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2


下来几天,这支队伍以超高的效率完成了他们的任务,顺利回返东梁,只是在回城的时候队伍中多出了一个人。

恰逢延平府巡查城防,就听心腹前来通报消息,他不觉一愣:“确定真是广安侯?”

显然他的第一反应也是有诈。

他虽然不知道越殊“离家出走”的消息,但对方前几年深居浅出、一心修道的状态他早有耳闻。身为曾与先广安侯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延平候对此不是不惋惜。而现在人突然跑来边关,着实令他一头雾水。

心腹肯定地点头:“下官亲眼所见,又有身份印信为证,确是广安侯无疑。”

延平侯与先广安侯解巡有交情,身为延平侯心腹的他当然也见过昔日的广安侯世子,他确定以及肯定,出现的就是本人。

“他来做甚?”延平侯不疑有他,只是心中惊讶更甚,脚下的步伐也加快许多。

匆匆下了城墙,迎面而来的少年人神清骨秀,轩然霞举,见兵锋而不改色,只是举起手来,朝他一拜:“小侄见过世伯。”

“贤侄啊,你可知道如今东梁城是什么境况?这里可不是什么游山玩水的去处。”

一刻钟后,在府中坐定的延平侯看着眼前不知轻重缓急的年轻人,无奈地轻叹一声。

越殊微微点头:“东虏十万大军南下,东梁城危在旦夕,此事我来时已有所耳闻。”

虽是如此说,他的语气和神态却淡定异常,语调亦透着一股让人看不惯的从容。简直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将十万大军当成了十万只鸡鸭,对事态的严重性毫无评估。

“这个消息是真的。”哪怕所谓的十万大军并不都是正兵,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仆从兵和被驱赶的奴隶,对于目下只有八千兵马的东临城而言,依旧是一股难以撼动的力量,延平侯苦口婆心劝道,“趁东虏大军尚未兵临城下,信道未绝,你且速速退去罢!”

接下来,东临城将成为你死我活的战场,不是一个没见过刀兵的年轻人能掺和的。

看在与解巡的交情,哪怕他看不上这“虎父之犬子”,总不能让老友断了后。万一这根独苗苗在这里出了事,如何向老友交代?

这也是延平侯愿意在一个小辈身上浪费自己为数不多的宝贵时间的重要原因之一。

越殊却只是平静地摇摇头。

他回忆起这一世记忆中的点点滴滴。修道不代表就要割舍红尘,做无情无义之人。

“大魏向来鼓励良家子从军报国,东梁有难,身为大魏之民岂能不尽守土之责?”

此言一出,延平侯无言以对。他看向越殊的眼神也发生了变化:本以为是虎父犬子,如今看来,至少这份忠勇之气可嘉呀!

越殊接下来的话更是令他无法继续劝阻:“况先祖先父皆战殁于此,东虏凌虐边关数十年,国仇家恨不能不报。小侄不求军职,但愿为守护东梁出一份力。”

“解兄后继有人啊!”延平侯拍案而起,他很快便做出了一个自认两全其美的安排,“贤侄且留下,在本将身边参赞军事。”

第178章 归一道主9

◎物外烟霞客,尘中求道人◎

延平侯之所以留下越殊参赞军事,只是不希望他到正面战场上犯险,并不指望这位此前从未涉足过战事的广安侯出谋划策。

越殊对此心知肚明。

他的年龄与空白一片的资历都不足以托付信任,因此受到“轻视”是理所当然的。

耐心一向极好的他先通过几天时间摸清楚了大魏边关尤其是东梁城的情况,而后又通过大魏的渠道方方面面打探东虏情况,做到知己知彼,而后他一改此前只问只听不说的做派,在议事时第一次主动献策。

他提出的是一则对己方而言成功能有小赚、失败完全不亏的策略。秉持着“反正不亏”的想法,延平侯当场便拍板同意。

很快,他收获了一场小胜。

以这场小胜为起点,展露出一定才华的越殊开始积极献策。随着他的策略不断被执行,胜利,胜利,不断的胜利让他的声望在东梁军中飞速上涨。一众宿将看待他的目光也从起初的不以为然渐渐变为叹服。

哪怕他终日不曾踏出东梁,不曾上阵杀过一个敌人,全军上下的敬意却日益攀高。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指挥己方少数之兵,将敌方数万之众玩弄于股掌之上,让敌方只能跟着自己的节奏走直至败北……这样的表现岂止惊艳是可以形容?

或许只有延平侯震惊之际脱口而出的那一句话可以形容罢:“东临真乃天下奇才!”

考虑到他现今不过十六岁的年纪,这份夸赞非但不为过,反而还不够。毕竟纵观史书,纵然古之名将,在这个年龄也无法将兵法运用到出神入化?其才莫非天授乎?

面对众人的盛赞,越殊面上波澜不惊,心理隐有几分“老玩家装萌新”的不好意思。

他当然不是与生俱来的军事奇才。昔日初次上战场时,他也是磕磕绊绊,一边学习一边摸索经验,才有了后来的大夏军神。

说到底,昔日大夏元首能推翻旧朝、并吞八荒,固然倚仗人心,却不仅倚仗人心。没有一支纵横天下的强军,没有过硬的军事指挥能力,怎么可能建立起新的时代?

更别说历经几世历练,越殊指挥过的大军甚至从人族扩展到妖魔,水准深不可测。

已经是“老玩家”的越殊,面对小小的“东虏副本”,自然是砍瓜切菜般轻而易举。

在他抵达东梁城三个月后,东梁之围便彻底瓦解。十万东虏大军在他一套接一套的连招下左支右绌,不仅未能达成南侵的目的,反而踏入陷阱近乎全军覆没,身为主帅的左贤王几乎是只身匹马,一路北遁。

边关烽烟至此而平。

延平侯在军营中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一群中高级战领皆有幸入席。昔日的校尉岳沧如今竟然也有机会入列,哪怕只是敬陪末座,其上升之快依旧令人瞩目。

许多人都忍不住向他投去艳羡嫉妒的光。

……这小子可真是好命,要不是他第一个遇上广安侯,那么多的功劳哪里轮得上他去捡?虽说他在战场上的确勇猛过人,执行军令不打折扣,但这些只有他一个人能办到吗?广安侯若是选他们,他们也会不打折扣地听从命令,拼死搏杀奋勇当先啊!

岳沧在众人的目光中不动如山。

他当然知道旁人是怎么看他的。可这些人怎么没想过,起初广安侯声望不显时他们是何等傲慢自矜?还好他及时抓住机会毛遂自荐,成了广安侯使用最顺手的小将。

一朝出人头地,岳沧不会忘记这份厚恩来自于谁。他举杯,与众人一道向其敬酒。

火光照亮军营,照亮一张张红彤彤的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