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


生的事情。他这么说,不算骗人。

还有许多话想说的书生:“……”

瞧着是个安静清隽的书生,怎么一开口这般气人?两年就练成这种笔法,当真人比人气死人?

他在心中自我安慰,说不定两年时间,他日日练字,一刻不曾松懈,才有了今日的成就……这样一想,他顿时神清气爽,觉得家中老爹的话不无道理,烂笔头练好字,既不天赋异禀,那就勤能补拙。

书生鼓鼓的嘴角又绽开了笑容,接过碗,将菜肴里面剩下的汤汁拌了饭,吃完后,没忍住走到陈允渡的身边,“你会一直在吗?”

陈允渡摇头。明日午后,他就要启程回汴京了。

书生有些可惜,不过很快又释然了,两人同为考生,以后还愁见不着吗?

最后一位客人离开,秋儿满心喜悦,连身上的酸胀都忽视了,她拉着许栀和走到柜台前,指着木盒中的铜子,“姑娘,你瞧!”

数钱是一件让人心中很愉快的事情,两人将铜子移到桌上,等陈允渡和良吉过来,四个人围在桌边数着钱。

一共五百九十文。

许栀和听到报数,扫了一眼今日的账本,对得上五十九个人。

刨去成本,赚了三百文。

秋儿目光亮晶晶的,今日初试,怕做多了浪费,明日如果多卖一些,就能多赚一些。

她仿佛看见了以后财源滚滚的未来。

“后面生意做大了,桌椅都是要添补的,今日下来,倒是至少还要请两人帮工……”许栀和看着她红扑扑、满是兴奋的脸,出声道,“明日一早你跟我出去。”

秋儿心中忽然产生了一阵惶恐,不过只一瞬,又被她压抑了下去,她看向许栀和,不让自己的表情泄露一丝惊慌失措。

明日午后,姑娘、姑爷和良吉哥哥就要回去了……她能行的!

第47章

翌日一早,许栀和带着秋儿,按照隔壁丁娘子所说的地方走去。

城西的王牙婆,做着院宅女使、丫鬟的生意,也管着租赁长工,招帮工的活儿。她在应天府算是出了名的牙婆,若是从她手上出去的丫鬟婆子手脚不干净、抑或是得罪了主人家,她都是管到底的。这一点让不少安置宅院缺使唤的大户人家第一反应都是找她,图一个安心。

王牙婆的院子门口站着好些人,许栀和扫了一眼,目不斜视地领着秋儿穿过熙攘的人群。

听闻她讲明来意,负责招待的女孩奉了两杯茶过来,笑眯眯地道:“娘子在此稍后,今日人多,王婆婆待会儿才能过来。”

许栀和应了一声。

约莫半盏茶之后,一个身穿着墨绿色短袄,靛蓝色的长裙的妇人捏着手帕走过来,结合先前的了解,这便是王牙婆了。

“娘子上我们这儿来,可真来对了地方,”王牙婆来的路上就听手底下的丫鬟说明了来意,“您瞧瞧这五个丫头,看着年纪小,但都是一等一的机灵。都是良家,不过父母清贫才把人送来做长工,你要是选中了,每个给八百铜子介绍银就得了。”

许栀和的目光落在面前的一排女孩身上。

来之前,她就在心中想过,若是请年长有经验的婆子,遇到好说话的倒是还好,要是遇上胡搅蛮缠、倚老卖老的,秋儿孤身一人留在这里,免不得要受欺负。所以选同龄的最好,秋儿有见识,她展露一二,能收服她们。

秋儿也没羞怯,这是在为她以后选帮手,她自然十分谨慎地对待这桩事。得到许栀和的颔首示意后,她上前两步,一一与其对视,其中三个人不卑不亢,有一个闪闪躲躲,另一个倒是没闪躲,只是她年纪在其中最小,静不下心来,刚站了一会儿,就忍不住左顾右盼。

秋儿心中有了决断,她抿了抿唇,一字一句道:“招人做工,不是请人上门过好日子,会不会倒是次要,最要紧的是踏实认真,勤劳能干,要是被我发现了偷奸爽滑头的,一律重新送回王婆婆这边。”

她特意用的王婆婆,而不是市侩的王牙婆。

王牙婆心底听了这话怎么想不知道,但面上眯眼笑着,“这是自然,她们若是不称心意,姑娘尽管送回来就是。”

秋儿得了王牙婆的保证,笑着朝她微微俯身,然后在人群中点了两个。

她没选那个活泼好动的,也没选躲闪畏缩的。剩下的三个人中她选了选,最后选择了手上带着薄茧的。

选完后,秋儿许栀和福了福身,“姑娘,就选择这两个吧。”

许栀和和她的想法差不多,剩下三个大差不差,秋儿选定后,许栀和便看向了王牙婆,从袖中拿出介绍银。

王牙婆接过装钱的荷包,笑容更真切了,一扭头发现那两个被选中的丫头,连忙招呼道:“还傻楞在那儿作甚?快来拜见新主家。”

被选中的两个女孩留下,其他人又被引着离开。

听到王牙婆的话,两个女孩同时上前一步,对着许栀和道:“见过主家娘子。”

许栀和颔首,签字画押后,带着新加入的姑娘和秋儿一道回去。

两人是良籍,只是为了家中生计出来与人做工,挣苦力银子。许栀和手中握着两张新签完的“劳务合同”,偏头轻声问她们:“你们叫什么名字?”

她的声音柔和,却又不甜腻,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两个女孩原先都是在家中帮忙,并不熟悉帮工流程,听到许栀和的问题,立刻打了精神。

左边的一个道:“我叫翠雁。”

右边一个接着道:“我叫做小槐。”

见其他三人有些诧异地望向自己,小槐脸上有一丝腼腆的笑,不过声音却清脆,“我小时候体弱,爹娘当心我活不久,给我取了个槐字,镇一镇……所以就取了这个名儿。”

后来过了十岁,她算“养住了”,爹娘也想过换一个正式的名字,但那时候三妹妹刚出生,弟弟也嗷嗷待哺,爹娘为了全家的口粮早出晚归,就一直耽误了下来。她听了这么多年,早就已经习惯了这个叫法。

她的语气逗趣,小时候爹娘对自己自然是极好的,后来家中多添了弟弟妹妹,她便从无忧无虑的小孩儿长大了,要给爹娘分忧了。

许栀和点了点头,“原来是这个原因。”

无论达官贵人抑或是平民百姓,对自己孩子的名字都是极为重视的,饱含长者对晚辈的祝愿。若是用一些“不详”、“寓意不好”的字,则一般是图“贱名好养活”,也是父母的爱。

微顿,许栀和道:“我姓许,日后你们称呼我为‘许娘子’即可,这是秋儿,也是你们日后的掌柜,在铺子里,一切要以秋儿的话为准。”

“许娘子安好。”翠雁和小槐先向许栀和问礼,然后又看向秋儿,“秋儿掌柜好。”

秋儿第一次被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