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2
更加不好吗?”
在座的都是朱元璋的老兄弟,大家都是苦出身,深受官僚盘剥欺压,对付更是深恶痛绝。
“所以咱就想啊,咱不靠他们,咱自己培养自己的人才!
要是大明每个县都有这样的小学,就可以培养出许多识字的孩童,这些孩童培养几年出来就可以做账房先生,好的就能做小吏,咱自己养出来的孩子肯定更加放心,你们说对吧?”
“大哥,你说得对!”徐达第一个回应了朱元璋,又问,“可是国库支撑得起吗?”
会心一击!
朱元璋捂着胸口,脸上的五官都拧在了一起。
“不够啊!远远不够!哪哪都花钱,但是百姓已经交不起那么多税了!所以咱想改税制!”
朱元璋一只手按在徐达肩膀上,双眼紧紧盯着徐达的眼睛,他的脸上露出笑意,瞳孔深处却隐藏着冷酷的寒霜,
“那些豪强大户、士绅员外一家子几十口人占据了那么多土地,那他们就应该多缴些税,那些没有那么多地的人就能少交些税,就可以活下来更多人,养得起更多的娃娃,你说对吗?”
徐达眼睛都没眨一下,点头道:“没错!咱们当年响应红巾军不就是为了咱自己、咱以后的儿孙都能吃饱饭吗?这个好!大哥!兄弟支持你!”
朱元璋脸上的笑意加深,转而看向其他人。
“没错,咱有那么多地,一家子又能吃多少呢?”
“大哥,我支持你!”
听着兄弟们七嘴八舌地表忠心,朱元璋眼中的笑意真诚了几分,语气激扬道:“好!是咱的好兄弟!咱还以为你们当了国公伯侯之后就想着长长久久地坐享富贵了呢。”
“嗨,想当然想,但咱也不能昧着良心忘了当年过的苦日子啊!”汤和叹气道,“咱不就是为了一个富贵才把头拴在裤腰带上去杀敌的吗?但咱也不能忘本啊!”
说着说着,汤和抹了抹眼睛,又恶狠狠地道:“自从听人说了后头那个清朝的事,咱心里苦啊!咱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怎么就便宜了那些异族人?
那还是咱少收一点粮食,让咱汉人过得再好一点、再有本事一点,这样肉也是烂在咱汉人自己的锅里。”
朱元璋放声大笑,拍了拍汤和的肩膀。
“好兄弟!”
其他人纷纷大笑着附和。
夹杂着暑气的风吹过,汤和暗暗松了口气,感觉自己后背已经湿透了。
。
唐太宗时空。
太极宫。
太上皇李渊被云青青的倾诉扫射到了,他想起了自己的长子一家,进而想到了那些逝去的孩子们。
“黄梅未落青梅落,白发人送黑发人[1]啊。”
他仰天长叹,心中悲伤掺杂着几分其他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罢了罢了,世民或许是个好皇帝!”
郁结于心已久的李渊翻阅着那些璀璨耀目的诗词歌赋,对着天幕畅想诗篇中的盛世大唐。
。
【云青青在学校里晃悠了一圈,最后还是回了安置的房间,靠着墙席地而坐,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直到一声尖叫击碎了黎明前的黑暗,惊醒了沉睡的众人。
“解放军来了!”
顿时房间内半梦半醒间的乘客们顿时翻身而起,四处询问: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页?不?是?ī???u?w?ě?n?2????2??????????m?则?为????寨?站?点
“是不是解放军来了?”
“有人来救我们了吗?”
“快快快!出去看看!”
于是醒了的推醒还在梦中的,大家迫不及待地挤了出去,待看到那身着迷彩服的身影排着整齐的队列踏入学校的大门,教学楼中爆发出一阵阵欢呼。
“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
云青青和身边人兴奋地欢呼拥抱,许多人喜极而泣,他们一边哭着一边朝外快跑着迎了上去。
更有人一把抓住带队队长的手,哭得涕泗横流:“你们终于来了!你们怎么才来啊!幸亏你们来了!”】
。
宋孝宗时空。
辛弃疾看着受困的乘客们见了军队如同见了亲人的场景,这一幕惹得他不禁眼眶发热。
“这是否就是当年北地百姓喜迎背嵬军之景呢?
而在如今的北地,又有多少汉民仍然在苦苦等着王师北上,等着有朝一日对着王师问上一句你们怎么才来呢?”
。
而在其他时空,也有人看着这一幕嚎啕大哭。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没有人来救呢?”
“同样是平头百姓,为什么他们的命这么重要,我们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那些丧生在灾情当中的、当地官员懒政怠政之中的,以及大灾之后由于赈灾粮被贪污而饿死的人,那种种惨状和这般和谐之景在对比之下又是何其刺目啊!
第107章 出差(七)
【等到乘客们的情绪有所缓和之后,带队的队长才跟大家表明,他们这一批三十六名武警是先头部队,后头还四百余人正在星夜赶来。
“大家放心,我们来了!我们会保证把大家平平安安带出去!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队长示意队员们把扛过来的物资交给村委干部,朗声道:“大家放心!先吃饱肚子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之后我们一起转移!保证让大家都安安全全地回家!”
“好!”
“我们回家!”
乘客们被打了一针强心剂,精神头十足地开始准备早餐、收拾东西,安安静静的等待着转移的命令。】
。
唐宪宗时空。
白居易留心着队长和村干部们动员群众的每一句话,他仔细琢磨着这句话的用处是什么,为什么能够让群众们全心全意信赖并服从。
最后,他长长叹了一口气。
“百姓对朝廷、军队的信任才是最为关键之处,而这非一日之功可成!我还是得踏踏实实做好该做的事,多多为民谋利自然就有人如此信服我。
至于其他人,我也管不到啊。”
不过……
白居易脑中闪过一个念头。
“我还是可以写写诗作劝告同僚,若能上达天听令圣人动容,便是我此生之幸了!”
。
唐玄宗时空。
姚崇突然之间心领神会——
“于此类天灾而言,灾民所需的不仅是朝廷的救灾之举,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援与安慰,是发自内心相信朝廷的底气!”
“如此一来,光是督促各地刺史治蝗灭蝗仍不够,派遣使者督促刺史也仍犹不足。
百姓敬畏蝗神如虎狼,其中多为不明其成灾之因,若能将蝗灾形成前因后果广而告之,将朝廷所有举措因何而来一一道明,百姓自能判断是非!”
姚崇看着桌上这几日焚膏继晷自天幕中抄下来的《除蝗疏》、《救荒简易书》、《除蝗备考》等等一系列后世救荒救