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0
田三要素。
种子,肥料,水源。
这点当地农户比纪霆更清楚。
肥料跟水源在当地就有,这点农夫农妇更比衙门操心,也有他们当地一套的种田方法。
唯独种子,算是难题。
南正国如今,已经有了种子买卖的商人。
他们收粮时,会刻意从大批粮食里,筛选出饱满的种子留下来,等到开春前售卖。
因为官府掌控价格,他们也算挣个辛苦钱。
但这东西,一直供不应求。
他们去哪卖粮食种子,都会备受欢迎。
这就考验当地官员的人脉关系了。
若有好人脉,就能请来一些粮商,好让本地更多人买到好种子。
若是一般般,那本地农户也不会干等着,多会商议过后,大家驾着牛车,不远百里去购置种子。
当然了,这样一来,成本就会上去。
肯定不如粮商过来要划算。
门北县以前繁华的时候,多是粮商主动过来。
现在肯定不成的。
所以需要再疏通关系。
再加上纪霆的名声,跟他在京城人脉。
多数人都知道,朔州知州,肯定愿意卖这个面子。
果然,腊月初十左右,知州就回信了,语气很是亲热,并不像以长官自居,反而像是以长辈的模样。
还说当年跟他爹同朝为官云云。
让他有什么时候尽管去说就好。
很多刚从翰林院出来的官员,认为托人办事
是麻烦别人。
可官场上就是要你来我往,才能办成事。
对方说不定还很高兴,觉得跟纪家有了往来。
得知有七八个粮食都会运粮种过来,纪霆也做了个统计,让县里各村镇做好准备。
不过消息也不确切,毕竟人家还没来,做不得准。
所以并不会大肆宣扬。
王县丞劝诫的话刚到嘴边,就又咽下去。
网?址?F?a?B?u?页??????μ???€?n?????????????????ò??
不错不错,是这个道理。
不确定的事不能讲,省得出错。
然后就是印刷作坊的事。
虽说还在下雪,但已然有了盈利,以后不用多操心,直接成为本地的进项。
门北县当地人算算。
纪县令先用自己的才华印了书,给衙门带了收益,还填给慈幼院。
然后又用关系拉来粮商,免了农户们奔波之苦。
这像个为他们做事的好官啊!
没错,只做了这两件事,就有人称呼纪霆为好官了。
“大家的要求,是不是有点低?”纪霆笑着道,“现在统计各村水渠,跟明年劳役情况,就容易很多了吧。”
王县丞点头:“已经在统计了,贺捕头在分配劳役名册,到时候分批做事,不耽误他们家里农活。”
“我在统计水渠,看哪里最紧急,到时候优先修缮。”
水源极为重要。
各村在农忙时为了抢水,直接打起来的事也不新鲜。
听闻隔壁县有一抢水的事。
两村人抢水源谁也不让。
当地昏庸官员竟出了个主意,说在油锅里扔三个铜板,谁捞出来的铜板多,哪个村子的水源就多。
其中一个村子的小伙把手伸进滚烫的油锅里,硬生生抢到两枚铜板,为自家村子多了一口水源,从此他们村的庄稼长得就比隔壁村要好。
而那个庄稼人也因烫伤过重,直接死了。
在缺水的朔州一带。
这种事并非孤例。
关于水源的传说也极多。
纪霆想在年后就把事情定好,让县里劳役修缮沟渠,也好多存水。
种地是庄稼人的事。
那这些外在的东西,就是官员的事。
两者必须合二为一。
否则门北县的辉煌,只能是曾经了。
纪霆等人忙忙碌碌,一边压住衙门里面书吏奴仆偷奸耍滑的迹象,另一边把年后要做的事都处理好。
等收到家里,以及好友信件时,已经到了腊月下旬。
纪霆他们头一次在外面过年。
既不是老家,甚至不是外祖家,这种经历还有些新奇。
家里情况一切都好。
纪晴婚事定下,都没想到她年纪小,反而是最先定下那个。
不过真正成亲,也要等到三四年后了,田俊年后就要外放。
纪阳爹娘对他很是关切,不过知道跟纪霆一起,也就放心了。
家里纪风还在文家书院读书。
纪雨的婚事虽没定下,却有些眉目,只是有些小麻烦。
具体的卓夫人没说,应当不是什么大事。
纪伯章也没说什么,他在户部的职位也升了升,如今是正四品户部参议。
这般升职速度,确实有些夸张,像是要把之前欠的补回来一样。
再有就是郑平也来信了。
估计跟他们在翰林院共事过有关。
他去的地方也是极为偏远,但也已经稳定下来。
他还带了新婚妻子过去,好像是老家的一个远房表妹,两人小时候就有婚约。
不过根据老家好友冯长庆说,郑家想安排郑平的婚事,直接被拒绝。
因此两家彻底交恶。
郑平不仅带着新婚妻子上任,连母亲都一起带走了。
看来郑家里面,算是撕破脸。
不过郑平从未承认过自己是郑家人,估计也不算内部。
纪霆想了想,回了封信:“都姓郑,你怎么就不是大宗呢。”
郑勋他们那一脉看似是大宗。
但这东西又不是不能改。
他这可不是挑拨啊,完全是给郑家找个更好的靠山。
郑平不比郑勋他们要好?
收起家里的信件,纪霆问道:“青安青文什么时候回来。”
这会儿守在身边的是青平,他赶紧道:“少爷,他们两个说是明天回,带了母亲跟弟弟。”
纪霆道:“他们住处都安排好了吧。”
青竹他们五个,基本都在衙门后宅住。
所以要给家人单独找房子。
纪霆提了之后,青竹他们就帮忙收拾了,银钱也从纪霆这里出。
青平道:“青竹跟青大又去了一趟,肯定安排好。”
他们几个人跟着霆少爷也有三四年了,关系亲如兄弟。
等到第二天上午,青安带着母亲,青文带着弟弟,前后脚回来,第一时间过来复命。
纪霆看着他们脸色不对劲。
青安也不瞒着,直接道:“给了些银钱才脱身。”
青安这几年里,隔一段时间就要寄钱给他娘。
刚开始家里还好,日子久了,都惦记寡嫂手里的银钱。
青安的母亲今年四十多,对这种很了解,不时贴补些家用,算是拿钱买太平。
双方算是相安无事。
但青安要把人接走,等于断了他家一项财路,肯定不愿意。
青文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