走在饭店附近的街道上了,她穿戴的很低调,有宽大的帽子做遮掩,打算闲来无事去书店附近逛着。
她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在花店和杂货店里消磨时间,去了一家银匠店,与银匠聊了一阵子,又订购了一枚刻着她姓名的素圈银戒指。
等到了八点,运送刊物的马车到了书店门口,为这里运送着老板订购的货物。 网?址?发?布?页???f?μ???é?n?②??????5?????ò??
那些在阳光下折射着金色花纹的书籍被一摞摞的搬运进书店里,摆上了最显眼的那层货架上。
剩下的刊物,例如万花筒,则像报纸一样叠在一起,放在收银台旁边的货架上,店员一点要整理的意思都没有。
玛格丽特装作不经意地走进去,在书店里逛了半个小时。
不出意外,陆陆续续就有人来这书店里一打一打的订购故事册子。
有些是来自北方或者别的国家的小商人和赶路人,要带些路上消磨时间的玩意儿,只能选择这样便宜的东西阅读。
还有的是本地居民,刚刚结束了一班凌晨的早班,来随意挑选一本,付几个便士,也就一顿早饭不吃的价钱。
玛格丽特看着,有一个年轻的姑娘来选购,她问老板还有没有万花筒,老板让她自己翻,她找了半天,才在货架上找到她想看的那一期,是粉眼的倒数第二个故事。
过了一会儿,店里的助手问老板确认进货单,那老板摸了摸胡子,叫助手继续定万花筒。
“下一期要进二百册回来,与二月花一样,至于白羽公爵,波罗斯,就进一百册吧。”
书店老板说着,玛格丽特凑过去,询问他近期那一种故事册子销路最好。
等到午后,她才抱着一本书和玫瑰花回到了饭店里,开始新一天的写作。
写作这份工作,要花上日日夜夜的时间,面对着纸片,以及不会说话的桌椅板凳,实际上十分枯燥乏味,要长时间的,每天留出固定的时间来思考,来不断的改版,书写,不敢放弃,只为一个不知道会不会有成绩的结果,但凡生活中遇到一些耿耿于怀事情,就能完全的影响到笔锋所处之地。
她现在心情很平静,故而内容细腻。
趁着这种平静还顽强,就写了好几天,为银匠和卖花的店铺写了两章短篇,她做了一个类似时间轴的手法,虽然是完全没有关联的小故事,但却被伦敦这个城市的气候变化所连接,就好像一张巨网,见微知著的感受到了,伦敦是如何在劳动中苏醒。
在《玛德娜夫人》上架之前,索伦就迫不及待的回到了伦敦,他写了便条给玛格丽特,告诉她通车很顺利,又说,要准备一起处理婚前应该处理的,十分严肃的事物。
玛格丽特并不知道他想做什么,但还是按照他便条上说的,在礼拜四这天腾出两个小时的时间。
短篇连载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