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9


兄长常稷轩知道了,一定会笑话她装都装不周全。

“没事啊,”许栀和看着她一本正经解释的样子,笑着说,“我平时也起得晚……”

但是从来没有过了午时之后才起。她在心底默默补充了下半句。

“真的吗?”常庆妤惊喜地问,“我娘还说我太懒了,真应该让娘也来听听。”

许栀和的手蜷缩了下,怕常大娘子以为自己在鼓励常庆妤晚起,补救道:“但也不能太晚了,我瞧着巳时初就不错。庆妤现在管着手下的五家布坊,巳时初起,更衣用过饭后还能巡一趟铺子,回来用午饭……庆妤要不要试试隔着两三日走一趟?”

常庆妤有些为难。

她犹豫了一会儿,望着许栀和,“许姐姐愿意陪我吗?”

许栀和脸上的笑容短暂地僵滞了一瞬间。

“许姐姐也算铺子的半个东家,”常庆妤试图寻找到一丝可行性,“难道姐姐就不好奇现在的进度了吗?”

许栀和避开了她可怜巴巴的眼神,没有被她乖巧的样子迷惑。

她清了清嗓子说:“当时说好了,交给你负责,我不会过问……现在我要是去了,岂非出尔反尔。”

常庆妤思考了一下,苦大仇深地点了点头,“许姐姐,我明白了。我知道你和哥哥一样,都希望我能早一点独当一面。”

常稷轩也经常在她耳边耳提面命,虽然常家富庶,人惯用老,但是名下的庄子铺子都需要经常巡视,免得让人钻了空子,寻到可趁之机坏事。

她的眸子迸出一道亮光,语气认真道:“我不会让你和哥哥失望的。”

许栀和:“嗯。好。”

她有些心虚。

她早上是真的起不来。

许栀和转移了话题,示意方梨将小包裹放下来,“虽然我不陪你看铺子,但也会送来画幅和羊毛毡……你瞧瞧看?”

常庆妤的注意力从自己日后每隔几日就要早起一天的烦恼中挣脱,顺着许栀和的话从包袱里面看去。

五幅画都被卷了起来,看不清里面的内容,但羊毛毡却清晰得很。

常庆妤的眼神黏在了羊毛毡上,半响,才伸手颤巍巍地去拿。

触感轻软,又不像寻常的丝绸按压即陷落,上面各色整齐排布,常庆妤端详了片刻,语气惊喜道:“这是山茶花?”

许栀和朝她点了点头,“你觉得如何?”

常庆妤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她将手上的羊毛毡倒来倒去,试图看清其构造。

但羊毛毡严丝合缝,她连一个线头都没找着。

“许姐姐,”常庆妤爱不释手地把玩着手中的羊毛毡,“这个卖给我吧?”

第64章

许栀和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瞬间愣在了原地。

常庆妤以为许栀和不信,连忙说:“ 许姐姐,我是真心喜欢的。这个我虽然没见过,但姐姐忙活了一个多月,肯定很费时间和精力……”

她见过的珍宝珍玩无尽数,其中不乏价值千金者,她微微犹豫,对许栀和说:“五百两,姐姐觉得如何?”

许栀和诧异道:“倒也不用这么许多。”

细节部分虽然损耗心神,却还不至于如此昂贵。

“可是我喜欢这个,我喜欢的东西,怎么贵价都不为过。”常庆妤认真说。

对于常庆妤来说,这些年过来光是常稷轩做过的“千金博她一笑”的事情就不在少数。她虽然才刚及笄不久,身家已经超过汴京城中七八成人了。

“而且不过有句话吗?物以稀为贵,现在只有许姐姐能做出来,看姐姐的速度,一个月说不定都做不到一两个,我可不就要趁现在见得早,将其收入囊中。”

常稷轩几次在她耳边念叨,陈允渡日后是要封卿拜相的,日后许栀和会不会继续做都说不准。

许栀和见她真的喜欢,笑了笑,“那便送你了。”

“不,不行,”常庆妤摇了摇头,“这是许姐姐的一番心血……那便三百两吧,我再给许姐姐介绍几桩好生意?”

常庆妤压低了声音凑到许栀和的身边,“高太傅的孙女高孟玹喜欢《大唐贞观遗事》,礼部尚书的二姑娘喜欢《楼兰观》……”

许栀和愣了片刻。

这算是量身定制了吧?

常庆妤说完几个平日有来往的,意犹未尽,“许姐姐,等之后我再去托人打听。”

许栀和:“够了够了。先做完这几个。”

常庆妤笑:“好呀,等许姐姐做完了,我再打听后面的。”

常庆妤爱不释手地看着面前的小人偶,喊身边的丫鬟去取现银。

常庆妤打算过两日就请工匠上门,打造一个琉璃罩子,防止灰尘落在上面。

西域拜城自汉唐之后盛行琉璃制饰,汴京城也有不少富贵人家喜欢摆上琉璃瓶。

去取钱的丫鬟还没回来,常庆妤想好之后,转头看向旁边的五幅画。

一一拆开平铺在桌面上后,许栀和说:“其中三幅山茶花,两幅书生。”

常庆妤顺着她的介绍看过去,被画面的精细惊到片刻。她书房中拜访的画卷,大部分都寥寥几笔,写意豁达。像这般精细、将五指都勾勒出来并上色的画作,很少见。

五幅画作姿势各异,但都能一眼辩认出人物,点上的淡淡金箔在阳光下浮动着细碎的金光。

常庆妤想起这段时间背的诗文,脱口而出:“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毫不夸张的说,常庆妤简直想将这些都留在家中自己欣赏。

但是如果直接说出来,会被许姐姐当成小孩子吧?常庆妤抿着唇,佯装自己也没那么喜欢。

大不了……大不了等画作到了铺子里面,她再自己买下来。

许栀和说:“这五幅画寄放在常家的铺子,卖出去后我们分红。”

“好,”常庆妤故作严肃地点了点头,“我待会儿便让人拟了合约送过来。也为二八分如何?不过是许姐姐八,我二,可以吗?”

许栀和颔首:“好。”

两人商量了个大概后,丫鬟将三百两银带了过来。

三百两银子太多,她拿了三十两金子。

方梨得到许栀和的示意,上前接过,揣在了荷包中,还久久回不过神。

这可是金子呀!

常庆妤将钱给了出去,整个人都安心了起来,她将羊毛毡放在一旁,在自己的话本中翻翻找找。

《大唐贞观遗事》听高孟玹说过后她也买了回来,倒是并没有什么很深刻的感觉,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楼兰观》则是商旅往来西夏的见闻所写,书中大漠孤烟,皓月长空,全是汴京城山水画廊中见不到的景象。

常庆妤没出过汴京城,连大漠孤烟都想象不出来。

许栀和接过她递过来的两本书,正准备翻看,常庆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