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7
是杨大人了。贾守谦,你还没答我的话,共事多年,你怎么看杨淮英?”
贾守谦困在车厢狭小的座椅下动弹不得,弯腰弓背地挤着,连气都倒不上来,扭着一张脸,说话都结巴起来:“上上上官在上,小的实在不敢……”
他话音未落,只见又一道鲜血溅在了窗户上。他闭起眼睛缩头往侧壁上缩,却更清楚地听见了利刃没入的声音,令人心悸的血腥气随即铺面而来。
马车外不辨晨昏,在满地的血色中缓缓前行着。
挟着冷的潮气一丝一丝渗进来,窗外淅淅沥沥地飘起了细雨,沙沙地落在青石板上。长街上的杀声在这宁静的雨声里若隐若现,无数的影子掠过窗外,伏倒在地,如同阖目轮回前的走马灯。
阎止在这杀声和雨声中开口,夜色迷蒙之下,如同幽鬼一般:“路没有多远了,前面就快到了。贾大人,今夜凶险,可千万可不要出什么意外才好。”
“……我说……我说!都是杨淮英干的! ”贾守谦的心理已经到了极限,霍然睁眼,躬身向前爬去,口不择言道,“他知道你去东甘盐井会见到路,他要你的命。都是他干的,都是他一个人的主意,跟我没有关系!没有关系!”
兖州牢房里灯火通明,郑榷被拖起来摁在刑讯架上,兜头就是一盆冷水砸下来。他睁开眼睛就要破口大骂,却见贾守谦站在一旁,脸色难看得活像是从鬼门关前刚被拉回来的。
他来不及多想,只听有人屈指敲了敲桌子,将一袋子黄米啪的一声扔在桌子上,冷冷问道:“郑老板,这是从你井里搜出来的。好好的一口盐井,怎么产出粮食了呢?”
郑榷扭头看向桌后,见仍是上次那世子殿下,一身灰衣肩上压着厚厚的冬裘,神情冷肃,整张脸没有一点血色,并没比贾守谦好到哪儿去。他想起上次吃了瘪,怒从心起,指桑骂槐道:“什么东西?老子没见过。”
阎止冷冷地往椅子上一靠。郑榷余光见有什么一闪而过,脸上顿时火辣辣地挨了狱卒两巴掌。他来不及震惊分辩,只见贾守谦在旁低头垂目,脸色像吞了苍蝇一样可怖,声音像是从后槽牙里挤出来的:“殿下在问你话!说不明白,难道要我亲自教你吗?”
郑榷满面愕然,张嘴就要反问,被啪的一鞭打了回去。狱卒抡圆了胳膊足足抽了十鞭子,刑架上一点多余的声音也没有了,阎止才示意停手,问道:“郑老板,现在想好了吗。”
郑榷喘着粗气抬起头来,看着贾守谦敛目立在旁侧,等了半天知道他不会再说一句话了,终于泄气似的冷笑一声,晃了晃脑袋慢慢开口:“……府衙给的。”
阎止问:“谁给你的?”
郑榷往旁边一努脖道:“从前是杨淮英,趟趟都亲自来,盯着这点粮食跟盯亲孙子似的,我连碰都不能碰一下。这几年他发达了,贵人事忙,这才换成贾守谦了。”
“这几年?”阎止问,“你不是刚开新井吗?这才被崔大人查封的。”
“你以为兖州有多少盐?总不能从地上随便挖个坑就能采出来吧?”郑榷嗤笑道,“这些东西说是盐井,其实就是守着一块地皮挖了填,填了挖,周而复始,累死的只有老百姓。开不了新井,交不上税赋,他杨淮英怎么和户部交代?他婆娘身上的金钗子、玉搔头,又从哪儿来的?还不是老子们一铲子一铲子挖出来的,兖州土里埋的,牢里拷的,哪儿哪儿不是人命!”
“你也知道那是人命!”阎止的声音跟着提起来,“性命攸关,你不是一样给杨淮英为虎作伥吗?以为义正词严一番就能平息心底的愧疚,等什么时候躺上了断头铡,悔不当初了,那才叫真心话呢!”
他寒声道:“接着说!杨淮英为什么在你井上藏粮,是要送到哪儿去?”
郑榷哑口无言,先前的神气与轻蔑剥落般渐渐褪下去,终于露出些垂头丧气。他犹豫了一会儿才开口,声音也跟着低下来:“城里像我这样的小盐井……没有一家能开出盐的,要是不想挖了填,填了挖,一家人累死在井上,就得听那姓杨的,替他储着粮。这些粮食只有一个去处,跟着日子定数,大家都送到东甘盐井去。”
阎止问:“杨淮英手里的是什么粮食?为什么府衙放不得,反而要存在你们的井里?”
郑榷的声音越来越小,半晌才开口说:“……从幽州来的走私粮。”
牢里安静一片,只有烛火爆开的声响。书记官面上惊骇,停笔而不敢记,抬眼偷偷地觑着贾守谦求助。
阎止余光暼这点小动作,眼神示意程朝站到他身后去,这才又问:“是田高明送来的?何时的事。”
“是……”郑榷低头喃喃道,“大概是四五年前吧,那时候我还跟在路伯身边,在东甘底下打井。杨淮英有天忽然带了个人来,在井下转了整整一天,不许别人靠近,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我后来问了路伯才知道,那人是幽州知州。我们原本都没多想,但是自打田高明来过之后,井下忽然多了很多人,活儿也多了几倍,越干越久昼夜不休。直到有一天,死人了。”
阎止沉默着,等他继续说下去。
郑榷叹了口气说:“我都忘了他叫什么了。他们家特别穷,交不起税,姓贾的就把他扣在井上,没日没夜地做工。我们知道他不容易,会轮流省一口窝头给他,但是总有顾不上的时候,没想到就……”
他顿了顿:“出事之后我再没见过他,但是盐井里来了更多的人,每月也会偷偷地送来这种黄米。但是我……我老记得他最后那副样子,东甘这座盐井当年就不该建起来,它像个疯狗似的,总有一天会把兖州都吞下去。我实在是怕,就辞了工,出来自己做生意。”
阎止问:“死在东甘盐井的人都送去哪儿了?”
郑榷深吸了口气,闭了闭眼,艰难地说:“……对外报意外,只是免个徭役的人头,一文钱也不给。实际上……实际上都填在我们手里的小盐井底下,一层累着一层,和乱葬岗没有差别,我都不敢想有多少。所以后来小盐井都改做储米之用,没有人敢再接着往下挖了,没有人敢啊!”
牢中一时无人说话,更漏声一滴接着一滴,只有书记官笔锋扫过的沙沙声。贾守谦在一侧木然地立着,刚刚抖如筛糠的那一阵惊惧过去,此时反而一动不动地垂首不言,如同塑像一般
阎止问:“东甘要这么多粮米做什么?”
“我不知道,”郑榷破罐破摔地说,“井下的盐采得太多了。路伯说采出来的量早就远远超过要交给京中的数字了,但还是在一直开采,都送到幽州去了。”
阎止听到此处,心中才算连成一线。荒原上什么也没有,羯人要粮食不假,但更得需要盐才能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