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


都在他这里,此时不得不给白穆宁续上信息:

“我是第一个看见的,那天回家晚了,半夜才进村,刚好听见脚步声,我还在想怎么大半夜的还有那么多人呢,还以为出什么事了,赶快跑过去看。

谁知道几十号人排着队,牵着马,就从我眼前过啊……靠近了之后那声音还会变大,马蹄声无比真实,就跟真的一样!那场面鬼气冲天!

人都是半透明的,穿着老衣服,一看就不是活人。”

陈睿好演过古装剧里的小将军,在古装剧影视城带过兵、牵过马。

此时复述起来,画面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他脑海中。

昝方看他的脸色,先行打断道:“离天黑不远了,我们边走边说吧。”

陈睿好求之不得,赶紧跟着大家往下一个人的住处走。

离这里最近的是他和白松旭的家,被节目组安排在一个院子里,这两人在村中都真实存在,虽然房子不是那两位老乡的,但内部置景,是参照两位村民真实的居住环境安置。

俩人家中没什么线索,也只有看守祠堂的白松旭屋子里,有一些香烛纸币。

院前养着两条黑狗和四只大公鸡,此时都在灶下窝着,看见来人了也一声不吭。

村里祠堂不让外人进,导演加钱也没和村民协商成功,只据白松旭口述,说祠堂里是先祖牌位,还有族谱。

大家去不了祠堂,便继续向前,往民俗摄影师,昝方的屋子里去。

只是刚才进屋那么一会儿功夫,再出来时,外面的天就已经黑透了。

隔壁一家人才回来,火急火燎地把车一丢,屋里老人迎前开门,骂儿子不知道早点回来,嘴里碎碎叨叨地说些什么。

虽然什么灵异现象都没看见,但村子里的这些人把恐怖气氛渲染十足。

陈睿好现在连这些活人村民都怕,在路上走得飞快。

那接儿子进门的老人却没关门,把门又推开一半,用普通话道:“天瞎了,你们外乡来的赶紧找房子进屋吧,别在外面走咯,我知道你们来找王家小伢,但今天晚上就有阴兵借道嘞。”

“你们初来乍到,在门口摆上米面,筐子上贴红纸就能保命!别怪我们吉临村的没提醒你们外来客!”

浓稠的夜色将老人脸上的皱纹映得深刻。

陈睿好吓得不敢看她,神鬼不怕的白松旭也歇了声,濮月灵和白穆宁两个女孩儿对视一眼。

昝方在夜色中站定,冲老人恭敬拱手致谢。

白箐箐看这么黑的天,昝道长还跟哑巴似得,不知道行礼给谁看。

她冲隔着一个院子的老人喊道:“谢谢婆婆!我们知道了!”

老人啪一声把门关上。

[妈妈呀,我开始害怕了]

[有种全村NPC密室大逃脱的感觉……]

[心疼我的宁宝,拿了失踪的小玉的身份牌呜呜呜,早知道上期给昝道长抽了,让他抽之前先算一卦,拿个好的]

[确实瘆人,这几个角色哪个拿出来都比小玉好。]

[白箐箐不是很厉害吗,还是超能行者,就应该她拿小玉身份。]

[附议]

[我们宁宝太惨辽,明明是白板,还每次都拿这么难的角色555]

[换个角度想想,第一期全员拿的死人身份,有没有好受一点?]

大约是天黑了,各个直播间说话的人也多了起来,互相打字拥抱取暖,一个个儿被带入了吉临村略有压抑的氛围。

嘉宾们手环上的心率逐渐上升。

白穆宁压了压快起来的心跳,和大家道:“时间的确不早了,我们快些把剩下的房间看完吧。”

晚上一点风都没有。

田野、草木、牲畜、倦鸟,没有一处发出声响。几人在村道上走的脚步声,便是这夜晚最大的动静。

好在是各家各户做晚饭的时间,不少人家厨房客厅里都亮着灯,有饭菜的香气传到外面。

今天进村比平时早,导演通知等大家到了秀兰家时一起吃晚饭。

秀兰家前门开裁缝铺,后门住家,小孩没丢日子正常的时候,常有左邻右舍在她家铺子里看电视,等衣服,也常一起在她家吃饭。

陈睿好行步匆匆,继续一股脑汇报自己的信息:“阴兵借道这事儿,一开始是几个月听见一次,知道他们从村子里穿过,后来出现的次数变多,一个月甚至会见到两三次,有时还会死几只鸡鸭。”

“老人就说怎么来的多了啊,他们肯定是以前古时候战死的士兵,还以为自己在行军打仗呢。

所以就像刚刚那个婆婆说的,大部分人家会在门口摆上大米,豆子,或者自己做的饼,盛放的容器上面贴张红纸,算是给过路阴兵的供奉。”

但好像阴兵来了,他们也不拿着吃,有的老人说阴兵吃的是食物里的气,有人说阴兵就是不拿百姓的粮,反正也不知道到底谁说的对。”

几人说话间进了摄影师的家,啪一声开亮了灯。

他的房间很小,墙壁光秃秃的,留着陈旧的痕迹,大约有什么东西曾靠在墙壁上,靠了许多年。

进到明亮的屋子,几人的脸色都有明显好转。

白穆宁将不大的屋子转了一圈,看了看窗户的朝向:“这应该是间仓库,整理出来出租给摄影师的。”

昝方动作自然,径直走向床对面的柜子,从

里面取了个相机出来,还有厚厚的笔记本,以及一个黑色背包,里面放着他在其他城市和村庄拍摄的民俗照片。

第三期题材特别,村民们也根本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房间里能给嘉宾们查出来的信息极为有限。

大部分是节目组事先采访吉临村人,写成文字资料发给嘉宾们,让他们口头交流。

事实证明,吉临村人确实不太配合,让嘉宾们到村子之后再自己询问当地人,恐怕很难。

就是来到村里这一会儿功夫,都听见村民用不低的声音埋怨秀兰,不该找孩子找迷了心,还把拍电视的找来拍阴兵借道。

万一惹恼了阴兵大人,倒霉的不还是他们吉临村的人?

赶时间的几个人将“摄影师”昝方的东西全放进包里,拎着就往最后的秀兰家去。

六个人互相之间的身份信息已经交流的差不多。

唯一有价值的是摄影师留下的真实照片和笔记。

在王秀兰家的餐桌上,几个人看着昝方拿出的照片,一一和今天下午所见的村中情形比对。

民俗摄影师也是听说吉临村有阴兵借道的事情,特意来拍的,在村子里住了半个月,本以为会遇上一次,却没拍到。

他没继续留下来,很快早早离开。

笔记上记录了一些信息。

大半本都是其他地区的风俗人情,到了吉临村的这几页,便是记录: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