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1


长袍的中年人见到顾笙,立刻上前拱手:“这位可是顾老板?”

顾笙回礼:“正是在下,三位来得真早。”

“听闻赵老昨日在此用膳后赞不绝口,我等特来一尝。”中年人笑道,“在下姓周,这两位是我的好友。”

顾笙朝二人点头招呼。

他连忙开门将三人迎入,吩咐张良上茶,自己则迅速换上围裙进入后厨。

“公子,今日做什么菜?”张良跟进来问道。

顾笙一边系围裙一边看着今日采买的食材,丹东美食,其代表性名片是丹东酱蟹。

但现在季节不对,酱蟹做不了。

“这第一桌菜谱便做黄蚬炒米叉子、酸菜白肉血肠、东港焖子和酱焖鲤鱼吧。”

黄蚬炒米叉子需要先将买来的黄蚬浸泡在淡盐水中吐沙。

顾笙手法娴熟地将蚬子洗净,同时烧开一锅水,加入姜片和烈料。

水沸后下蚬子,贝壳张开立即捞出,取出蚬肉备用。

米叉子是一种丹东特有的米制宽粉,顾笙提前泡发好,现在将其切成适口长短。

锅中下猪油烧热,爆香蒜末和干辣椒,先下蚬肉快炒,再放入米叉子和韭菜段,最后淋上少许鱼露提鲜。

出锅前撒上一把葱花,香气顿时弥漫整个厨房。

第二道酸菜白肉血肠是丹东传统菜。

顾笙将刚买来的酸菜切丝,五花肉切薄片。

血肠是昨日准备好的,将其斜切成厚片,用沸水焯一下去腥。

锅中放油,先煸炒五花肉至出油,下酸菜同炒,加高汤炖煮片刻,最后放入血肠,撒上胡椒粉。

酸香扑鼻,令人食指大动。

东港焖子则是用绿豆淀粉制成的特色小吃。

顾笙将焖子切成小块,锅中放油煎至两面金黄,加入蒜泥、芝麻酱、酱油和香醋调成的酱汁,小火焖至入味,最后撒上香菜末。

最后一道酱焖鲤鱼最为费时。

顾笙将鲤鱼两面剞上花刀,用烈酒和细盐腌制。

锅中放大量油,将鱼煎至两面金黄取出。

余油中下入豆瓣酱、葱姜蒜炒香,加糖、醋、酱油和高汤,放入鲤鱼小火慢炖。

待汤汁收浓,鱼肉入味,撒上青红椒丝点缀。

“上菜吧。”顾笙擦了擦额头的汗,对张良说道。

三位客人见到张良端上来的第一道菜,都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

那黄蚬炒米叉子盛在青花瓷盘中,金黄的蚬肉与雪白的米叉子交织,翠绿的韭菜段和葱花点缀其间,色泽鲜亮得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最年长的周姓客人忍不住凑近细看,“这米白色的条状物是何物?从未见过。”

张良恭敬地答道:“回客官的话,我家公子管这叫米叉子,用白米制成(原食材是以玉米为原料)。”

三人闻言,纷纷举筷。

那姓周的客人先夹起一筷子送入口中,米叉子入口弹牙却不失软糯,蚬肉的鲜甜瞬间在口中绽放。

他眼睛倏地睁大,筷子停在半空。

“妙啊!这米叉子吸足了蚬子的鲜味,却又保持了自己的米香,这口感……”

旁边穿褐色长衫的中年人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细细咀嚼后突然拍案:

“鲜!这蚬子鲜得仿佛刚从海里捞出来一般!”他转向张良,“小哥,这蚬子可是今早才到的?”

张良笑着点头:“客官好味觉,今日一早特意去东市挑的。”

正说着,第二道酸菜白肉血肠已经端上桌来。

粗陶碗里,琥珀色的汤中浮着晶莹的酸菜丝、粉白的五花肉片和暗红的血肠,热气腾腾间飘出一股令人垂涎的酸香。

“这是、血……肠?”最年轻的客人犹豫地戳了戳碗中厚实的血肠片,“看着有些……”

“尝一口便知。”周姓客人已经舀了一勺汤,吹了吹送入口中。

酸爽的滋味让他眉头舒展,又夹起一片血肠放入口中。

那血肠外皮紧实,内里却嫩滑非常,毫无腥气,只有浓郁的肉香和淡淡的香料味。

“好吃!”他突然提高嗓门,“这血肠怎会如此嫩滑?”

因他是个爱吃肠子的人,奈何他家的厨子……“我家厨子做得总是又干又柴!”

褐色长衫的客人正在对付一块五花肉,肥肉部分晶莹剔透,瘦肉纹理分明。

他夹起来对着光看了看:“这刀工……每片都薄如蝉翼,肥瘦相间,入口即化啊!”

第三道东港焖子上桌时,三人看着盘中金黄的小方块,上面淋着酱色的汁水,点缀着翠绿的香菜末,一时竟不知从何下筷。

“这是……?”

“东港焖子,用绿豆淀粉制成。”张良解释道,“外酥里嫩,客官请趁热品尝。”

最年轻的客人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焖子外表煎得酥脆,内里却软糯非常。

酱汁的咸香、蒜泥的辛辣和芝麻酱的醇厚在口中交织。

他忍不住又夹了一块:“这口感……外皮酥脆,里面却像豆腐般嫩滑,这酱汁更是画龙点睛!”

当最后的酱焖鲤鱼上桌时,整条鱼昂首翘尾地卧在盘中。

金黄的鱼身上淋着琥珀色的酱汁,青红椒丝点缀其间,宛如一件艺术品。

三人一时竟不敢动筷,生怕破坏了这完美的造型。

“这鱼……”周姓客人凑近闻了闻,“酱香浓郁却不掩鱼鲜,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

他用筷子轻轻拨开鱼腹处的肉,雪白的鱼肉如蒜瓣般层层分开,蘸着酱汁送入口中。

鱼肉鲜嫩无比,酱汁的咸甜恰到好处地衬托出鲤鱼的鲜美。

他闭眼品味,半晌才叹道:“鱼肉入味至骨却不失其嫩,这酱焖的手法……绝了!”

褐色长衫的客人正用勺子舀起一勺酱汁浇在米饭上,闻言连连点头:“这酱汁咸甜适口,隐约还有一丝果香?”

“客官好味觉。”

顾笙不知何时已站在一旁,微笑着解释,“酱汁中确实加了一味山查,去腻提鲜。”

三人这才注意到这位年轻的主厨,连忙起身拱手。

周姓客人感慨道:“顾老板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手艺!难怪赵老赞不绝口。”

实际上顾笙感到相当羞愧。

因为在开业的第一天,他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为赵老准备的美食也并非特别具有特色。

最年轻的客人已经将鱼头夹到自己碗中,正津津有味地吮吸着鱼脑,闻言抬头:“顾老板,明日可还做这些菜?我定要带家父来尝尝!”

顾笙微笑着解释说:“这个很抱歉,近期内,食肆不考虑提供重复的食材。”

w?a?n?g?阯?F?a?b?u?Y?e??????μ?????n?????????????????

第64章 哥,你不懂!

就在这时, 小店门帘被猛地掀开,一个身着锦缎的少年风风火火闯了进来。

他约莫十五六岁,腰间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